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媛
- 作品数:16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4例肺癌中HER-220外显子插入突变阳性率及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肺癌中HER-2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阳性率,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44例肺癌标本中HER-2 20外显子插入、EGFR、ALK、MET、ROS1、BRAF、KRAS、NRAS和PIK3CA基因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 20外显子插入阳性肺癌标本中PD-L1的表达,分析HER-2 20外显子插入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分化程度等的相关性。结果肺癌中HER-2 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阳性率为4.97%(32/644),且均为腺癌,HER-2 20外显子插入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分期均相关。HER-2 20外显子插入突变肺癌患者PD-L1阳性率为50%(9/18)。结论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癌标本中HER-2 20插入突变,可能对未来临床指导肺癌精准靶向治疗有积极作用。
- 葛晓松王晓莉刘晓媛刘芬高翔常树建
- 关键词:HER-2ALK
- 直肠癌患者伊立替康化疗敏感性与拓扑异构酶1水平的关系
- 2021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伊立替康化疗敏感性与拓扑异构酶1(TOPO-1)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接受伊立替康化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化疗8个周期后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将治疗无效者视为伊立替康化疗不敏感,将治疗有效者视为伊立替康化疗敏感,并分为敏感组和不敏感组。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取病理组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TOPO-1表达水平。绘制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OPO-1水平对伊立替康化疗敏感性的评估价值。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化疗8个周期后,采血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经Pearson线性相关检验,分析TOPO-1水平与CA19-9和CEA血清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80例患者中,有32例(40.00%)部分缓解,26例(32.50%)稳定,22例(27.50%)未缓解。敏感组患者的TOPO-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不敏感组[(16.39±3.26)%vs(11.28±2.11)%,P<0.05]。TOPO-1表达评估伊立替康化疗敏感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780(标准误=0.054,P<0.001,95%CI:0.675~0.886)。敏感组治疗后CA19-9和CEA的血清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以及不敏感组治疗后(P<0.05)。Pearson线性相关检验提示,TOPO-1水平与CA19-9和CEA的血清水平呈正相关(r=0.817,P<0.001;r=0.701,P<0.001)。结论:与伊立替康化疗不敏感的直肠癌患者相比,敏感患者的肿瘤组织中TOPO-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TOPO-1表达水平与CA19-9和CEA的血清水平呈正相关。
- 徐佳蔡东焱刘晓媛顾盼陈杨周少丹
- 关键词:直肠癌伊立替康敏感性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不良妊娠结局与细胞死亡方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18年
- 妊 娠 期 肝 内 胆 汁 淤 积 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pregnancy, ICP)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好发于妊娠的中、晚期 [1] 。ICP在全球的发生率为0.1%~15.6%,在南美洲较高、欧洲较低 [2-3] ;在我国,ICP的发病率为2.3%~6.0% [4] ,其中长江流域的发生率为1.0%~4.0%,为亚洲高发地区 [5] 。
- 刘晓媛姚荧汪涛肖建平张岩
-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细胞死亡方式ICP长江流域高发地区发生率
- 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对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对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以促进万古霉素的规范、合理使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治疗且行治疗药物监测的102例确诊或疑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将其分为干预组(n=50)和非干预组(n=52);考察患者的科室分布与感染类型情况、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和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情况,以及2组患者不同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范围内的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02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36例(占35.29%)、重症医学科25例(占24.51%)和肾内科10例(占9.80%),而其主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75例,占73.53%)和血液系统(15例,占14.71%);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疗窗内有效率均高于非干预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患者无肾功能不全发生。结论:临床药师针对确诊或疑似MRSA感染开展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减少肾损伤的发生。
- 徐云云刘雨华愉教刘晓媛
- 关键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临床药师血药谷浓度
- 临床药师参与的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实践被引量:4
- 2019年
- 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具有其特殊性,既是医院危急值管理的一部分,也是规范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医院应重视血药浓度危急值的管理,针对临床检测发现的血药浓度危急值,应及时反馈、沟通处理。在医疗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专科临床药师是医院药学技术服务转型的主力军。本院从2013年起,临床药师、检测药师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逐步探索,建立了患者的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和临床干预体系,对临床检测的血药浓度危急值进行预警、跟踪和临床干预。所建立的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我院血药浓度危急值的上报率,同时也降低了危急值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刘晓媛周少丹徐佳韩懿丹袁文博
- 关键词:临床干预个体化用药
- 临床药师参与的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实践
- 目的:针对临床检测发现的血药浓度危急值,及时反馈、跟进,逐步探索、建立临床药师参与的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和临床干预体系.
