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饲料中添加蚯蚓对黄鳝生长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解蚯蚓对黄鳝生长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分别用添加0%(对照组)、25%、50%、75%、100%鲜蚯蚓的饲料饲喂黄鳝61 d。结果表明:添加25%蚯蚓的饲料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添加50%蚯蚓组肥满度最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胃蛋白酶活性随蚯蚓添加量增加先降低后升高,肠道中胰蛋白酶活性随蚯蚓添加有一直升高的趋势。胰脂肪酶呈现随蚯蚓添加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淀粉酶活性,胃、肠中总体上均较低,且胃中淀粉酶活性低于肠中淀粉酶活性,添加25%-50%蚯蚓能显著提高胃、肠中淀粉酶活力。结论:添加适量蚯蚓可促进黄鳝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提高黄鳝的生长性能,结合黄鳝生长性能回归分析结果和消化酶活性变化情况,黄鳝饲料中蚯蚓适宜添加量为35%-40%。
- 钟杰游海辉周秋白郭枫张俊宋明雷蕾
- 关键词:黄鳝蚯蚓消化酶活性
- 用于饲养翘嘴鲌的低氮磷排放全价配合饲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饲养翘嘴鲌的低氮磷排放全价配合饲料及制备方法,它含有鱼粉、膨化豆粕、膨化大豆、虾壳粉、DDGS、菜饼、棉粕、小麦、磷酸二氢钙、多维预混料、多矿预混料、鱼油、猪油、植物油、复合氨基酸、大豆磷脂、甜菜碱、...
- 周秋白钟杰刘胜高谢熙清张俊宋明杨竹青
- 大鳞副泥鳅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被引量:2
- 2019年
- 为了解大鳞副泥鳅出血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利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从患病大鳞副泥鳅的肝脏分离出3株菌(Q1、Q2、Q3),经形态学、生化以及16SrDNA分子鉴定,用Q1菌株对健康大鳞副泥鳅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菌液浓度为10^8cfu/mL),并对该3株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Q1为拉乌尔菌(Raoultella),Q2和Q3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Q1对大鳞副泥鳅有一定程度的致病性;Q1对强力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表现为高度敏感,对头孢氨苄、利福平表现为中度敏感,对麦迪霉素表现为不敏感;Q2和Q3对多黏菌素、氟苯尼考等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对卡那霉素、利福平等表现为中度敏感.
- 王颖张锦华周秋白王自蕊宋明高淼钟潮明张正洲
-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出血病病原菌维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
- 黄鳝受精卵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 2015年
- 苗种供应一直是黄鳝规模化养殖的制约因素,为提高黄鳝苗种培育成活率,本试验对黄鳝卵孵化过程中出现死卵和健康黄鳝卵及池水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死亡的黄鳝卵与健康黄鳝卵及池水所含细菌为研究对象,对疑似病原菌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溶血和攻毒试验,然后进行生化鉴定,采用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病原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分离的5株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血平板上均有明显β溶血环,其中有2株菌溶血环特别明显;通过腹腔注射小白鼠和浸泡黄鳝的动物实验发现致病能力非常强,经生化鉴定表明5株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显示5株菌均对庆大霉素表现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等敏感,对阿莫西林不敏感。
- 宋明张锦华刘金海周秋白
-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药敏试验
- 微生态制剂对草鱼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0年
- 在水温25~30℃下,将体质量为(110.23±0.43)g的草鱼饲养在3.0 m×2.0 m×1.2 m的加盖网箱中,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5%和2%的由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复配且以麸皮为载体制成的微生态制剂(8.0×10~9 cfu/g)的膨化饲料饲养60 d,探究微生态制剂对草鱼生产性能和肠结构、菌群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2%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草鱼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脏体比(P<0.05);饲料中添加2%微生态制显著提高肠伸展率、中肠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P<0.05),提高中肠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增加草鱼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丰富度;改变草鱼肠道微生物组成,门水平上,对照组的草鱼肠道微生物中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含量最高(63.56%、32.52%)。0.5%添加组的草鱼肠道微生物中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含量最高(61.82%、20.27%)。2%添加组的草鱼肠道微生物中厚壁菌门含量最高(64.20%)。属水平上,2%添加组草鱼肠道优势菌属直接发生改变,Paeniclostridium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丰度大幅上升。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增强,组成中与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功能相关的菌群丰度升高。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等组成的微生物制剂可作为生产草鱼绿色饲料的重要措施。
- 王颖宋明张锦华周秋白张正洲王自蕊杨竹青
- 关键词:草鱼微生态制剂肠道组织肠道菌群
- 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大豆油对草鱼生长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草鱼是我国第一大淡水经济鱼类。本研究在草鱼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微生态制剂或大豆油,以草鱼生产性能、生理、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等为指标进行评估,旨为提高草鱼饲料利用率,减少氮排放,开发高效环保的草鱼配合饲料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 宋明
- 关键词:草鱼微生态制剂大豆油生理生化指标肠道菌群
- 文献传递
- 用于饲养翘嘴鲌的低氮磷排放全价配合饲料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饲养翘嘴鲌的低氮磷排放全价配合饲料及制备方法,它含有鱼粉、膨化豆粕、膨化大豆、虾壳粉、DDGS、菜饼、棉粕、小麦、磷酸二氢钙、多维预混料、多矿预混料、鱼油、猪油、植物油、复合氨基酸、大豆磷脂、甜菜碱、...
