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东阳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醒脾
  • 2篇血性
  • 2篇中风
  • 2篇缺血
  • 2篇解郁
  • 1篇代谢
  • 1篇心身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损伤
  • 1篇血瘀
  • 1篇益气
  • 1篇益气活血
  • 1篇应激
  • 1篇郁病
  • 1篇源流
  • 1篇诊疗经验
  • 1篇治未病
  • 1篇中风病
  • 1篇沙参

机构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高东阳
  • 5篇郭蓉娟
  • 5篇高维
  • 3篇王建伟
  • 2篇邢佳
  • 2篇王嘉麟
  • 1篇王椿野
  • 1篇朱晓晨
  • 1篇贺立娟
  • 1篇马涛
  • 1篇王玉来
  • 1篇郑建颖
  • 1篇李阳
  • 1篇郭晓

传媒

  • 3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慢性应激对大鼠脾脏能量代谢及细胞免疫功能损伤和醒脾解郁法的干预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阐明慢性应激对大鼠脾脏能量代谢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法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盐酸舍曲林)组及醒脾解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分为慢性应激4周和8周两个时间点。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建立抑郁症肝郁脾虚大鼠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给予醒脾解郁方。分别在应激刺激的第4周和第8周每组处死8只动物,分别取大鼠脾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脾脏中ATP含量;提取脾脏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和Ⅳ的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脾脏中趋化因子CCL22、CXCL10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脾脏中白介素-2(interleukin 2, 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 4, IL-4)、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 IL-1β)、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 IL-10)含量。结果慢性应激第4周时,大鼠脾脏组织中三磷酸腺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含量、线粒体膜电位以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和Ⅳ的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慢性应激第8周,大鼠脾脏ATP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Ⅲ、Ⅳ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醒脾解郁方干预8周后,可显著提高脾脏中ATP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IV的活性(P<0.05或P<0.01)。在应激第4周,大鼠脾脏中趋化因子CCL22和CXCL10、细胞因子IL-2、IFN-γ、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IL-4和IL-10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或P<0.01);慢性应激第8周时,大鼠脾脏CCL22、CXCL10、IL-2、IFN-γ、IL-4及IL-10均显著降低(P<0.01),而IL-1β持续显著高表达(P<0.01)。醒脾解郁方干预4周后,可以显著降低IL-2、IFN-γ、IL-1β水平(P<0.05或P<0.01),提高IL-4和IL-10的水平(P<0.05或P<0.01);干预8周后,醒脾解郁�
马涛高东阳于姚刘姝含高维郭蓉娟
关键词:慢性应激脾脏能量代谢细胞免疫
浅谈从气血论治缺血性脑卒中被引量:13
2017年
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祖国医学在诊治中风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从气血论治方面,文章将从气血辨证关系、理论基础和方药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高维王嘉麟邢佳袁清洁王建伟高东阳郭凯航郭蓉娟
关键词:气血辨证中风病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药物对脑梗死恢复期大鼠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基于c-fos mRNA观察益气活血药物对脑梗死恢复期大鼠的影响。方法:以Longa的方法略作改良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ERK抑制剂7组,采用RT-PCR技术,在治疗28 d观察益气活血药物对脑梗死恢复期大鼠梗死皮层c-f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治疗28 d后,模型组较正常组c-fos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益气活血组与ERK抑制组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提高(P<0.05),活血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组的c-fos mRNA表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恢复期,益气活血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脑缺血,优于单纯益气与单纯活血,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提高c-fos mRNA的表达有关。
王嘉麟邢佳贺立娟朱晓晨王椿野王蕊郑建颖张迎李秋祥崔洪志秦裕驹符海燕高维郭晓袁清洁高东阳郭凯航王建伟王玉来郭蓉娟
关键词:脑梗死C-FOS益气活血
从肝脾论治郁病源流初探被引量:17
2019年
肝脾在病生理方面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分析两汉至今各个时期"肝"和"脾"内涵演变、发展和融合的过程,系统地梳理了肝郁脾虚证的历史源流。肝郁脾虚萌芽于汉唐时期,形成于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肝主疏泄"成为肝脏的主要功能,其疏泄情志的功能得到了医家们的充分发挥,使疏肝解郁成为治疗郁病的大法。近现代随着各医家对脾脏逐渐重视,肝脾论治郁病开始成为主流,"脑—肠轴"的发现也为肝脾相关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郁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高维郭蓉娟于姚李阳刘姝含卢天戈高东阳
关键词:郁病肝郁脾虚
沙参麦冬汤对实验性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和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致死性肺间质性疾病,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研究认为IPF的发病机制是持续性...
高东阳
关键词:肺纤维化沙参麦冬汤
郭蓉娟教授诊疗情志病经验总结被引量:4
2020年
结合中医传统经典理论,参考相关流派及各医家的不同观点,结合多年跟师体悟,整理郭蓉娟教授发表的论文和著作,归纳总结其治疗情志病的经验和遣方用药规律。在接诊情志病患者时,导师注重审症求因,借助现代医疗手段精准定位,推行叙事医学理念与平行病历的书写。在情志病治疗方面,导师提倡心身并调,结合现代心理学方法进行语言疏导和认知重构,临证用药不拘泥于单一脏腑,将调畅全身气机贯穿治疗始终,并身体力行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在情志病防治方面,导师认为应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调理脾胃为治疗之本,擅于重用生黄芪。郭蓉娟教授治疗情志病经验丰富,以治未病思想为主导,古今结合,心身并调,脾胃为本,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进一步挖掘和传承。
高维李谦毅高东阳冉超苟金郭蓉娟
关键词:情志病诊疗经验脾胃气机治未病
基于VEGF/PI3K/Akt/eNOS通路探究CUMS抑郁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机制及醒脾解郁方保护机理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模型主动脉VEGF/PI3K/Akt/eNOS通路蛋白的变化及醒脾解郁方的干预效应,探究抑郁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情况,明确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机...
高东阳
关键词:血管内皮损伤
文献传递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7年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名方效方,可据辨证应用于中风病各期病程中。鉴于目前中风病急性期的研究文献质量不高,不推荐急性期常规运用。补阳还五汤疗效机制复杂,既涉及抗炎、抗栓、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血脑屏障、降同型半胱氨酸、促血管新生等血管相关机制,也涉及抗自由基损伤、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调控热休克蛋白、改善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纠正离子代谢紊乱、提高脑组织能量代谢、促神经发生、抗神经细胞凋亡等脑组织保护机制。然而目前研究多局限于某一机制或某几种机制,尚不能阐明补阳还五汤复方的多靶点综合效应特点,基于临床的方证代谢组学的提出有望开启补阳还五汤复方疗效机制研究的新篇章。
袁清洁王嘉麟贺立娟邢佳朱晓晨王建伟郭晓高维高东阳郭凯航郭蓉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缺血性中风疗效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