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芳

作品数:133 被引量:934H指数:17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2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中药
  • 14篇伦理审查
  • 11篇中医
  • 10篇等效性
  • 10篇药动学
  • 10篇生物等效
  • 10篇生物等效性
  • 10篇胶囊
  • 9篇药代
  • 8篇药代动力学
  • 8篇质谱
  • 8篇疗效
  • 7篇液相
  • 7篇液相色谱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7篇中西医
  • 7篇健康人体内
  • 7篇高效液相
  • 6篇中医药

机构

  • 67篇江苏省中医院
  • 55篇南京中医药大...
  • 15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河南省中医药...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山西省中医院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市中西医...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山东沃华医药...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医院
  • 1篇南京优科制药...

作者

  • 126篇刘芳
  • 53篇熊宁宁
  • 47篇邹建东
  • 45篇蒋萌
  • 28篇高维敏
  • 22篇汪秀琴
  • 19篇符为民
  • 19篇卜擎燕
  • 18篇居文政
  • 17篇刘沈林
  • 15篇张军
  • 11篇邹冲
  • 10篇崔玲
  • 10篇李七一
  • 9篇谈恒山
  • 9篇李浩
  • 8篇余江毅
  • 7篇陈玟
  • 6篇罗增刚
  • 6篇刘史佳

传媒

  • 29篇中国临床药理...
  • 6篇第二届药品技...
  • 5篇中成药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21篇2004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银注射液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
2009年
目的观察健康人体对单次和连续静脉滴注青银注射液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确定临床服药的安全范围,提出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方法筛选健康受试者46人,分别采用单次给药和连续给药方法观察该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单次给药50mL以上剂量组出现了轻度不良反应,连续给药40mL以上剂量组出现了轻度不良反应。结论健康人体对青银注射液的耐受性较好,临床使用比较安全。推荐的Ⅱ期临床试验的剂量为20~30mL,每日1次。
任海燕熊宁宁刘芳蒋萌高维敏邹建东范廷校
关键词:青银注射液安全性耐受性
带状疱疹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价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江苏省中医院带状疱疹临床路径的非同期对照研究,进行临床路径应用于带状疱疹住院患者的有效性及经济学价值的评估。研究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对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住院的第一诊断为"带状疱疹"的...
刘芳闵仲生
文献传递
中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魏伟刘芳
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郁热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评价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对照法,选取8个中心慢性胆囊炎患者600例,试验组∶安慰剂组∶利胆片组为360∶120∶120例。分别口服大柴胡颗粒及利胆片模拟剂、大柴胡颗粒模拟剂及利胆片模拟剂、大柴胡颗粒模拟剂及利胆片,7d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1)中医证候综合疗效;右上腹部疼痛记分减少分布情况及消失率;患者对右上腹疼痛缓解的评价;症状总积分;口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记分减少分布情况及阳性症状消失率、呕吐症状消失率、超声莫菲氏征变化,试验组与阳性药组无差异,试验组、阳性药组均优于安慰剂组(P<0.05~0.01)。(2)发热、恶心治疗后记分减少分布情况及阳性症状消失率、呕吐记分减少分布情况,试验组、阳性药组与安慰剂组无显著性差异。(3)安全性良好。结论大柴胡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胆腑郁热证安全有效。
陈静沈洪林越汉廖恒祥江一平王垂杰金小晶苏娟萍邵凤珍邹建东刘芳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利胆片
降压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影响及其疗效机制探讨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观察降压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机制。方法:EISH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降压胶囊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5例与天麻钩藤颗粒对照组(简称对照组)2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值及4、8周后的血压值,并随机抽取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浆神经Y肽(NPY)、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降压疗效:治疗组35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5%;对照组27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48.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09,P
宋春生李浩刘芳罗增刚王力徐立然
关键词: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一氧化氮合酶丙二醛血浆内皮素-1
双参促智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72例临床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血管性痴呆(VascuIardementia,VD)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积极研究防治该病的有效方药成为当务之急。而中医药对防治该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规范化观察...
崔玲刘芳郭明冬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气虚血瘀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柠檬苦素胶囊Ⅰ期临床耐受性试验
2015年
目的:考察健康受试者对柠檬苦素胶囊的耐受性和初步安全性,为制定Ⅱ期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安全的剂量范围。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单次给药50例7个剂量组,分别给予柠檬苦素胶囊15、30、60、90、120、150、210 mg口服;16例多次给药2个剂量,分别柠檬苦素胶囊150、120 mg,口服,一日1次,连续7 d。观察受试者不适主诉和生命体征,安全性理化检查指标。结果:各剂量组均未出现非预期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也无不适主诉。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凝血指标异常。结论:柠檬苦素胶囊最大的耐受剂量为单次给药210 mg,多次给药120 mg。
刘芳刘芳邹冲熊宁宁邹建东
关键词:柠檬苦素耐受性
琥珀消石颗粒治疗胆石症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琥珀消石颗粒治疗胆石症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6家医院选取218例胆石症患者,根据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分为试验组(113例)和对照组(105例),在常规治疗(低脂、低蛋白饮食、忌酒、忌饱餐)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试验组加用琥珀消石颗粒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排石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58. 41%)高于对照组(24. 76%),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1)。症状治疗方面,试验组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疼痛消失情况,以及纳差、嗳气、便秘、恶心、口苦、尿黄各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1)。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琥珀消石颗粒治疗胆石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可推广。
陈静孙云霞沈洪刘芳邹建东周万辉
关键词:胆石症肝胆湿热气血瘀滞
浅谈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的管理被引量:7
2013年
如何促进新药临床研究的规范化,保障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是目前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重点。笔者总结近几年从事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管理工作的经验,从法规指南的学习、立项评估、工作团队创建、方案实施的培训、原始数据记录、质量监控、研究协调员的使用及试验药物的管理等方面浅谈做好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的工作体会。
邹冲蒋萌刘芳邹建东熊宁宁
关键词:药物
秦皮总香豆素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评价秦皮总香豆素制剂(抗血尿酸药)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降低血尿酸的效应。方法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组对照、剂量-反应研究设计及优效性检验,观察高尿酸血症共96例,均口服秦皮总香豆素胶囊及其安慰剂,其中低剂量组(每次2粒,每粒100mg)33例,高剂量组(每次4粒)33例,对照组30例,均每日3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2、4周后,秦皮总香豆素的低、高剂量组与安慰剂组比较血尿酸变化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秦皮总香豆素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无降低血尿酸效应。
余江毅熊宁宁刘芳邹建东黄莉吉叶丽芳罗玫
关键词:秦皮总香豆素高尿酸血症血尿酸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