- 周秋白钟杰刘胜高谢熙清张俊宋明杨竹青
- 文献传递
- 饲料中添加不同油脂对草鱼生长、肌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草鱼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豆油、鱼油及二者混合后的油脂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含4%豆油、2%豆油+2%鱼油及4%鱼油的饲料。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318.88±2.47)g的草鱼9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60 d。【结果】结果表明:(1)混合油组草鱼增重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豆油组增重率则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与增重率(WGR)相同;肝体指数(HSI)以4%组鱼油组最低,显著低于4%豆油组(P<0.05),2%豆油+2%鱼油混油组介于二者之间,与其他两组均无显著性显著(P>0.05);3组试验鱼的腹脂率(IPF ratio)、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背肌及腹肌中粗蛋白的含量皆以混合油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鱼油组与豆油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草鱼背肌及腹肌肌肉中所含的脂肪酸受饲料脂肪源影响,添加混合油或鱼油组的饲料喂养的草鱼肌肉中EPA与DHA的含量与豆油组相比均有显著提升(P<0.05),混合油组与鱼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豆油和鱼油混合作为草鱼脂肪源,不仅可促进草鱼生长,较单纯使用豆油,还可显著提高肌肉中EPA、DHA的含量,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 杨鑫张正洲刘瑜王自蕊姜文灏高淼王颖胡重华张文平周秋白宋明
- 关键词:草鱼肌肉品质脂肪源脂肪酸
- 饲料不同加工方式对草鱼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采用同一营养水平的饲料配方,试制了非膨化沉性硬颗粒饲料和膨化浮性颗粒饲料(简称非膨化饲料和膨化饲料)。设非膨化饲料、膨化饲料和膨化与非膨化饲料混合投喂三个处理组(A非膨化饲料组; B膨化饲料组; C非膨化饲料∶膨化饲料=1∶1组)。每个处理三个平行,网箱养殖。结果:三个处理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等均有差异;全鱼营养成分、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结果表明:膨化饲料喂养草鱼生长速度更快,肥满度较大;而非膨化饲料喂养的草鱼脂肪含量更低,肥满度相对较小;混合投喂介于两者之间。因此,草鱼养殖户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不同加工方式的饲料投喂。
- 张正洲张文平宋明王自蕊杨竹青傅义龙韩潇周秋白
- 关键词:草鱼
- 饲料原料粉碎粒度对黄鳝生产性能及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试验研究了配合饲料原料不同粉碎粒度对黄鳝消化配合饲料的影响,旨在既提高黄鳝生产性能,又减少氮排放。试验饲料原料粉碎粒度设40、60和80目3个处理组,分别投喂[体质量(5.70±0.05) g)]4月龄幼鳝61 d,结果表明,80目试验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2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2组(P<0.05)。饲料消化率,80目组的蛋白消化率、脂肪消化率和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其它2组(P<0.05)。结论:饲料原料粉碎粒度完全过80目筛时,可以提高黄鳝对饲料的表观消化率,获得较佳的生产性能,减少氮排放。
- 郭枫周秋白钟杰钟潮明王自蕊宋明杨竹青
- 关键词:粉碎粒度黄鳝饲料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