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丹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消融
  • 3篇护理
  • 2篇动脉
  • 2篇神经内科
  • 2篇室间隔
  • 2篇消融术
  • 2篇内科
  • 2篇介入
  • 2篇化学消融
  • 2篇化学消融术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症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影响
  • 1篇血脂指标
  • 1篇药物涂层

机构

  • 5篇河南中医药大...
  • 5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8篇孙丹
  • 5篇关怀敏
  • 4篇解金红
  • 4篇陈玉善
  • 4篇王贺
  • 4篇罗明华
  • 3篇司春婴
  • 2篇宗永华
  • 2篇王俊蒙
  • 1篇董文杰
  • 1篇王山

传媒

  • 3篇实用妇科内分...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内皮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血管支架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冠状动脉管腔丢失的问题,然而支架术后仍有10%~20%的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的晚期血栓发生率亦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着接受支架置入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研究显示支架术后再内皮化延迟与支架内再狭窄及晚期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内皮覆盖率是重要的预测指标。因此如何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及功能改变,成为当今心内科基础和临床领域的研究热点。现从加速再内皮化的药物、内皮祖细胞相关研究以及基因治疗三方面就血管支架再内皮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艾帅兵王贺司春婴孙丹罗明华关怀敏
关键词:药物涂层支架再内皮化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
不同冠状动脉间隔支血管心肌化学消融对犬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采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和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干预不同冠状动脉间隔支血管对犬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普通杂种犬25只,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PTSMA组(n=13)为第一间隔支较粗大行PTSMA;PTSTMA组(n=12)为室间隔细小或分布不均需行PTSTMA。制备心肌化学消融模型,记录术前、术后的体表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1周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室间隔心肌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两组化学消融均可引起的心肌坏死,室间隔厚度减少。但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术中使用的酒精量、心电图的改变及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显示心肌化学消融灶与正常心肌细胞间界限明显,交界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梗死区细胞部分呈"鬼影细胞"样改变,逐渐由纤维组织所取代。消融的间隔支管腔内可见团块样坏死物质,血管正常管壁结构消失。PTSMA组血管管腔的形态仍存在,血管内坏死无仍局限在管腔内;但PTSTMA组间隔支血管的血管壁不连续,有部分坏死物移向管腔外。结论:对于不同冠状动脉间隔支血管采用"PTSMA"或"PTSTMA"不同治疗策略,均能达到有效的化学消融,且对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王贺王俊蒙孙丹宗永华董文杰解金红陈玉善罗明华关怀敏
关键词:消融技术
肥厚性心肌病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点的遗传性心血管病,易致晕厥甚至猝死。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肥厚性心肌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例如安装起搏器,安装心脏除颤器,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以及其他新技术,临床应用各有特点,本文主要对肥厚性心肌病的介入治疗进行综述。
孙丹司春婴王贺罗明华解金红陈玉善关怀敏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介入治疗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起搏器
优质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对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的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8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170例纳入课题研究,按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在常规组患者中以临床常规护理模式为主,试验组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中联合优质护理措施,并对临床护理结果进行组间比较,总结内科疾病临床护理工作中各项内容对患者的影响。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组患者数据而言,采用优质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和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效果更加明显。结论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增加个性化心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护理措施,其临床护理效果更为突出,相关神经内科科室应当在实践护理工作中加强应用。
孙丹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优质护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抗栓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比较危重的一种类型,常需要紧急处理[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已成为救治ACS患者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及时开通罪犯血管,恢复心肌的供血供氧,显著降低死亡率并改善预后。但是由于再内皮化延迟导致的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早期、
孙丹司春婴陈玉善解金红柴爽爽关怀敏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抗栓治疗
经皮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对犬室间隔心肌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室间隔隧道化学消融术(PTSTMA)对室间隔心肌的影响。方法:普通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手术组7只。手术组犬行冠脉动脉造影后,选择血管直径为1-1.5 mm的室间隔支,经OTW球囊扩张后,由OTW球囊注入无水酒精。记录体表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和心脏超声。1周后处死,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室间隔病理学变化。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PTSTMA引起小室间隔支闭塞。心电图显示无水酒精注射后ST段弓背抬高。术后14-16 h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和脑钠肽均显著性升高(均P〈0.01)。病理学显示消融灶内心肌坏死,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心脏超声显示心脏功能及左室大小无明显影响,室间隔厚度显著减少;无室间隔穿孔、心脏破裂、附壁血栓等并发症。结论:经皮PTSTMA术对小室间隔支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消融治疗。
王贺王俊蒙孙丹宗永华解金红陈玉善罗明华关怀敏
关键词:化学消融无水酒精
QCC管理在神经内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2020年
目的研究QCC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神经内科于2019年5月开始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QCC管理模式,分别选择实施前后神经内科各接收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护理管理质量,总结QCC管理模式的优势。结果实施前后组间护理管理质量比较,实施后的护理操作、健康指导、环境舒适度等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护理细节评估结果显示,实施后本神经内科的投诉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中,运用QCC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水平,满足未来护理工作需求,值得推广。
孙丹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管理
健康体检高脂血症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对血脂影响的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健康体检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及其护理结果差异。方法选择本体检中心于2019年12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86例高脂血症健康体检患者,经入院顺序做平均分组后,对照组高脂血症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总结不同护理方法对健康体检高脂血症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对高脂血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健康体检的高脂血症患者而言,在健康体检期间落实科学护理方法可以促进患者血脂的改善,加深患者对疾病以及体检知识的理解,且该护理方法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做进一步推广。
陈盼盼孙丹王山
关键词:高脂血症健康体检血脂指标护理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