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恋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组织cyclin D1表达特征及其与HPV16 E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cyclinD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E7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SiHa、Hcc94细胞均为宫颈上皮来源的鳞癌细胞,其中Hcc94细胞的E6/E7基因缺失。采用即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D1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PCR(RT—PCR)、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D1在不同E7表达状态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表达情况;设计靶向HPV16E7基因启动子区的siRNA序列,构建质粒转染SiHa细胞,筛选稳定沉默E7基因的细胞系命名为cm-16细胞株;将空质粒转染SiHa细胞,获得空质粒细胞系命名为B3细胞株。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E7沉默cm-16细胞cyclinD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yclinD1仅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副基底细胞中表达,在CIN1、CIN2、CIN3表达降低,在HPV阳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中阴性或少量点灶状表达;cyclinD1在E7阳性SiHa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cm-16及Hcc94细胞减低(均P〈0.05)。结论E7高表达的子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cyclinDI低表达,HPVE7基因抑制子宫颈癌cyclinD1表达。
- 王平刘珊程波吴西钊丁姗姗武迪许琳石建玲段恋孙锁柱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细胞周期蛋白D
- 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突变情况,为临床开展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6份结直肠癌组织手术标本作为观察组,20份正常肠黏膜标本作为对照组。提取组织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K-ras基因突变率及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未检测出K-ras基因突变,观察组K-ras基因突变率为40.4%(63/156),两组基因突变率比较,P<0.05。K-ras基因突变率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P均>0.05),与年龄有关(P<0.05)。观察组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76.2%(48/63)和27.0%(17/63),二者比较P<0.05。观察组K-ras基因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40.4%,第12位密码子(GGT^GAT)突变是最常见类型。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开展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
- 刘珊王丹卢福昱程波石建玲段恋孙锁柱
- 关键词:肠肿瘤结直肠癌K-RAS基因基因突变
- siRNA介导的HPV16E6/E7基因沉默对宫颈癌SiHa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介导的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E6/E7基因沉默对宫颈癌Si H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靶向HPV16 E6/E7基因启动子区的siRNA序列,构建质粒转染Si Ha细胞,筛选稳定沉默E6/E7基因的细胞系。用QT-PCR和RT-PCR检测细胞E6/E7基因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6/E7蛋白变化;利用MTT、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成功构建E6/E7基因稳定沉默的细胞株,其mRNA与蛋白沉降效率明显。MTT及Ki-67表达显示细胞增殖活性降低;Tunel显示沉默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siRNA技术可以成功诱导HPV16型E6/E7基因沉默,从而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
- 王平刘珊程波吴西钊武迪许琳石建玲段恋孙锁柱
- 关键词:SIRNA细胞增殖与凋亡SIHA细胞
-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研究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程度、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等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3年期间行胃镜检查的435例患者标本制成石蜡切片,显微镜下观察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度、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肠化等病理变化,同时提取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有无HP感染。结果 435例患者标本中,HP阳性为137例,阳性率为31.5%;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率为40.5%,明显高于HP阳性率为19.1%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率随炎症活动度无、轻度、中度、重度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有层淋巴滤泡形成时HP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滤泡形成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的有无与HP感染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组织类型、炎症活动程度、淋巴滤泡形成等病理变化存在相关关系,当存在上述病理改变时,应高度警惕HP感染,及时进行检测和治疗。
- 石建玲段恋程波刘珊吴西钊章方莉权兰菊孙锁柱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淋巴滤泡形成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