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
- 作品数:33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六味地黄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SHBG及胰岛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SHBG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患者88例,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门冬氨酸钾镁片;研究组予以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共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血测定胰岛素功能、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因子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等,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HOMA-IR、FINS、Pins降低,HOMA-β、HOMA-IS升高,血清LEP降低,APN升高,血清TNF-α、IL-6、hs-CRP含量降低,血清GPC-4、ApoCⅢ含量降低,SHBG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HOMA-IR、FINS、Pins较低,HOMA-β、HOMA-IS较高,血清LEP较低,APN较高,血清TNF-α、IL-6、hs-CRP含量较低,血清GPC-4、ApoCⅢ含量较低,SHBG较高(P均<0.05)。对照组有效率72.73%低于研究组有效率90.91%(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疗效较好,改善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及血清SHBG,提高胰岛功能。
- 杨茜郭淑芹朱春英张文娟李瑞雪李志红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六味地黄汤
- 口服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限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最小剂量。方法用CGMS血糖监测系统,找到血糖波动的最大幅度,明确口服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后血糖的高峰时间。通过口服不同剂量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确定未见血糖明显升高的最大剂量。结果口服10.0g葡萄糖、30.0g果糖、10.0g麦芽糖后升高血糖的高峰时间为60min。(F=20.414、33.559、6.184,P〈0.05)。通过比较口服不同剂量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血糖值的变化,证实口服葡萄糖2.0g,果糖11.5g,麦芽糖1.0g后血糖在60min无明显升高。结论果糖具有甜味浓,口感好,不升高血糖的优势,较易适合糖尿病人的应用。而麦芽糖在三者中,最不适易糖尿病人食用。
- 王君郭淑芹张云良杨茜提素芳李媛媛李红星边志颖肖艳新李妍
- 关键词:糖尿病
-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下降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妇女骨量下降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选取215例绝经后(T2DM)患者并根据骨密度将受试者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下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骨量下降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收缩压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均<0.0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比例亦高于骨量正常组(P=0.001,P=0.000),且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下降均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因此,骨量下降可能会增加绝经后T2DM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 尹飞郭淑芹马文彬杨茜李菲苑晓超李志红
- 关键词:绝经后骨密度脂质代谢
- SIRT1在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中的表达
- 郭淑芹李志红朱春英马静静杨茜李红星郭宏英张云良
- 该课题相关子课题曾获2012、2014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糖尿病患者罹患恶性肿瘤的患病率高,肿瘤转移和复发风险高,以往研究证实糖尿病为独立危险因素,但机制不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具有抗凋亡的作用,在不同肿瘤...
- 关键词: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肥胖
- 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32例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2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T2DM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合并T2DM组)32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的单纯结直肠癌患者6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相关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合并T2DM组平均年龄(64.90±8.87)岁,空腹血糖为(8.33±4.66)mmol/L,体质量指数(BMI)为(25.77±3.80)kg/m^2,甘油三酯为(1.71±0.85)mmol/L,均高于单纯结直肠癌组[(54.70±11.62)岁、(5.85±0.88)mmol/L、(23.57±3.64)kg/m^2、(1.33±0.8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24、2.982、2.728、2.045,P均〈0.05)。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T2DM患者与单纯结直肠患者的相关病理学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早期筛查结直肠,以期早发现、早治疗,改善预后。
- 郭淑芹马静静杨茜马文彬李志红张云良
- 关键词:结直肠癌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
- 242例矮身材儿童病因及IGF-I、骨龄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儿童矮身材的病因分类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和骨龄落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6年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42例矮身材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42例患儿中,特发性矮身材(ISS)占25.62%,家族性矮身材占16.94%,生长激素缺乏性矮身材(GHD)占14.88%、营养缺乏性矮身材(ND)占13.22%,宫内发育迟缓(IUGR)占7.85%,以上均为导致矮身材的前5位疾病或原因,而在7岁以下矮身材儿童中,ND占第1位。GHD、ND、IUGR 3组相比,IGF-Ⅰ、△年龄(实际年龄-骨龄)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42.317和14.346,均P<0.01)。GHD组、ND组分别与IUGR组比较,IGF-Ⅰ、△年龄均有统计学差异(IGF-Ⅰ:t值分别为8.732和7.443,均P<0.01。△年龄:t值分别为5.431和2.496,均P<0.05)。而GHD组、ND组两组间比较,△年龄有统计学差异(t=3.051,P<0.05),IGF-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SS及GHD为导致儿童矮身材的主要病因,可根据患儿IGF-I及骨龄初步判断矮身材的病因,ND为7岁以下矮身材儿童的重要病因。
- 苑晓超李志红马文彬周雪杨茜尹飞
- 关键词:矮身材病因骨龄
- 大豆异黄酮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I)保护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建立大鼠DN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和SI组,每组20只。模型构建8周后处死大鼠,肾脏称重计算肾体比,HE法检测各组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和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肾脏TNF-α、IL-Iβ、IL-6水平。结果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到,SI可以有效缓解肾小管损伤、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的增生情况,减轻肾小管上皮水肿。与DN组相比,SI组SOD活性和T-AOC水平显著升高,MDA、血清AOPPs水平降低;血清TNF-α、IL-Iβ和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有效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中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 周雪李贲李志红杨茜李瑞雪苑晓超张华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大豆异黄酮炎症氧化应激
- 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胃肠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3年
- 研究胃肠肿瘤手术患者,接受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的82例患者,随机分组,比较支持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营养支持效果更理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肿瘤手术的患者,使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可以改善患者身体的营养状态,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于临床中。
- 杨茜曾繁花张朋肖张惠卿
- 关键词:静脉营养支持营养状态生活质量
- 2型糖尿病胃镜检查1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胃镜下的特点、病理特征、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以及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对胃病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并与同时期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并对糖尿病患者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观察血糖对胃病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病变及糜烂性胃炎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糖尿病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47.3%(62/131),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33.0%(37/112)(P<0.05),糖尿病Hp阴性组中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对胃病无明显影响。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对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病变及糜烂性胃炎检出率高,存在癌前病变的组织学特征的患者应保存高度的临床警惕性,定期进行内镜随访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测。
- 朱春英张英福马静静杨茜李志红郭淑芹
- 关键词:糖尿病胃镜检查胃病幽门螺旋杆菌
- 指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筛查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切点及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指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指尖FPG)筛检社区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的切点,为人群普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以社区内45岁以上居民3250人为筛查对象.对指尖FPG≥5.1 mmol/L者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血糖及服糖2 h静脉血浆血糖(2hPG),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确定糖尿病及IFG、IGT的切点,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检出糖尿病230例(7.3%),IFG 166例(5.2%),IGT 204例(6.7%);以指尖FPG为测试变量,以是否FPG≥7.0 mmol/L及或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05,最佳切点为6.0 mmol/L,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8.0%和89.3%;以是否FPG〈5.6 mmol/L、是否FPG〈7.0 mmol/L及7.8 mmol/L≤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719,最佳切点均为5.7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50.3%、28.0%;60.8%、28.0%).结论 用指尖FPG 6.0mmol/L为切点筛查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相对可靠;但指尖FPG筛查IFG、IGT不可靠.指尖FPG筛查社区人群简便、快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 张云良郭淑芹马文彬王君白广芹杨茜提素芳马锐魏瑞璞刘文宣李哲杨磊刘殿武李志红
- 关键词: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