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英 作品数:22 被引量:5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高渗状态12例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高渗状态后,高渗、高糖、高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高渗状态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死亡组患者血钠、血糖、血渗透压水平均高于存活组,高渗状态持续的时间也长于存活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严格控制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高渗状态患者的血糖、血钠、血渗透压水平达标,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 陈兰英 沈骏 徐坤山关键词:糖尿病 急性脑血管病 高渗状态 预后 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替换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研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基础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替换胰岛素泵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治疗效果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0例,对所有患者行基础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替换胰岛素泵。结果在糖化血红蛋白、撤泵时餐后2 h血糖、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时间及口服降糖药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程时间、BMI、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撤泵时空腹血糖、撤泵时胰岛素总量、撤泵时胰岛素基础量、胰岛素泵治疗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病程时间、BMI、空腹C肽、餐后2 h C肽、撤泵时空腹血糖、撤泵时胰岛素总量、撤泵时胰岛素基础量及胰岛素泵治疗时间等方面均是影响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替换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的因素,决定了两种治疗方式能否成功转换。 刘春梅 陈兰英 任佳伟 曹积萍关键词:胰岛素 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 来得时联合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陈兰英 沈骏 徐坤山关键词:2型糖尿病 来得时 诺和锐 动态血糖 沙格列汀用于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沙格列汀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方法控制血糖,并加用胰岛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行沙格列汀药物治疗,并依据患者的病症发展情况对胰岛素和沙格列汀剂量进行控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如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以及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上述观察指标对比中,观察组各项指标分别为(70.4±14.0)kg、(5.5±1.4)mmol/L、(11.0±2.0)mmol/L、(7.3±1.2)%、(25.5±12.3)IU/d;对照组分别为(78.1±17.3)kg、(8.6±1.7)mmol/L、(13.5±3.9)mmol/L、(8.9±1.5)%、(48.3±16.0)IU/d,证实观察组的好转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事件,对照组2例出现排气增加情况,观察组为0例,证实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沙格列汀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但能够减低胰岛素的日常用量,同时有效对胰岛素抵抗情况进行改善,沙格列汀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刘春梅 陈兰英 任佳伟 曹积萍关键词:沙格列汀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盐酸吡格咧酮应用于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 2003年 目的:评价口服降糖药盐酸吡格咧酮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收治的35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中,选取其中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及与盐酸吡格咧酮联合治疗的86例,分成两组:A组(男24例,女26例),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的病例;B组(男19例,女17例),使用磺脲类与盐酸吡格咧酮联合治疗的病例。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糖代谢、脂质代谢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和A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水平(PBG、FBG、HbAlc)均显著性地下降,但B组下降更快,两组的血糖水平在治疗后12周具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水平(PINS、FINS)的变化总体上是:A组增高(P<0.01),而B组降低(其中PINS降低具统计学意义,P<0.01,而FINS降低不具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餐后胰岛素水平(PINS)与A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餐后胰岛素水平具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治疗后12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性地下降,但与A组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HDL-c和BMI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吡格咧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代谢及脂质代谢紊乱,不增加体重。 陈兰英 徐坤山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糖 统计学 脂质代谢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临床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用于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和胰岛素泵连续输注胰岛素(CSII)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更少,血糖波动更小。 陈兰英 刘春梅 沈骏 傅连英关键词:胰岛素泵 糖尿病 围手术期 诺和锐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诺和锐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4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用泵治疗后的两组血糖值变化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达标时间和达标时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采用组间t检验,低血糖发生情况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在用泵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用泵治疗后两组间患者空腹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餐后血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用药时间及达标时的平均每天用药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诺和锐和诺和灵R用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全天血糖控制达标,对餐后血糖的控制诺和锐比诺和灵R更佳,能更快地控制餐后血糖。 陈兰英 沈骏 刘春梅 傅连英关键词:诺和锐 胰岛素泵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2016 年1 月-2018 年1 月收治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102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 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降低,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治疗肥胖2 型糖尿病,改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提升生活质量,应予以推广。 任佳伟 陈兰英关键词: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达格列净对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达格列净对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0月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血糖控制好转后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更换降糖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予诺和锐30+二甲双胍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糖平均值、葡萄糖标准差、变异系数、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平均值(7.09±0.96)mmol/L、葡萄糖标准差(1.75±0.74)mmol/L、变异系数(24.44±8.63)%及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4.54±1.96)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9、3.707、2.314、2.199,P<0.05)。观察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88.93±11.0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7,P<0.05)。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率。 齐伟 陈兰英 刘春梅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3~4期足细胞损伤的调节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使用糖肾方治疗3~4期糖尿病肾病,评估糖肾方治疗3~4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对足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01月~2017年12月在泰州市中医院和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选取DN3期和4期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治疗组,中药糖肾方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 UAE)、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尿素(BUN)、肌酐(Cr)、血视黄醇结合蛋白(RPB)、尿NAG酶、胱抑素C(Cys C)、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等指标。结果:尿液PCX水平与24 h UAE水平正相关。缬沙坦治疗3个月后24 h UAE、24 h UTP、PCX等指标均显著下降(P <0. 01),糖肾方治疗3个月后24 h UAE、24 h UTP、PCX等指标也呈显著下降(P <0. 01),两组治疗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PCX可以用于DN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糖肾方治疗3~4期糖尿病肾病与缬沙坦疗效相当,对足细胞损伤的修复可能是糖肾方的作用机制。 朱俊 黄掣曌 陈兰英 沈娴文 张瑞林 马腾关键词:糖肾方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