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耘红

作品数:33 被引量:167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心肌
  • 6篇血管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内皮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心脏
  • 4篇血压
  • 4篇缺血
  • 4篇祖细胞
  • 4篇疗效
  • 4篇内皮祖细胞
  • 4篇高血压
  • 3篇心肌缺血
  • 3篇心血管
  • 3篇醒脑
  • 3篇醒脑静
  • 3篇炎症
  • 3篇预后

机构

  • 1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2篇广州医学院第...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28篇许耘红
  • 8篇吴沃栋
  • 8篇陈友权
  • 7篇陈晞明
  • 5篇李文杰
  • 5篇何晓青
  • 4篇陆志锋
  • 4篇李丽青
  • 3篇黄焕亮
  • 3篇卢雄
  • 3篇陈次滨
  • 2篇蔡玉宇
  • 2篇李志梁
  • 2篇张华
  • 1篇欧阳海春
  • 1篇邓丽英
  • 1篇王世祥
  • 1篇黎萍
  • 1篇徐仲
  • 1篇李玉儿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9月我院的心内科实习生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观察组实习生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进行教育,对比两组实习生在我科实习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同时调查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满意度88.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34/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结合循证医学思想能够显著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同时提升实习生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知识学习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许耘红何穗镕李丽青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教学
循环EPCs CD34^+水平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能否将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CD34+水平作为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度的标志。方法高血压病患者组62例,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分层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低危组18例,中危组14例,高危组17例,极高危组13例。作外周血循环EPCs CD34+水平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研究组高血压病患者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随着其心血管危险程度的增加,逐步下降,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s CD34+水平与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呈负相关关系(r=-0.875,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循环EPCs CD34+水平下降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显著的相关性。循环EPCs CD34+水平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度的标志。
许耘红吴沃栋陈次滨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CD34+高血压病
睡眠剥夺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SD)一词起源于对持续/连续工作状态导致的睡眠缺失的描述,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具体指人因环境或自身原因丧失了所需要睡眠量的一种过程和状态。一般24小时内的睡眠少于...
许耘红
关键词:睡眠剥夺动脉粥样硬化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炎症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应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随机将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组(观察组)各44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有效率70.45%;观察组中,总有效率88.63%。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此种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现心律过缓患者3例,观察组中出现心律过缓患者4例,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两组药物副作用无差异(P〉0.05)。结论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常规治疗疗效更好,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发生率。
陈友权许耘红何晓青陆志锋
关键词:比索洛尔慢性心力衰竭
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CD34+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CD34+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标准(FRFC)的相关性及其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62例年龄25~4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患者采用FRFC分层方法分为低危组18例,中危组14例,高危组17例,极高危组13例.测定各组的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及颈动脉IMT,并对EPCs CD34+水平与FRFC积分及颈动脉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各亚组患者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随心血管危险程度的增加逐步下降[低危组(0.12±0.02)%,中危组(0.07±0.03)%,高危组(0.04±0.03)%,极高危组(0.01±0.01)%],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15±0.03)%,均P<0.01];颈动脉IMT随心血管危险程度增加明显增厚[低危组(0.80±0.07)mm,中危组(1.11±0.08)mm,高危组(1.26±0.10)mm,极高危组(1.45±0.09)mm],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与健康对照组[(0.73±0.08)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血压患者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与FRFC积分呈负相关(r=-0.875,P<0.01),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852,P<0.01).结论 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循环EPCs CD34+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颈动脉IMT呈负相关;外周循环EPCs CD34+水平可以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早期血管病变的标志之一.
黄焕亮吴沃栋许耘红蔡玉宇张华梁国华黎萍梁伟翔陈之祥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CD34+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生活方式的影响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冠心病吸烟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与戒烟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140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吸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采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2组病人的戒烟效果、饮食达标率、体检指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运动达标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戒烟率、运动达标率、饮食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收缩压、总胆固醇、腹围、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PCI术后采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改变病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戒烟率与病人的临床预后。
邓丽英许耘红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戒烟体检指标
基于内科学情景教学结合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探讨规范化教学的改进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基于内科学情景教学结合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探讨规范化教学的改进实施状况。[方法]本文首先对内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性回顾,并分类详细介绍了传统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和情景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四种教学内容以及前3种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分析情景教学结合PBL教学法对促使内科学的规范化教学实施的作用。[结果]参与情景教学结合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估的优良率。但该教学法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等内容要求较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现代教学理念,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在非常熟悉教学内容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充分掌握情景教学结合PBL教学法的精髓,善于设计有趣的情景及逼真的临床实践,充分把握知识点与情景间的联系,能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结论]情景教学结合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兴趣点,同时对教师也具备一定的挑战;提高教学知识及方法的掌握程度,有利于较好地实施情景教学结合PBL教学法。
许耘红何晓青陈友权
关键词:内科学PBL教学传统教学法现代教学理念
澳门地区与广州两地心脏康复方案对PCI术后病人临床预后影响的异同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澳门地区与广州两地心脏康复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临床预后影响的异同。方法收集澳门地区及广州两地2010年11月—2012年1月的PCI术后病人,随机分成4组,分别予以4种不同康复方案:"药物-宣教""药物-宣教-运动""药物-宣教-心理""药物-宣教-运动-心理"治疗,观察各组心功能评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SF-36健康量表评分,最后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澳门地区的"药物-宣教-运动"在心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广州,"药物-宣教-心理"在心理康复及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广州,"药物-宣教-运动-心理"方面均优于广州。结论内陆地区应多普及心理治疗,同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
许耘红
关键词:心脏康复治疗PCI术后临床预后
醒脑静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性因子和改善凝血-纤溶功能障碍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抗炎性因子的影响和改善凝血-纤溶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安慰剂组与醒脑静组,各10只。结扎冠状动脉造成MIRI模型,分别在冠状动脉结扎前、结扎后1h、再灌注后1h,取心房血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肌酸激酶(CK)水平。同时观察各组梗死范围。结果冠状动脉结扎后醒脑静组TNF-α、PAI-1、CK水平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安慰剂组(P<0.01)。结论醒脑静预处理对MIRI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许耘红吴沃栋陈晞明李文杰
关键词:醒脑静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醒脑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时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安慰剂组和醒脑静组,每组10只。结扎冠脉造成MIRI模型,分别在冠脉结扎前、结扎后1 h、再灌注后1 h,取心房血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清肌酸激酶(CK)血浆水平。同时观察各组梗死范围。结果冠脉结扎后醒脑静组TNF-α,ET及CK水平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P<0.01),NO水平显著升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安慰剂组(P<0.01)。结论醒脑静预处理能减轻MIRI时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从而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许耘红吴沃栋陈晞明李文杰
关键词:醒脑静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一氧化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