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华麟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学
  • 4篇解剖学
  • 3篇系统解剖学
  • 3篇细胞
  • 2篇学法
  • 2篇雪旺细胞
  • 2篇脉管
  • 2篇脉管系统
  • 2篇模块化
  • 2篇解剖学教学
  • 2篇解剖学实验
  • 2篇教学法
  • 2篇SCS
  • 1篇丹皮
  • 1篇丹皮酚
  • 1篇蛋白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实验
  • 1篇性关节炎
  • 1篇炎症

机构

  • 11篇安庆医药高等...

作者

  • 11篇胡华麟
  • 2篇王生林
  • 1篇胡忠亚
  • 1篇刘毅
  • 1篇叶淳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成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皮酚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炎症的作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继发性炎症的作用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佐剂性关节炎造模组(50只),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12 d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SB203580组(2 mg/kg)和丹皮酚低、中、高剂量组(8、16、32 mg/kg),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6 d,每4 d采用多发性关节炎指数和继发性关节肿胀度评价丹皮酚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踝关节p38 MAPK蛋白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继发侧滑膜组织p38 MAPK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多发性关节炎指数升高,继发性关节肿胀显著,丹皮酚各剂量组、SB203580组大鼠关节炎指数与继发性关节肿胀降低(P<0.05,P<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IL-10水平升高(P<0.05,P<0.01),继发性关节滑膜组织p38 MAPK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丹皮酚可有效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性关节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表达有关。
杨小四姚文兵胡华麟刘毅
关键词:丹皮酚佐剂性关节炎炎症反应
人参皂甙Rg1对体外雪旺细胞传代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1对传代培养雪旺细胞(SCs)增殖的影响。方法:取1~3 d SD大鼠的坐骨神经,分离SCs,于体外进行原代培养,将原代培养的SCs分别接种至含有25μg/m L人参皂甙Rg1的培养液(观察组)和含有生理盐水的培养液(对照组)中,进行传代培养,对传代培养的SCs进行细胞计数分析。结果:传代SCs计数表明,含25μg/m L人参皂甙Rg1的观察组SCs细胞数多于对照组(t=9.831,P=0.000)。结论:人参皂甙Rg1促进传代培养SCs增殖,有助于周围神经的再生修复。
胡华麟
关键词:人参皂甙RG1传代培养细胞增殖
孕鼠双酚A染毒对雄性子鼠睾丸结构及MnSOD-SIRT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孕鼠双酚A(BPA)染毒对雄性子鼠睾丸结构及MnSOD-SIR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ICR孕鼠随机分成4组,自受孕第一天始,用溶剂对照组、BPA低剂量(10 nmol/L)组、BPA中剂量(50 nmol/L)组、BPA高剂量(300 nmol/L)组,饮水染毒,待子鼠出生后第6周,处死雄性子鼠,取睾丸组织,HE染色、电镜观察染毒后子鼠睾丸结构改变,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组织MnSOD、SIR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HE染色显示,染毒组睾丸组织的形态有损伤,且中、高剂量组较为严重;电镜显示,中、高剂量组的间质细胞、精原细胞、支持细胞均有损伤;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染毒组较对照组睾丸组织内各细胞凋亡明显;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染毒剂量增加,睾丸组织MnSOD、SIRT3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BPA可影响睾丸组织学结构,诱导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睾丸组织中MnSOD和SIRT3表达有关。
杨小四苏会萍杨元元胡华麟蒋鹤飞
关键词:双酚A睾丸生殖细胞
加强形态学实验中心建设,增强医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2013年
形态学实验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形态学实验室在硬件设施、网络资源、实验教材、实验室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作了简单介绍并就如何实现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做了初步尝试。
王生林胡忠亚胡华麟叶淳
关键词:形态学社会服务
巧用“五张表”促进脉管系统的教学
2015年
解剖学属形态科学,基本概念多,学习需要大量记忆。为简化记忆,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在脉管系统的教学中巧用"五张表",精细加工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直观性;促进学习迁移。
胡华麟
关键词:脉管系统教学
