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飞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IDA联合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对血清sICAM-1、sVCAM-1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8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实验组予以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第1~3日去甲氧柔红霉素8~12 mg·m^(-2)·d^(-1)静脉滴注,第1~7日阿糖胞苷150mg·m^(-2)·d^(-1)皮下注射;对照组为第1~3日予以柔红霉素45mg·m^(-2)·d^(-1)+1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第1~7日阿糖胞苷150mg·m^(-2)·d^(-1)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7日。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sICAM-1、sVCAM-1、T淋巴细胞亚群、铁蛋白、红细胞生成素(EPO)、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下降(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升高(P<0.05),血清铁蛋白、EPO、HGF以及VEGF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血清sICAM-1、sVCAM-1水平较低(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较高(P<0.05),血清铁蛋白、EPO、HGF以及VEGF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对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化疗效果显著,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林鹏姚海英周伯良张俊飞唐曼张力丹卢瑞琦
- 关键词:SVCAM-1淋巴细胞亚群
-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营养状况与康复效果的影响
- 2022年
- 研究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营养状况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以双通道空肠间置术及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为消化道重建方式的90例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依靠合理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均为45例。在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术后营养情况、康复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通过对最终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中空肠袢空肠食管吻合术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张俊飞崔丽牛帅张惠卿张一曼
- 关键词: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营养状况康复效果
- 研究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采取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代谢情况的影响
- 2022年
- 对Roux-e-Y型消化道重建手术和间置空肠重建术两种重建术式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的运行情况进行比较,探析哪一种重建术更利于胃癌患者恢复营养代谢功能和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00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按数字表将其分组,对照组(Roux-e-Y型消化道重建术)和观察组(间置空肠重建术)各50例,对比手术前及术后半年时间后两组患者的营养代谢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作组间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半年后,体重、血红蛋白含量、总蛋白含量及血清蛋白含量均有明显的提升(P<0.05),而观察组半年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要明显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代胃肠管最大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钡剂滞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间置空肠重建术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患者行胃全切术后可以重建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提高营养代谢功能,改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优于Roux-e-Y型消化道重建手术。
- 崔丽张俊飞范永新史成文
- 关键词:腹腔镜消化道重建营养代谢
- 初发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临床干预前后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初发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临床干预前后血清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初发PCOS合并IGT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初发PCOS不合并IGT患者50例作为疾病对照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个体化饮食干预及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等治疗。比较3组及研究组干预前后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指标卵泡生成素(FSH)、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FSH、LH、T水平及FPG、FIN、TC、TG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血清FSH、LH、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对照组血清FPG、FIN、TC、T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血清FSH、LH、T水平及FPG、FIN、TC、TG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FPG、FIN是初发PCOS合并IGT的危险因素(OR=2.957、2.278、2.759,P<0.05)。结论初发PCOS合并IGT患者治疗前性激素、糖脂代谢均有异常,干预治疗后血清FSH、LH、T水平及FPG、FIN、TC、TG水平显著降低,血清E2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可能在初发PCOS合并IGT患者的病情改善中发挥积极作用。
- 杨茜张俊飞牛帅马静静周雪李志红
- 关键词:糖耐量性激素糖脂代谢
-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法对患者术后胆囊功能及胆结石发生的对比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患者中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7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双通道组40例行双通道空肠间置术,Roux-en-Y组36例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围手术期指标、肠道菌群、胆囊收缩功能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双通道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Roux-en-Y组(P<0.05);术后3、6个月肠道菌群及胆囊功能情况:双通道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术前升高,肠球菌、大肠杆菌降低,且均优于Roux-en-Y组(P<0.05);Roux-en-Y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术前降低,肠球菌、大肠杆菌升高(P<0.05);双通道组胆囊容积、血清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低于Roux-en-Y组,胆囊排空率高于Roux-en-Y组(P<0.05);Roux-en-Y组胆囊容积、CCK水平较术前升高,胆囊排空率降低(P<0.05)。双通道组胆囊结石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Roux-en-Y组(χ^(2)=3.985,P=0.046;χ^(2)=4.504,k00.034)。结论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患者行双通道空肠间置术可有效促进其肠道功能恢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利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恢复,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生。
- 张俊飞宋新梅谢文杰杨茜牛帅
- 关键词:胃切除术腹腔镜胆囊收缩功能疗效比较研究
- 医患合作营养管理在胃肠肿瘤营养风险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针对肠肿瘤营养风险患者,采用医患合作营养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的肠肿瘤营养风险患者78例进行分组,各3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营养管理,实验组采用医患合作营养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管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应用医患合作营养管理,进行对肠肿瘤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杨茜牛帅张俊飞
- 术前营养筛查及术后营养支持用于普通外科手术的效果
- 2021年
- 探究分析对普通外科患者进行术前营养筛查以及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以38例我院普通外科住院部收治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营养筛查并将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分组,根据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统计术前营养筛查结果以及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接受术前营养筛查的38例患者中有23例(60.52%)存在营养风险,此23例患者中有9例不接受营养干预(对照组)而有14例接受营养干预(实验组);统计证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结论:多数普外科手术患者均存在营养风险,采用合理的营养供给方式对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其预后并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俊飞宋新梅
- 关键词:营养风险营养支持普通外科手术
- 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在鼻尖整形中的作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在鼻尖整形中的分类、材料组成,作用及使用方法。方法:70例鼻尖整形病人中,均使用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其中使用鼻中隔软骨48例,肋软骨19例,耳甲腔软骨3例;使用漂浮/固定型移植58例,固定型移植4例,延伸型移植18例。结果:除1例出现了鼻尖突出度不足,经二次手术纠正外,余69例鼻尖成形良好,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种类,不同材料进行鼻小柱支撑移植是鼻尖整形中一项良好的手术技术。
- 汪洋张俊飞牛永敢仇树林
- 关键词:鼻尖整形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探讨
- 2022年
- 研究、分析胃癌手术患者选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对象:胃癌且行手术治疗患者。例数:76例。起始、结束时间依次为2018.09、2021.07。按抽签法分组。其一为参照组,38例,依托咪酯麻醉。其二为试验组,38例,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观察指标;两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不同时间节点心率、血氧饱和度;不同时间节点血压值;拔管时间、定向力、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1)术前,两组疼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趋于接近,P值比0.05大。术后,试验组疼痛评分比参照组低,认知功能评分比参照组高,P值小于0.05。(2)两组T0、T1、T2、T3时间段血氧饱和度差异性较弱,P值比0.05大。T0、T1时间段心率无突出差异,P值高于0.05。试验组T2、T3时间段心率低于参照组,P值低于0.05。(3),两组T0、T1、T2、T3时间段收缩压、舒张压均无显著差异,P值比0.05高。(4)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性较弱,P值比0.05高。试验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参照组短,P值低于0.05。(5)试验组躁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参照组低,P值低于0.05。结论:予以胃癌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同时,在降低不良反应方面作用突出。
- 崔丽张俊飞
- 关键词:胃癌手术麻醉依托咪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