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荣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NA200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检测miRNA200a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特点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健康体检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子宫肌瘤组织和肌瘤旁正常组织、患者血清和健康人群血清存档研究,采用原位杂交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NA200a表达。结果 miRNA200a在子宫肌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0%,正常组织中为8.3%;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为(4.28±0.75),健康人群中为(1.04±0.2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iRNA200a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提示医师在临床诊疗中关注miRNA200a,可能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新靶向。
- 邢景娜王世荣丁亚程欣超任宏伟
- 关键词:子宫肌瘤
- 比伐卢定与肝素在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肝素在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危ACS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8例与B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A组患者术前予以比伐卢定治疗,B组患者术前予以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术后1 h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用药前、用药后5 min、手术完毕即刻、停药后30 min、停药后2 h活化凝血时间(ACT),用药前、术后1 d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术后1 h两组患者PT、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方法在ACT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ACT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ACT上主效应显著(P<0.05);A组患者用药后5 min、手术完毕即刻ACT长于B组,停药后2 h ACT短于B组(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A组患者BNP、hs-CRP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期间A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与肝素比较,比伐卢定在高危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BNP、hs-CR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刘育慧任志学张淑兰郑立平王世荣王刚耿清峰曹淑玲尹淑利安丽伟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伐卢定肝素疗效比较研究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观察
- 尹春红赵玉彪李继业任红伟王江涛王世荣范喜军
- 《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混浊疗效观察》的课题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门诊12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按照对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在对照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
- 关键词:
- 关键词:玻璃体混浊中西医结合治疗
- miRNA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目的:分析微小RNA(miRNA)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mi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关系进行详细分析,探讨miRNA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的关系。结果:miRNA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有着紧密的关联,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的作用。结论:通过对miRNA不断深入研究,可能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癌有重要帮助。
- 庞旭姣邢景娜丁亚王世荣
- 关键词:MIRNA子宫内膜发病机制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评价
- 2023年
- 分析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通过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与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招纳患者:70名,时间控制在:2022.4-2020.5,按照手术的时间前后,将患者建立不同的小组,对照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分离术,观察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对其中治疗的指标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康复指标治疗前,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数值的对比,其中存在的差异数值波动比较小,P>0.05;视力与前房深度在治疗后,其数值明显提高,而眼压数值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患者角膜相应指标在治疗前,其数值之间的差异浮动低,P>0.05;治疗后角膜中心的厚度以及内皮细胞平均面积明显提高,而内皮细胞的密度逐渐降低,P<0.05;生活质量治疗前数值幅度比较小,P>0.05;生活质量治疗后,其数值的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患有闭眼型青光眼与白内障病症的患者,运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以及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眼压逐渐降低,提高患者的视力情况,并且使患者的前房深度逐渐提高,使眼部的角膜指标数值逐渐趋于正常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 王江涛董小伟王世荣
- 关键词: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白内障
- 微小RNA-200家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NA)-200家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研究。方法:子宫内膜癌组选取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50例,按国际妇产科联(FIGO)手术病理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正常对照组为子宫肌瘤患者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共10例。所有样本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200家族的表达量。子宫内膜癌miRNA-200家族高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miRNA-200家族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起到癌基因的作用,其高表达可以作为一个早期筛查的分子标记物。
- 邢景娜王世荣薛娟任红伟丁亚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MICRORNA荧光实时定量PCR
- 比伐卢定和肝素在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中的应用对比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和肝素用于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ACS行PCI治疗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比伐卢定组41例,肝素组44例。比伐卢定组患者首剂静脉注射0.75 mg/kg的比伐卢定,之后以1.75 mg·kg-1·h-1维持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后;肝素组患者首剂静脉注射100 IU/kg的肝素,之后继续推注,以维持活化全血凝固时间(ACT)在225~300 s范围内。观察记录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以及两种药物的抗凝效果。结果在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及脑卒中)、支架内血栓及出血学术研究会出血分级标准(BARC)3-5级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总出血及BARC2-5型出血事件中,比伐卢定组的发生率有较肝素组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PCI术前及术中,两组的ACT相当(P均>0.05),但在停药后30 min、1 h、2 h,比伐卢定的ACT明显低于肝素(P均<0.05)。结论在实施PCI的高危ACS患者中,与使用肝素比较,比伐卢定可有效抗凝,不增加30 d的MACCE发生率,能否有效降低出血事件发生率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 刘育慧任志学张淑兰郑立平王世荣王刚耿清峰曹淑玲尹淑利安丽伟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比伐卢定肝素抗凝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NA-302c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NA-302c的表达变化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48例子宫内膜癌行手术治疗取肿瘤组织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31例子宫肌瘤实施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常规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两组患者切除组织标本miRNA-302c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miRNA-302c相对表达量和临床病理参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miRNA-302c表达量为(1.719±2.635),常规组患者miRNA-302c表达量为(4.113±3.634),并且子宫内膜癌患者miRNA-302c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专业有密切关系,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miRNA-302c表达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旨在为以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性经验。
- 丁亚庞旭姣邢景娜王世荣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
-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3年
- 分析学龄前儿童在出现屈光不正性弱视后,通过矫正治疗的效果。方法 招收:64名患儿,时间设置在:2022.3-2023.5,将其纳入实验内,通过抽签方式设置小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弱视矫正治疗仪治疗。对患儿经治疗前后,对其相应检测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矫正视力与屈光度在治疗前,数值结果之间的差距小,P>0.05;其数值通过治疗后,患儿的视力逐渐提高,而屈光度降低,观察组数值优质,数值之间的波动比较大,P<0.05;患儿调节参数在治疗前其数值之间存在幅度小,P>0.05;调节参数值在治疗后,观察组调节的幅度与灵敏度数值提高,而滞后量降低,数据对比波动比较大,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数值偏高,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在出现屈光不正性弱视后,对其运弱视仪器矫正治疗的形式,通过治疗能够使其视力逐渐恢复,降低患儿出现的屈光不正问题,使其眼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 王江涛董小伟王世荣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视力恢复
- 比伐卢定和肝素在伴慢性肾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比较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PCI治疗的伴有慢性肾脏病的ACS患者80例。采用顺序交替分为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每组40例。分别于PCI术前及围手术期用比伐卢定和肝素,比较2组抗凝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组冠脉复流TIMI、校正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停药后1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小于肝素组。比伐卢定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3.8%(3/80),较肝素组12.5%(10/80)低(P<0.05)。比伐卢定组术后24 h血水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低于肝素组,eGFR高于肝素组(P<0.05)。术后30 d CysC低于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慢性肾脏病的ACS患者在行PCI治疗中,予以比伐卢定抗凝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任志学刘育慧张淑兰郑立平王世荣曹淑玲尹淑利安丽伟耿清峰王刚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伐卢定慢性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