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尔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耐药
  • 1篇多糖
  • 1篇血压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实验
  • 1篇药物
  • 1篇药性分析
  • 1篇遗传性
  • 1篇乳链球菌
  • 1篇色谱
  • 1篇生物被膜
  • 1篇嗜麦芽窄食单...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曲霉
  • 1篇曲霉菌

机构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6篇黄尔
  • 3篇欧启水
  • 2篇杨滨
  • 2篇刘奇才
  • 1篇杨湘越
  • 1篇林锦骠
  • 1篇程祖建
  • 1篇兰小鹏
  • 1篇甘龙杰
  • 1篇林宇岚
  • 1篇高丽钦
  • 1篇郜峰
  • 1篇陈守涛
  • 1篇张亚彬
  • 1篇王加林
  • 1篇邱晓明
  • 1篇黄春辉
  • 1篇郭少英
  • 1篇闫翔宇
  • 1篇张泽佳

传媒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六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NPPB基因SNP-c.-1298G/T与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刘奇才黄尔欧启水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研究
2016年
目的比较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体抑制因子(Cif)基因表达差异,并结合临床资料比较对应患者白细胞(WBC)及 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的不同。方法采用逆转录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型别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的表达量。收集相应患者临床数据比较 WBC数和 CRP水平及其与 Cif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if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 P<0.05),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组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组的患者其WBC数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0.60,P>0.05);Cif基因表达与CRP水平相关性极弱(a=-0.061,R2=0.04),与 WBC数相关性也极弱(a=0.095,R2=0.029)。结论 Cif基因表达可能与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关,可能为铜绿假单胞菌新的毒力因子。
邱晓明林锦骠黄尔杨滨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
曲霉菌胞壁及胞外多糖的分离和纯化
【目的】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简称GM/)存在于曲霉菌胞壁,且在曲霉菌生长过程中会释放至外液。GM已作为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标志物,而现有的检测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本研究目的从烟曲霉菌中...
黄尔
关键词:曲霉菌多糖半乳甘露聚糖薄层层析法气相色谱
文献传递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10株的分布和耐药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非发酵菌,常寄居在人的皮肤、呼吸道中,由于住院患者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且其天然耐药和耐药机制复杂,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回顾性总结2008—2011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分离出的41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初步分析其感染状况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黄尔张亚彬王加林杨湘越兰小鹏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分析临床抗感染治疗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非发酵菌
遗传性和散发高血压患者中NPPB基因5'侧翼端新发现的插入性突变对抗硝普钠的降压作用
刘奇才欧启水程祖建郜峰黄春辉黄尔
179株无乳链球菌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无乳链球菌的标本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不同来源标本,在VIT EKⅡ微生物分析仪上采用GPI卡和GP67卡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实验,红霉素、美罗培南的药敏实验及D‐试验采用K‐B纸片法检测。结果共收集无乳链球菌179株,标本的主要来源为中段尿(63.1%)、生殖道(7.8%)和伤口分泌物(6.7%)。来源患者年龄大于50岁的110例(61.5%),女性患者113例(63.1%),孕妇12例(6.7%),母婴垂直感染3例(1.7%),肿瘤、手术、放化疗、糖尿病、结核等患者82例(45.8%)。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除2008年之外均小于1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均大于8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42.9%~93.3%,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41.9%~80.0%,D实验阳性率为4.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的耐药株,偶见喹奴普丁/达福普丁耐药株。结论成年人感染无乳链球菌中最常见的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软组织感染,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青霉素和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仍可作为无乳链球菌感染经验用药的首选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是有限的,必须有实验室药敏实验结果作为使用依据。
林宇岚陈守涛荀振张泽佳闫翔宇郭少英留玉芬高丽钦甘龙杰黄尔欧启水杨滨
关键词:药敏实验耐药性监测无乳链球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