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精神分裂症患者动态功能连接和效应连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 2024年
-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动态活动特征。方法:招募43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每个被试均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DPABI软件用于计算计算动态局部一致性(dReHo)和动态功能连接(dFC),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GCA)计算dReHo显著脑区和全脑其他脑区之间效应连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被试dReHo和dFC的组间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中央后回(P<0.01,团簇水平FWE校正)dReHo下降;患者左侧中央后回和左侧额中回、左内侧额上回、右侧锯状裂、左内侧旁扣带回、右侧补充运动区之间的dFC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从左侧中央后回向右侧豆状壳核的效应连接下降(P<0.02,团簇水平FWE校正)。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央后回动态功能连接和效应连接均存在异常。
- 刘文娟杨伟亮叶师敏牛慧明金毅琼李刚王刚平候宁李洁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格兰杰因果分析
- 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胃癌是我国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对中晚期胃癌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获得了重大进展,已成为复发性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能够使胃癌患者获得有效且持久的临床反应,但部分患者仍存在治疗不敏感或治疗抵抗现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基于大规模的分子分析和分类研究发现,胃癌分子表征能够预测ICI疗效,这为胃癌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了依据。目前,在胃癌ICI治疗中用于疗效预测的指标包括PD-L1、爱泼斯坦—巴尔病毒阳性、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肿瘤突变负荷、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及基因表达谱等。但这些指标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治疗样本较小、研究方法不统一,尚需高质量、标准化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 田珍刘敏刘鑫李刚关泉林周永宁
- 关键词:胃癌临床疗效
- 天水市城市与农村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比较天水市城市与农村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方法于2016年3月1日-4月30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水市≥15岁的500名城市和1000名农村普通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中的《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病例测验》、《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进行调查,并比较农村和城市人群的各问卷结果。结果实际完成调查的城市与农村人口分别为485名、968名。城市人群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农村(88.2%vs.65.4%,χ~2=99.89,P<0.01),对精神疾病态度好于农村[(36.74±6.43)分vs.(35.83±7.62)分,t=2.27,P<0.05]。城市人群对抑郁症、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及强迫症的知晓率均高于农村人群(35.5%vs.30.2%,40.2%vs.31.1%,65.4%vs.41.9%,77.1%vs.39.1%,χ~2=3.92、11.93、70.88、187.49,P<0.05或0.01),对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知晓率城市与农村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vs.14.3%,χ~2=0.59,P>0.05)。结论天水市农村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城市,对抑郁症、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强迫症的知晓率低于城市人群,农村人群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有待提高,应加强对农村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
- 王小全李刚丁志杰范多智张永录马素杰魏民罗龙周海晓牛慧明
- 关键词:精神卫生知晓率
- 天水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天水市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9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天水市秦州、麦积2个城区≥60岁1010名社区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UCLA孤独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现况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焦虑及抑郁检出率分别为7.43%和8.32%,中等及以上孤独感老年人占8.02%,低等幸福感老年人占0.2%;社区老年人SAS、SDS、UCLA和MUNSH总分分别为(31.94±7.83)分、(31.45±9.20)分、(24.90±6.34)分及(33.13±4.5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方式、退休前就业、经济来源、心情及情绪和患有慢性病是社区老年人SAS得分的影响因素;婚姻、居住方式、退休前就业、经济来源和心情及情绪是社区老年人SDS和UCLA得分的影响因素;婚姻、退休前就业、参与社区活动、心情及情绪和患有慢性病是社区老年人MUNSH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天水市部分社区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和孤独状况、主观幸福感低,居住方式、退休前就业、经济来源、心情及情绪是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心理干预措施,改善社区老年人的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
- 刘惠君张子明李刚王刚平焦金汪颖侯宁何莉萍何瑛李娟娟赵芳刘耀乾
- 关键词:焦虑抑郁孤独感主观幸福感社区老年人
- 中医疗法预防脑卒中后抑郁有效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性。方法:分析6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通过电脑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33例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33例行针药结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HAMD评分、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减轻其抑郁程度,改善其神经功能,效果确切。
