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玉平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颗粒物
  • 3篇可吸入颗粒
  • 3篇可吸入颗粒物
  • 3篇公交
  • 2篇多金属
  • 2篇金属
  • 2篇健康风险评估
  • 2篇公交站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筛
  • 2篇改性
  • 2篇改性分子筛
  • 2篇SAPO-3...
  • 1篇电磁辐射
  • 1篇元素碳
  • 1篇源解析
  • 1篇手机
  • 1篇手机电磁辐射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机构

  • 6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汽车技术...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6篇董玉平
  • 4篇金陶胜
  • 4篇苗亚宁
  • 3篇付雪梅
  • 3篇徐丽敏
  • 2篇李振国
  • 1篇杜譞

传媒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第九届全国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天津市公交站微环境中PM10的碳组分特征分析及来源解析
2016年
于2012年9月对天津市两公交站,分2个时段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并用热光反射分析仪测定其中的碳组分含量,以期了解公交站微环境PM10中碳组分的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公交站日均PM10质量浓度为(323±155)μg/m3,其中OC日均质量浓度为(42.5±12.5)μg/m3,EC日均质量浓度为(12.8±7.00)μg/m3。与其他微环境(远离交通)的平均PM10、OC、EC质量浓度相比,公交站微环境中的颗粒物及其碳组分质量浓度最高,表明污染严重。PM10中OC和EC相关系数为0.805,相关性显著,显示PM10中OC、EC来源相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性)和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定量)对样品中碳组分进行两阶段递进式来源解析,识别出秋季公交站微环境PM10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于道路扬尘,其次为烹饪烟气和机动车尾气。
付雪梅徐丽敏苗亚宁董玉平金陶胜
关键词:环境学微环境可吸入颗粒物元素碳源解析
公交站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
为了研究公交车站这一典型交通微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暴露情况及其载带的重金属元素(Pb、Cd、Cu、Zn、As)的健康效应,于2012年9 月在天津市中心两个公交车站采集PM10 样品,并对PM10 载带的重金...
金陶胜苗亚宁徐丽敏付雪梅董玉平
关键词:公交站可吸入颗粒物重金属风险评估
公交车站大气PM_(10)中重金属吸入健康风险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公交车站候车人群大气PM10载带重金属吸入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于2012年9月(非采暖期)、2014年3月(采暖末期)在天津市繁华地区两个公交车站(B,H)采集大气PM10样品,检测Pb、Cd、Cu、Zn、As含量并进行健康风险分析。结果非采暖期和采暖末期B站PM10的平均暴露浓度分别为(279±63.7)和(216.8±93.7)μg/m3,H站分别为(335±60.0)和(234.5±115.9)μg/m3。5种重金属中,非采暖期H站大气As对成年男性具有最高的非致癌(4.29×10-4)和致癌健康风险(8.33×10-7),但均可忽略。结论应进一步关注该地区公交车站大气As的污染,保护候车人群健康。
苗亚宁杜譞徐丽敏付雪梅董玉平金陶胜
关键词:公交车站健康风险评估
SAPO-34多金属改性分子筛用于去除NOx的研究
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 Cu-Ce-M/SAPO-34(M=Cr、Mn、Fe、Co、Ni)分子筛催化剂,利用SEM、XRD、NH3-TPD、XPS 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从分子筛晶体结构和化学价态等方面对反应机理进行分析...
董玉平李振国任晓宁王宇刘双喜金陶胜
SAPO-34多金属改性分子筛用于去除NO_x的研究
<正>本文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Ce-M/SAPO-34(M=Cr、Mn、Fe、Co、Ni)分子筛催化剂,利用SEM、XRD、NH3-TPD、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从分子筛晶体结构和化学价态等方面对反应机理进行分...
董玉平李振国任晓宁王宇刘双喜金陶胜
文献传递
大学生人群手机电磁辐射监测与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研究大学生的手机电磁辐射暴露程度,针对手机的3种使用状态(通话、发短信、上网),用TES-593电磁波污染强度计系统地监测了36部手机,监测点代表耳朵、眼睛和手所在处。结果表明,所有监测值均符合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参考水平。3种使用状态下的手机电磁辐射辐射强度大小依次为通话、发短信、上网;在室内通话、发短信和上网状态下,2G手机近背面的平均电场强度依次为15.27 V/m、11.43 V/m和9.57 V/m;手机在室内通话状态下的电场强度大于室外通话状态下的电场强度,2G手机在这两种状态下,听筒处的平均电场强度分别为16.00 V/m、9.46 V/m。多数手机室内通话电场强度容易超过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参考值。手机发短信、上网时的辐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参考值。
陆凯波金陶胜苗亚宁董玉平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手机电磁辐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