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次文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肿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脑立体定向
  • 2篇CT
  • 2篇出血
  • 1篇大型脑膜瘤
  • 1篇动脉瘤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性
  • 1篇血肿排空

机构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浙江省温州市...
  • 1篇温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2篇杨次文
  • 4篇孙军
  • 4篇李汉杰
  • 4篇王远兴
  • 4篇冯春国
  • 4篇肖达荣
  • 3篇李长元
  • 2篇马洪立
  • 2篇李汉杰
  • 2篇徐培坤
  • 2篇何学雄
  • 1篇林震旦
  • 1篇陆川
  • 1篇陆川
  • 1篇陈茂华

传媒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1
  • 2篇199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截瘫1例被引量:5
2004年
陆川孙军肖达荣何学雄林震旦杨次文
关键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术截瘫并发症
CT脑立体定向计算机方法的研究
1990年
用CT引导脑立体定向术,可使直接可见颅内靶点定位代替传统X线“不可见”靶点定位,可使定位更加准确,有更大的适应范围。我们于1986年11月自行研制一种定向仪,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结构及计算机方法报告如下。
马洪立杨次文李汉杰
关键词:靶点定位CT计算机方法
自制CT导向脑立体定向仪及其临床应用
1990年
我院于1986年自行研制一种CT导向脑立体定向仪,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定向仪结构及定靶方法定向仪系用铝合金制作的一种下圆形上方形框架,定向仪的前面内镶有一块有机玻璃,其内嵌有两根细钢丝,呈V形排列;其夹角为53.13°,用于测量Z坐标位置。框架头端横置一活动升降臂,可沿Y轴自由升降,并可带动Y角度指示板作±90°的旋转。
杨次文李汉杰马洪立黄葆泉徐培坤
关键词:脑立体定向仪CT导向穿刺针一期愈合
142例幕上星形细胞瘤临床分析被引量:2
1991年
我院自1985年8月~1991年5月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包括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98例,其中,幕上160例,现将资料完整的142例临床及CT表现报告如下:
李汉杰冯春国杨次文王远兴李长元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CT
巨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
2000年
我科于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手术治疗颅内脑膜瘤56例,其中巨大型14例,占25%。疗效满意,现予以报告。1 临床资料及结果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8例。年龄16~74岁,平均55.6岁。病程半个月~10年,平均2.5年。1.2 临床表现 头痛11例,头晕8例,癫痫8例。
肖达荣孙军杨次文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外科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
1997年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冯春国1鲁明2王惠泽3王远兴1李长元1杨次文1我们自1973年11月~1993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后颅窝血肿44例。其中男33例,女11例。年龄6~62岁,平均24.2岁。车祸伤29例,跌伤8例,坠落伤6例,击伤1例。着力部位:枕部3...
冯春国鲁明王惠泽王远兴李长元杨次文
关键词:颅脑损伤
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预防和处理
1993年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使其手术危险性增大,若处理不当将危及患者生命。我科于1984年10月~1990年7月曾遇到7例,现将我们处理经过和体会报告如下:
冯春国杨次文李汉杰王远兴
关键词:动脉瘤手术中
国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相对较少见的类型.1825年Ribes首先报道。脑静脉血栓形成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展。随着近年来影像学诊断技术如MRI、MRV及DSA等技术的开展与普及。本病的诊断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新的治疗手段也不断改进,近年来对本病的报道也就逐渐增多,迄今已有近700例。
杨次文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
局部免疫治疗脑胶质瘤
1996年
局部免疫治疗脑胶质瘤徐培坤,李汉杰,杨次文脑胶质瘤的局部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开展的疗法。我科1992年7月~1993年5月期间对16例脑胶质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后使用了白细胞介素-2(IL-2)局部治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性13例,女3例...
徐培坤李汉杰杨次文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免疫疗法
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病
2006年
陈茂华孙军肖达荣何学雄杨次文
关键词:急性HEMORRHAGIC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抑制治疗脱髓鞘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