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志杰

作品数:40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抑郁
  • 11篇精神分裂症
  • 11篇分裂症
  • 9篇患病
  • 9篇患病率
  • 8篇抑郁症
  • 6篇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
  • 3篇抑郁障碍
  • 3篇治疗抑郁症
  • 3篇舍曲林
  • 3篇失神
  • 3篇失神癫痫
  • 3篇农村
  • 3篇重性抑郁
  • 3篇癫痫
  • 3篇量表
  • 3篇流行病学研究
  • 3篇精神病
  • 3篇疾病

机构

  • 25篇天水市第三人...
  • 15篇天水市精神病...
  • 3篇天水市第一人...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天水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陇东学院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兰州工业学院

作者

  • 40篇丁志杰
  • 15篇张永录
  • 12篇王刚平
  • 11篇王小全
  • 8篇周海晓
  • 6篇王军
  • 5篇李刚
  • 5篇杨杰
  • 4篇白爱萍
  • 3篇温钧
  • 3篇马素杰
  • 3篇王海龙
  • 2篇贾爱云
  • 2篇汪东明
  • 2篇李宏
  • 2篇王军
  • 2篇李刚
  • 2篇罗龙
  • 1篇熊志军
  • 1篇党小利

传媒

  • 5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临床精神医学...
  • 4篇国际精神病学...
  • 3篇四川精神卫生
  • 3篇中原精神医学...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3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甘肃科技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精...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水市7~12岁城区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掌握我市儿童行为问题现况,为开展行为问题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城区2392名7~12岁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9.3%,男孩行为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女孩(P〈0.05)。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有增加趋势,且与其父母文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儿童行为问题的防治。应从个人、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干预。
贾爱云丁志杰熊志军王晓全余军张永斌
关键词:儿童行为问题
天水市60岁以上人群重性抑郁障碍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天水市i〉60岁人群重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抑郁症人口学特征及社会生活功能状况。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0岁人群,共2430名。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所有纳入人群进行筛查和诊断。结果共2416人完成了调查。①≥60岁人群重性抑郁障碍时点患病率为87.73‰(95%CI:5.29%~14.55%),终身患病率为92.89‰(95%CI:5.72%~15.09%);②时点患病率:女性(111.63‰)高于男性(64.92‰),城市(125.15‰)高于农村(80.21‰);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其中60~69岁为91.61‰,70~79岁为83.88‰,80岁以上为56.73‰。结论天水市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单次发作患者占绝大部分,发作类型主要为忧郁型,严重程度以中重度为主,求治率及精神科治疗率均较低。
颉瑞王刚平丁志杰裴根祥张永录杜鹤宇王军杨杰王海龙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患病率
婴儿期爬行不足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婴儿期爬行不足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天水市城区1170例7曲岁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能力与婴儿期爬行关系的研究。结果婴儿期爬行不足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有显著影响。结论加强婴儿期的爬行训练对提高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有重要意义。
贾爱云丁志杰刘淑文
关键词:婴儿期感觉统合能力
曲唑酮与氟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曲唑酮与氟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研究组口服曲唑酮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1周末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睡眠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86.1%、有效率94.4%,对照组分别为77.8%、94.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84、0,P>0.05)。研究组失眠及焦虑不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唑酮与氟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均显著,但曲唑酮能够较快改善患者的焦虑及睡眠状况,治疗依从性更好。
魏长礼周东林牛慧明洪贵子裴根详穆小梅邓建勋庞润慧候宁马元业李军强丁志杰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症心身健康曲唑酮氟西汀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
天水市城市与农村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比较天水市城市与农村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及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方法于2016年3月1日-4月30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水市≥15岁的500名城市和1000名农村普通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中的《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问卷》、《病例测验》、《精神疾病有关态度问卷》进行调查,并比较农村和城市人群的各问卷结果。结果实际完成调查的城市与农村人口分别为485名、968名。城市人群对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农村(88.2%vs.65.4%,χ~2=99.89,P<0.01),对精神疾病态度好于农村[(36.74±6.43)分vs.(35.83±7.62)分,t=2.27,P<0.05]。城市人群对抑郁症、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及强迫症的知晓率均高于农村人群(35.5%vs.30.2%,40.2%vs.31.1%,65.4%vs.41.9%,77.1%vs.39.1%,χ~2=3.92、11.93、70.88、187.49,P<0.05或0.01),对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知晓率城市与农村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3%vs.14.3%,χ~2=0.59,P>0.05)。结论天水市农村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低于城市,对抑郁症、阳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强迫症的知晓率低于城市人群,农村人群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有待提高,应加强对农村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
王小全李刚丁志杰范多智张永录马素杰魏民罗龙周海晓牛慧明
关键词:精神卫生知晓率
甘肃省天水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2