方法:收集2013年-2016年我院血药浓度危急值数据,采用由专科临床药师、检测药师和医护...
- 刘晓媛周少丹许德金谢芬徐佳徐云云陈杨周士俊袁文博
- 关键词:血药浓度用药安全性
- EGFR/ALK/ROS1三联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EGFR-TKI敏感突变、T790M耐药突变及ALK、ROS1融合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活检小标本中联合检测的检出率,筛选适合的靶向药物实现晚期NSCLC的精准治疗。方法收集经皮肺穿刺、经支气管镜活检、气管镜刷片、胸水富集细胞等肺癌小标本合计4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联合检测EGFR、ALK、ROS1基因状态,并分析敏感突变患者与靶向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NSCLC小标本中,驱动基因的总突变率为42. 5%(17/40),EGFR敏感突变为35. 0%(14/40),EGFR耐药突变Exon20 T790M 2. 5%(1/40),ALK融合基因突变5. 0%(2/40),ROS1未检测到突变。临床随访资料表明,驱动基因敏感突变患者在应用TKI治疗后,临床客观缓解率达90. 0%(9/10)。结论利用荧光定量PCR对NSCLC的小标本中EGFR/ALK/ROS1突变进行联合检测,可以用于临床指导肺癌的靶向治疗。
- 王晓莉葛晓松刘彦魁刘芬刘晓媛齐晓薇
-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荧光定量PCREGFRALK
- 肺部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检测及病原菌分布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了解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病原菌分布,并检测分析常见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本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126例,为感染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2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采集感染组患者痰标本,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和ATB自动鉴定分析系统检测病原菌感染种类及耐药情况;采用PCR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IgA、IgM、Ig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IL-6IL-8、IL-10、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126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3株,以肺炎克雷伯菌(46.08%)、铜绿假单胞菌(23.53%)为主;革兰阳性菌17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1.76%)为主;真菌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79.17%,阿米卡星耐药率为8.3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以及呋喃妥因敏感,其中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47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31株为耐药肺炎克雷伯菌,TEM-1、CTX-M-8、SHV-12耐药基因携带率分别为41.94%、16.13%和16.13%。结论肺部感染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异常,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该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因此对于肺部感染患者需结合药敏试验及感染病原菌的耐药基因型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 徐佳陆娟刘晓媛周士俊周少丹
- 关键词: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免疫球蛋白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
- 一种食管癌的分子标志物及其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管癌的分子标志物,为FXR1基因和/或FXR1基因的表达产物。FXR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能够作为食管癌的分子标志物用于食管癌诊断;高表达的FXR1基因与食管癌病人的不良预后以及食管癌的远处转...
- 葛晓松刘晓媛刘芬王晓莉高翔茆勇谢芬周少丹
- 文献传递
- PDCA循环法在临床药师参与的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对临床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的应用效果,为医院血药浓度危急值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血药浓度危急值记录为研究资料,将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数据资料设为开展前组,而将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数据资料设为开展后组,分析PDCA循环法对临床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的改善作用。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血药浓度危急值预警发布及时率由开展前的82.22%提升至97.30%,处理记录合格率由84.44%提升至94.59%,临床药师参与危急值干预率由55.56%提升至97.30%,对既往出现危急值的病人后期宣教执行率由33.33%提升至91.89%,医药护培训合格率由81.43%提升至97.89%,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形成果如圈员们品管手法的运用、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知识和创造思维能力也有相应的提升。结论:通过开展PDCA循环,临床药学血药浓度危急值管理体系中各项指标均大幅改善,有效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进一步提升了医疗管理质量。
- 徐佳顾盼徐云云华愉教韩懿丹刘晓媛
- 关键词:PDCA循环法血药浓度危急值临床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