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脑卒中后
  • 2篇电刺激
  • 2篇动功
  • 2篇运动功能障碍
  • 2篇再灌注
  • 2篇直流电刺激
  • 2篇随机对照试验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突触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康复
  • 2篇灌注
  • 2篇高同型
  • 2篇高同型半胱氨...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0篇王娟
  • 4篇廖维靖
  • 3篇郑婵娟
  • 3篇夏文广
  • 3篇张晓琴
  • 2篇成祥林
  • 2篇郝赤子
  • 2篇陈静
  • 2篇万芪
  • 2篇张璇
  • 1篇蔺俊斌
  • 1篇王朴
  • 1篇李华钢
  • 1篇郭毅
  • 1篇薛丽
  • 1篇朱芬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同型半胱氨酸和相关危险因素对青年脑梗死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青年脑卒中的影响,以及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脂蛋白(α)、血压、血糖和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于2002-10/2004-10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集45岁以下的脑梗死患者47例,对照组为与脑血管病无关的同期住院患者23例。对所有研究对象都检测血压、血脂、脂蛋白(α)、血糖和血液流变学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犤(13.64±6.65)μmol/L犦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0.27±3.77)μmol/L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5);并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舒张压(r=0.570,P<0.05)、全血低切黏度(r=0.551,P<0.05)、全血高切黏度(r=0.463,P<0.05)、血浆黏度(r=0.465,P<0.05)具有正相关性;与血脂、脂蛋白和血糖无相关性。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同龄健康人,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王娟张晓琴陈静成祥林
关键词:脑梗塞半胱氨酸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脑卒中康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利用低强度、恒定的微弱电流(1~2mA)作用于大脑皮质,通过改变神经元膜电位的电荷分布,促其去极化或超极化,从而影响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调控大脑功能。早在1963年tDCS在动物实验中被首次提到,但因检测装置及实验重复性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进一步发展。
夏文广郑婵娟王娟
关键词:物理医学临床护理康复学
“形神共养”对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形神共养"的丰富生存环境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抗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形养"组(IE1)、缺血"神养"组(IE2)、缺血"形神共养"组(IE3)、缺血标准环境组(IS)、假手术标准环境组(SS),每组10只。缺血组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及再灌注手术。术后进行为期4周的"形神共养"干预,干预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梗死周边皮质及海马齿状回区BDNF的表达。结果:在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逐渐缩短,训练第5天时,IE1、IE3组逃避潜伏期均比IS组短(均P<0.05),且IE1、IE3组与SS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IE1、IE2、IE3组大鼠对原平台的记忆均比IS好。IE1、IE3组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蛋白的表达比IS组高;在缺血侧海马DG部位,IE1、IE2、IE3组BDNF蛋白的表达均比IS、SS组高(均P<0.05)。结论:"形神共养"的丰富生存环境有利于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有利于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周边皮质和海马齿状回区BDNF的表达,从而促进脑缺血大鼠功能的恢复。
王娟郝赤子廖维靖张璇万芪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形神共养”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功能恢复和突触形态结构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形神共养"的丰富生存环境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神经功能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神养"组(IE1)、缺血"形养"组(IE2)、缺血"形神共养"组(IE3)、缺血标准环境组(IS)、假手术标准环境组(SS)、正常对照组(NC),每组10只。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IE1、IE2、IE3组均给予丰富生存环境训练;其余组居于标准环境。于第3天、10天、17天、24天、31天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结束后透射电镜观察缺血侧皮质和海马的突触超微结构的形态变化。结果:于训练第10天、17天、24天、31天,IE1、IE2和IE3组的行为学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与I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侧皮质和海马IE1、IE2、IE3组突触后致密物厚度、突触间隙宽度与I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IE2、IE3两脑区突触界面曲率与I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形神共养"组大鼠的丰富生存环境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
张璇蔺俊斌王娟薛丽廖维靖万芪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行为学突触结构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 Data中关于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系统评价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11个RCT,376例患者。3个低质量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治疗相比,2~4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更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1.02,95%CI(2.56,19.47)],其余8个研究仅作相应的描述性分析。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尚不能确定。因此,在临床上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时仍需谨慎。
王娟朱芬王朴廖维靖郭毅李华钢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形神共养”对大鼠认知功能、突触素、微管相关蛋白-2及锥体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形神共养"的丰富生存环境对正常大鼠认知功能、突触素(SYN)、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及大脑m PFC区锥体细胞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形养"组(EE1),"神养"组(EE2),"形神共养"组(EE3)和标准养组(SE),每组12只,分别进行形养、神养、形神共养的丰富生存环境训练及标准养。训练结束后进行水迷宫实验,水迷宫结束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区SYN、MAP-2的表达;用Golgi-Cox染色观察大脑内侧前额叶区锥体细胞树突的变化。结果:水迷宫测试的第5天,EE3组大鼠的潜伏期明显短于SE组(P<0.05);4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SE组的SYN表达最低,而EE1组和EE3组之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且均高于EE2组。SE组的MAP-2表达最低,而EE3组的表达高于EE1组和EE2组。m PFC区锥体细胞树突交点总数4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棘密度EE3组最大,其次是EE1组,SE组与EE2组之间无区别且较EE1和EE3组低。结论:"形神共养"的丰富生存环境可提高正常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促进SYN及MAP-2免疫表达及锥体细胞树突生长。
郝赤子王娟廖维靖
关键词:突触素微管相关蛋白-2
磁共振质子波谱与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对痫性脑损伤程度评估的一致性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评价磁共振质子波谱和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反映的痫性脑损伤程度是否一致,为颞叶癫痫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10/2004-03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颞叶癫痫患者11例,以11例健康自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被试者进行常规头颅MRI检查后,采用磁共振质子波谱检测其双侧近中颞叶脑组织,半定量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乳酸等化学物质;比较MRI与磁共振质子波谱对致痫灶侧的早期检出率;并采用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分值在0~100,分值越高说明发作程度越重)评估痫性发作严重程度;同时观察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与痫性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2例被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癫痫组致痫灶侧明显低于对侧和正常对照组(0.522±0.031,0.749±0.034,0.754±0.039,P<0.01);致痫灶对侧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②对致痫灶侧的早期检出率:磁共振质子波谱较磁共振高(100%比63.64%,P<0.05)。③致痫灶侧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与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得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969)。结论:与磁共振成像相比,磁共振质子波谱能早期、准确地反映癫痫发作造成的脑损伤,利物浦痫性发作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与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复合物)比值能一致反映痫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陈静张晓琴王娟成祥林
关键词:颞叶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不同程度认知障碍康复疗效的影响
曹瀚元夏文广郑婵娟王娟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青年卒中被引量:7
2004年
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 ,国内外学者都加强了对青年卒中的研究。文章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生化特性及其与青年卒中的关系方面阐述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青年卒中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
王娟张晓琴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青年卒中生化特征发病机制
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a-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disc、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a-tDC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证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相同结局指标的RCTs进行合并数据的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10篇RCT。Meta分析两个主要结局指标的结果显示:atDCS作用于患侧大脑运动皮层后,患者的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的上肢评分部分与假刺激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39,95%CI(-2.35,9.13)];a-tDCS作用于患侧大脑运动皮层后,患者的Jebsen-Taylor手功能测试评分与假刺激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01,95%CI(-5.18,-0.85)]。GRADE系统推荐等级结果提示每个结局均为极低等级。结论: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但仍有待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规范的高质量RCT,以进一步验证其康复效果。
夏文广王娟郑婵娟
关键词:脑卒中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