2010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水市成年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甘肃省天水市≥18岁人群11359人为调查对象,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3组,然后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3组人群进行诊断检查。将计算出的患病率进行调整并推广至天水230万成年人口。结果:10249人完成调查,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最近1个月)为17.90%(95%CI为15.72%~20.32%);患病率前三位分别是酒精使用障碍(3.16%)、重性抑郁障碍(2.73%)和未特定焦虑障碍(2.67%)。男性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为15.85%,女性为20.08%;农村为17.33%,城市为20.59%;男女、农村与城市之间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0.75(0.52~1.07)和0.81(0.57~1.15)],但酒精使用障碍男性的现患率高于女性(6.00%vs.0.14%,OR=45.59,95%CI:17.98~115.57),农村居民低于城市居民(2.43%vs.6.57%,OR=0.35,95%CI:0.15~0.85)。在有精神障碍的人群中,功能损害程度为中等到严重者占37.10%,但仅8.58%的患者曾经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并且仅5.29%曾经就诊于精神科。结论:甘肃省天水市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较高。酒精使用障碍和重性抑郁是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丁志杰王刚平裴根祥管让成何蕊芳费立鹏李献云张永录汪东明洪贵子杜鹤宇白爱萍李刚王小全魏长礼李宏王军
关键词:患病率
Ⅰ、Ⅱ型精神分裂症血糖浓度的差异
2002年
目的 :研究Ⅰ、Ⅱ型精神分裂症血糖浓度差异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 85例Ⅰ型和 5 7例Ⅱ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浓度进行测定。 结果 :Ⅰ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浓度显著低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差异与病型、病程及氯氮平的应用有关。 结论 :氯氮平不是引起Ⅰ。
王小全张永录丁志杰周海晓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糖浓度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血清甲状腺素睾酮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血清甲状腺素、睾酮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依据既往暴力史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定攻击行为,将有攻击行为的7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无攻击行为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促甲状腺激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激素及血清睾酮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中言语攻击、财产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与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缺乏活力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中财产攻击、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男性血清睾酮水平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中言语攻击、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与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缺乏活力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女性血清睾酮水平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中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与简明精神病量表中缺乏活力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及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临床上对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及睾酮水平进行预测性评估,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王小全马素杰张永录周海晓丁志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血清睾酮简明精神病量表
中国汉族人群GAD1和GABRB3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谷氨酸脱羧酶1(glutamate decarboxylase 1,GAD1)基因和γ-氨基丁酸A受体β亚基[γ-aminobutyric acid (GABA)A receptorβ-3,GABRB3]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Na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545例SZ患者(病例组)及624例正常个体(对照组)的GAD1基因rs3791878和rs3749034位点、GABRB3基因rs4906902位点进行分型,结合SNPstats在线软件比较总体样本和性别分层后样本的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不同遗传模式下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应用生存分析研究rs3791878位点风险基因型G/T与男性SZ患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在超显性遗传模式下,在男性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rs3791878位点G/T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P值经Bonferroni校正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在总体样本的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rs3749034和rs4906902位点的等位基因及不同遗传模式下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分层后的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男性SZ患者在rs3791878位点携带风险基因型G/T与不携带风险基因型G/T在发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3)。结论·GAD1基因启动子区rs3791878位点与中国汉族男性SZ患者的发病显著相关。
李娜安宇张永录丁志杰吴柏林兰小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甘肃省留守老年人群重性抑郁障碍现况调查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60岁农村留守人群重性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抑郁症人口学特征及社会生活功能状况。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0岁人群。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所有纳入人群进行筛查和诊断。采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价功能状态。结果共6000人完成了调查。①甘肃省≥60岁农村留守人群重性抑郁障碍时点患病率为92.03‰(95%CI:7.99%~10.60%),终身患病率为92.87‰(95%CI:9.06%~10.70%);②女性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118.72‰)高于男性(62.43‰),不在婚者(123.04‰)高于在婚者(84.28‰);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各年龄段间无差异(P>0.05);低经济收入、不良婚姻是重性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重性抑郁障碍GAF评分52.56±10.13,83.69%为中度到严重功能损害。结论甘肃省≥60岁农村留守人群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较高,严重程度以中重度为主,求治率及精神科治疗率均较低。
王刚平丁志杰颉瑞裴根祥张永录杜鹤宇洪贵子王军杨杰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农村留守老人流行病学研究患病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