- 王军元李刚
- 关键词:中医疗法脑卒中抑郁症
- 抑郁症患者动态功能连接状态以及图论属性异常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动态功能脑网络以及图论属性异常。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的51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以及同期招募的61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患者组的症状程度进行评估。使用组独立成分分析、滑动窗分析以及图论方法探究抑郁症患者动态功能连接与网络拓扑可变性的异常。结果提取了4个重复出现的瞬时功能连接状态,其中状态二和状态四的时间属性以及动态功能连接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抑郁症组在状态二中的时间分数(Z=-2.653,P=0.008)与平均驻留时间(Z=-2.419,P=0.016)显著高于对照组。(2)抑郁症组在状态四中的时间分数(Z=2.470,P=0.014)与平均驻留时间(Z=2.240,P=0.025)显著低于对照组。(3)抑郁症组在状态二中表现出默认模式网络与认知控制网络间的连接显著减弱,而小脑网络与视觉网络间的连接显著增强。(4)在状态四中,抑郁症组功能连接的异常改变主要表现在认知相关网络与感知相关网络间连接减弱及皮质下网络与大脑皮质连接增强。(5)抑郁症组呈现出较低的全局效率变异性(Z=2.036,P=0.042)。结论抑郁症患者动态功能连接、时间属性在不同状态下均发生了改变,同时全局效率可变性降低。
- 李刚杨琳石杰王刚平王茵李姗陈楠姚志军胡斌
- 关键词:抑郁症磁共振成像
- 口周肌阵挛伴失神癫痫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口周肌阵挛伴失神癫痫(PMA)的临床、EEG特征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以提高对本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22年6月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癫痫中心收治的4例PMA患者临床及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中3例为学龄期儿童,发作表现为突出的口周肌肉节律性抽动伴失神发作,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受损,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十秒,发作频繁。EEG背景活动正常,发作期EEG为广泛性对称同步2.5~3.5 Hz棘慢波发放,与口周节律性抽动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发作间期EEG为广泛性中-高波幅棘慢波短阵片断发放。4例过度换气均可诱发发作。出生史、生长发育史正常,2例有高热惊厥史,1例有癫痫家族史,头颅影像学无特异性异常,1例智力运动发育稍落后。4例患儿给予丙戊酸钠或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治疗,3例服药后发作消失,1例服药不规律仍有发作。结论 PMA是以口周节律性肌阵挛伴失神发作为特征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综合征,视频EEG联合EMG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关注这一特殊现象将有助于明确此发作的临床谱系。
- 聂健康盼云丁志杰李刚罗龙王刚刘亚青
- 关键词:失神
-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镁片治疗癫痫患者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镁片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丙戊酸镁缓释片组和丙戊酸镁片组,各29例,疗程6个月。在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的百分比和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丙戊酸镁缓释片组29例患儿与丙戊酸镁片组28例患儿完成了6个月的治疗。6个月末,丙戊酸镁缓释片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6%、89.5%;丙戊酸镁片组患儿分别为66.8%、78.5%,两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是治疗儿童癫痫较理想的药物。
- 李小红王秀梅穆小梅李刚
- 关键词:丙戊酸镁缓释片癫痫
- 围产期脑白质损伤后期临床特点及CT表现
- 2023年
- 目的:探讨围产期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患者后期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对129例脑损伤病史患者依据年龄不同分为三组,儿童组31例,青少年组49例,成人组49例,三组患者临床表现与CT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儿童组中癫痫19例,精神发育迟滞6例,精神发育迟滞合并癫痫3例,抽动症2例、Rett综合征1例;(2)青少年组中精神障碍20例,癫痫15例,精神发育迟滞4例,癫痫合并精神发育迟滞8例,癔症及兴奋状态各1例;(3)成年组中精神障碍33例,癫痫6例,精神发育迟滞4例,癫痫合并精神发育迟滞4例,抑郁症2例。三组中癫痫和精神障碍患病率存在差异,儿童期以癫痫首发为主,青春期后以精神心理障碍增多。CT检查显示局灶性脑损伤108例,弥漫性损伤21例,CT表现为额枕角旁白质面积减少,重者疤痕脑回形成,半卵圆中心残留少量白质,脑室旁软化灶形成,脑室扩大。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生产史对额、枕角旁白质容量减少分布有差异(χ^(2)=8.03,P<0.05),脑室周围白质面积减少可能与围产期慢性部分性缺氧有关,而合并脑室旁软化灶发生可能与急性缺氧和脑发育成熟度有关。围产期脑损伤不仅取决于缺氧缺血的程度和时间长短,并与脑发育成熟度有关,胎龄越小越严重。后期脑损伤PVL形成,遗留神经精神功能残疾。结论:脑白质损伤在围产期常见疾病,儿童期后癫痫、智力低下及精神心理障碍发生的主要病因,CT检查能够清楚地显示脑白质损伤的病理解剖形态。
- 党连荣李刚裴慧芳
- 关键词:脑白质损伤X线计算机
- 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69例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为了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各类躁狂发作、双相躁狂发作、快速循环发作患者139例,分为丙戊酸镁组(研究组)和碳酸锂组(对照组),研究组69例,对照组70例,疗程6周。在治疗前、1、2、4、6周末采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两组BRMS量表减分值相仿(P>0.05),研究组在治疗1周末,BRMS平均因子分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2周末,BRMS平均因子分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研究组有效率92.6%(63/68),显效率66.2%(45/68);对照组有效率88.1%(59/67),显效率62.7%(42/67)。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的频率高于研究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 王秀梅李刚穆小梅魏长礼李忠义
- 关键词:躁狂发作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