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胜利

作品数:10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低剂量
  • 2篇低剂量螺旋C...
  • 2篇术前
  • 2篇肿瘤
  • 2篇结核
  • 2篇结核病
  • 2篇结节
  • 2篇肺结核
  • 2篇肺结核病
  • 2篇成人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胸部扫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诊断
  • 1篇早期肺癌
  • 1篇造影
  • 1篇造影诊断
  • 1篇乳腺

机构

  • 7篇保定市第二中...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贾胜利
  • 4篇贾丽娜
  • 1篇沈丹平
  • 1篇李冬雷
  • 1篇李素霞
  • 1篇李斌
  • 1篇高海燕
  • 1篇许茜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意义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16排螺旋CT)肺诊断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价值。方法 将94例行低剂量胸部螺旋CT检查的疑似或确诊有肺部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得CT图像均经1.25 mm、2.50 mm重建层厚,共得图像184组,依照结节直径分为A组(直径〈5 mm)、B组(直径5-10 mm)、C组(〉10 mm),并对3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5 mm、2.50 mm重建层厚的肺部小结节检出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1.25 mm、2.50 mm重建层厚的肺小结节毛刺征、空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边界清晰程度、分叶征、钙化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和C组中的1.25 mm、2.50 mm重建层厚的肺小结节边缘特征、内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疑似或确诊有肺部小结节患者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时,1.25mm、2.50 mm重建层厚的设定图像噪声基本相同,但2.50 mm重建层厚的辐射剂量少于1.25 mm重建层厚。
贾胜利贾丽娜高海燕汤哲锋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肺小结节早期肺癌
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CT影像学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及其临床预判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建立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CT影像学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临床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病理N分期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建立纵隔淋巴结转移术前CT影像学特征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肺腺癌术前临床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一致性一般。术后病理证实,55例(45.83%)有纵膈淋巴结转移,N分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N_(1)+N_(2)、N_(0)、N_(1)及N_(2)期,且淋巴结转移最常发生在第10组、4组及7组。较大的CTR、淋巴结最大短径、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积及动脉期增强CT值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T影像学联合预测因子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达92.9%、83.6%、87.7%。结论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存在多站转移、逐站转移及部分呈跳跃性转移的特征。建立CT影像学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
贾丽娜贾胜利沈丹平
关键词: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低剂量螺旋CT在成人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成人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50例肺结核患者应用完全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及低剂量扫描方式。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机,常规剂量扫描管电流230m A,低剂量扫描依据BMI的不同选择不同管电流:BMI≤18.5采用20m A;18.50.05)。两种扫描方式所得肺结核CT影像特征比较,结果8项特征的P值均大于0.05。将两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作两样本均数t检验,P值均远小于0.01。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平均噪声水平,P<0.01。结论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成人肺结核诊断及随访中的常见影像征象的检测效果与常规剂量扫描无显著差异。低剂量扫描技术显著降低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贾胜利许茜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肺结核病管电流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肺结节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方法,对照组仅采用CT常规剂量胸部扫描,比较两组不同检测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诊断与扫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和CT常规剂量的诊断方法,检测后的诊断结果并无太大差异,但是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诊断肺结节病的方法。
贾胜利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结节
64排3D-CTA在腹部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64排3D-CTA在腹部肿瘤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腹部肿瘤患者35例(胰腺肿瘤12例,结肠肿瘤17例,其他腹部肿瘤6例)。以容积重建法(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及多平面重组法(MPR)等后处理方法对腹部肿瘤及其周围结构做三维重建处理,并作出术前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可清晰显示肿瘤与血管、周围脏器及骨结构的关系,与手术中所见相吻合。结论 64排3D-CTA对腹部肿瘤术前评估及手术入路的设计有独到而重要的意义。
李斌贾胜利汤哲锋李素霞李冬雷
关键词:64排CT3D-CTA腹部肿瘤术前评估
低剂量螺旋CT在成人肺结核病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将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所得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作对比研究,探讨降低管电流的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成人肺结核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进而研究更加合理的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压缩设备运行成本。  方法: ...
贾胜利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肺结核图像质量
文献传递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应用价值,探讨64排螺旋C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便于临床正更好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内收治的46例脑血管病患者,对所选患者进行椎动脉起始段以及其他相关部位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以对患者进行精确诊断,记录所得实验结果;随后利用目前临床中普遍使用的数字剪影技术对患者进行重新检测,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对照两组实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过检测发现相较于常规的数字剪影技术,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并且对患者的伤害小,得到绝大多数患者的肯定。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疑似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进行诊断,对于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阳性值均优于寻常的数字剪影技术,二者间存在显著地差异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贾胜利贾丽娜
关键词:灵敏度
乳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
2011年
探讨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癌CT临床表现,并分析了他们的诊断价值,同时以脂肪肿瘤和肉瘤为例探讨分析了乳腺的CT表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贾胜利贾丽娜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诊断CT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