角色性比喻翻转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由于教学内容多,且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使用一些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教学法、形象比喻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角色扮演法通常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成“护士”“医生”等角色,加强护理、临床的操作训练[1];形象比喻教学法一般是将器官比喻成常见的物体,如胸骨比喻成一把匕首[2];翻转课堂教学法主要是让某一个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上台讲授。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将角色扮演法、形象比喻法与翻转课堂教学法有机结合,称角色性比喻翻转教学法。角色性比喻翻转教学法中的“角色性比喻”可以泛指将学生比喻成系统解剖学中的某一个器官、结构甚至某一个细胞,让学生们充当我们要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走上讲台讲授“自己”。通过实践,此法在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成绩,培养同学们之间的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阐述角色性比喻翻转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过程,同时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相比较,分析其优、缺点,进而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杨小四胡华麟杨元元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
高糖及高糖加胰岛素对雪旺细胞培养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高糖及高糖加胰岛素对雪旺细胞(SCs)培养的影响。方法:取2~4天的 SD大鼠的坐骨神经,培养和纯化SCs,将纯化的SCs分别置于普通培养液(对照组)、含10%的高糖培养液(观察组1)、含10%的高糖加4单位的胰岛素培养液(观察组2)进行SCs培养。结果:通过对培养SCs计数表明:观察1组SCs数量(29.800±3.668),对照组SCs数量(70.533±6.081)( t =-36.826, P =0.000);观察2组的SCs数量(68.533±5.449),观察1组SCs数量(29.800±3.668)( t =33.370, P =0.000);观察2组的SCs数量(68.533±5.449),对照组SCs数量(70.533±6.081)( t =-2.223, P =0.043)。结论:高糖环境明显不利于SCs的再生;而高糖加入胰岛素比高糖环境明显有利于SCs的再生,但高糖加胰岛素与普通培养基比较,也不太利于SCs再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胡华麟杨小四杨元元蒋鹤飞
关键词:高糖胰岛素细胞培养
“团队—小组”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团队—小组”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级临床医学(专科)专业的平行班级03班(对照班级)、04班(观察班级)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班级进行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班级进行“团队—小组”教学模式教学。通过闭卷考试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班级成绩高于对照班级成绩;学生对“团队—小组”教学模式评价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班级学生对相关课程后期记忆效果好于对照班级。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队—小组”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加学生对教学实施过程的满意度,增强学生对相关课程的记忆。
杨小四胡华麟杨元元黄凯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
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应用于组织学实验的教学体会
2018年
数码互动显微系统是近年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的一种将计算机、网络、显微镜和数字摄像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方便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数码互动显微系统的经验,分析了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应用于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利与弊,提出只有将数码互动显微系统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可促使二者的优势真正的发挥出来,改善教学质量。
杨元元胡华麟杨小四
关键词:组织学实验教学教学体会
基于PBL教学法以“模块化”重构系统解剖学实验被引量:3
2014年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形态学课程,观察解剖标本和模型是系统解剖学教学必要手段.当前,大多数医学本、专科院校,系统解剖学实验内容通常以系统为实验单元进行,即理论讲授完一个系统后,安排该系统的实验[1-2],笔者认为该方法把学生的观察点局限在系统中,抑制了学生的横向思维.为解决这一现象,笔者在系统解剖学的部分实验中,基于PBL教学法,打破系统的界限,把内脏、脉管系统的实验设计成4个“模块性”问题,如:胸腔模块、腹腔上部模块、腹腔中下部模块、盆腔模块,重构内脏、脉管系统的实验教学,下称基于PBL教学法以“模块化”重构系统解剖学实验,此方法以“模块性”问题为出发点,观察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一个局部范围充分观察所有结构,强化了系统间的横向联系,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胡华麟王生林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教学PBL教学法解剖学实验模块化脉管系统解剖标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