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德明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子宫
  • 3篇宫颈
  • 2篇孕酮
  • 2篇宫内
  • 2篇病变
  • 1篇多囊
  • 1篇多囊卵巢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 1篇雄激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药物局部注射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液基细胞学检...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机构

  • 9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田德明
  • 4篇闻明
  • 2篇陈新华
  • 1篇张雯
  • 1篇怀建国
  • 1篇倪娟
  • 1篇岳艳
  • 1篇肖霞
  • 1篇王琳
  • 1篇石少凤
  • 1篇崔凡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淮海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加味益经汤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加味益经汤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中药组采用加味益经汤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促卵泡生成素(FSH)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药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P<0.05),且中药组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75%(15/16),高于对照组的62.50%(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益经汤治疗月经过少,可降低FSH水平,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裴术娟田德明鲍睿
关键词:月经过少促卵泡生成素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中远期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病(AM)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后的中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LNG-IUS,记录放置前1个月、放置后第1~5年的痛经评分、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同时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及双侧卵巢体积并抽取晨血查生殖激素水平、血红蛋白含量、血清CA125水平及肝功能、血脂代谢等各项指标。结果 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第1~5年内,痛经、月经量多等症状改善显著,血红蛋白水平迅速提高,贫血纠正,血清CA125水平降低,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子宫体积且内膜厚度明显变薄,有效控制子宫腺肌病的病程进展,治疗期间双侧卵巢体积无明显变化,对患者肝功能、血脂代谢及性激素分泌无明显影响。中远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阴道少量点滴出血,患者多能耐受。结论宫内放置LNG-IUS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长效稳定、经济安全的保守性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中远期效果。
闻明田德明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二甲双胍片及炔雌醇环丙孕酮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16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病变,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1]。该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持续性不排卵或排卵稀少,还包括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2]。目前临床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3]显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患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关系密切。
陈新华田德明肖娴静崔凡石少凤奚旭霞闻明洪爱娟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雄激素空腹胰岛素排卵
高频电波刀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164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或行宫颈锥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 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8.17%(161/164),平均时间5.8min,出血量6.8ml,手术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 LEEP治疗各类宫颈疾病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奚旭霞田德明
关键词:高频电波刀宫颈疾病
DNA定量分析在宫颈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对细胞学ASCUS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DNA定量分析在宫颈早期病变诊断中对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2016年宫颈筛查1 980例妇科宫颈普查病例,均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DNA定量分析,241例在阴道镜引导下行宫颈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估DNA定量分析的诊断价值及其对ASCUS的临床意义。结果:241例病人中DNA倍体正常组(128例)、1~2个异倍体细胞组(54例)及≥3个异倍体细胞组(59例),3组活检分别诊断CINⅡ及以上病变7例、7例、30例,细胞DNA倍体分析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病变级别与DNA倍体异常数呈正相关(rs=0.439,P<0.01),其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61.4%。活检的57例ASCUS病人中伴1~2个DNA异倍体细胞8例,伴≥3个异倍体细胞28例,伴DNA倍体正常21例,3组分别诊断CINⅡ及以上病变1例、13例、1例,ASCUS病例伴DNA倍体异常的组织病理学级别与DNA倍体异常数呈正相关(rs=0.424,P<0.01)。结论:DNA定量分析可提高宫颈早期病变的检出率,而ASCUS伴有≥3个异倍体细胞时CINⅡ及以上病变的风险最高,二者结合可提高筛查质量、指导临床处置。
闻明王琳田德明陈新华洪爱娟胡哲梅
关键词:子宫颈病变细胞DNA定量分析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天花粉在30例胎盘植入中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天花粉在胎盘植入中使用的疗效与价值。方法对30例引产、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中发现的胎盘植入患者,单一使用天花粉注射治疗。结果30例胎盘植入全部获得治愈,治愈率100%。结论天花粉在胎盘植入中应用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田德明岳艳闻明怀建国肖霞
关键词:胎盘植入天花粉
农村不孕不育妇女诊疗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农村不孕不育妇女诊疗现状.方法:问卷调查结合就诊资料分析不孕不育妇女相关因素.结果:100%的患者未得到过不孕不育相关知识教育与咨询服务,100%的患者在最初2年未得到过有针对性的检查与治疗,97名患者中有101次侵袭性操作与检查发生过.结论:农村不孕不育妇女早期规范的诊治需要引导与关注.
田德明沈域华魏红羽王红华卫世平汪霞
关键词:不孕不育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炎症是否与血管内皮功能具有相关性。方法测定了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IL-8、ADMA水平以及肱动脉的血流介导性血管扩张(FMD),并和30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IL-6、IL-8、ADM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肱动脉F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MD与血清ADMA水平以及hs-CRP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ADMA和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可能与内皮功能受损相关。
倪娟张雯田德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内皮功能受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自愿选择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选择药物局部注射治疗的疗效为98%。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田德明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药物局部注射阴道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