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 作品数:51 被引量:89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一例光唇鱼感染无乳链球菌诊治 2024年 自然条件下,光唇鱼生活的溪流环境通常比较好,疾病鲜有发生;但是伴随着人工养殖集约化的发展,目前在光唇鱼养殖过程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疾病,其中细菌性疾病涉及荧光假单胞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一、发病情况2024年5月22日,笔者收到江苏某养殖户咨询,据该养殖户反映,其室内循环养殖系统近期引入大小2种规格的光唇鱼。小规格光唇鱼自引入以来一直有死亡;引入1周左右,原系统中的光唇鱼成鱼出现死亡;临近咨询当天1周左右,新引入的大规格光唇鱼也开始出现死亡。 余健 赵玉洲 陈凯关键词:无乳链球菌 细菌性疾病 成鱼 荧光假单胞菌 养殖过程 光唇鱼 三种中草药对异育银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效果研究 为了研究白藜芦醇、姜黄素和黄芩多糖对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的保护效果,本研究以腹腔注射的方式构建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通过药物处理后,统计死亡率并收集血浆和肝脏样品,开展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抗氧化功能分析,此外,应用... 黄东宇 陈凯 习丙文 谢骏 Mohamed Semri关键词:白藜芦醇 姜黄素 异育银鲫 嗜水气单胞菌 免疫 文献传递 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的鱼卵传播途径 被引量:3 2021年 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是引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喉孢子病"的重要病原,每年导致养殖苗种和成鱼大量死亡。本研究通过隐性感染异育银鲫母本人工受精、实验室条件下受精卵孵化和幼鱼培育,采用单管半巢式PCR、荧光定量PCR和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测手段进行亲本、卵和幼鱼等环节的检测分析,探究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是否存在经卵传播途径。结果表明,所采用的34尾异育银鲫母本(A1~A22,B1~B12)的洪湖碘泡虫隐性感染率达50%~75%,其中,卵和伪鳃检出率高于卵巢组织样品;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在隐性感染母本的卵巢、伪鳃、肾、脾组织检测到洪湖碘泡虫前孢子生成阶段营养体;实验室条件下阳性母本所产的卵经孵化和培育出的幼鱼15dph和30dph样品可以检出阳性(A1、A18、B8和B9);荧光原位杂交显示15 dph幼鱼在伪鳃、鳃和肾脏组织检测出阳性信号。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存在经鱼卵传播途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疾病制定防控措施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杨坤 翟凯旋 习丙文 陈凯 谢骏 潘良坤关键词:银鲫 荧光原位杂交 团头鲂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组织表达分布及其在应激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解团头鲂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应激反应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皮质醇注射模拟应激事件,采集组织样品,常规检测血糖、血清皮质醇水平;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gr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及其参与调控的功能基因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常规石蜡切片开展了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gr1在脾脏、鳃、头肾等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量,gr2则在肝、垂体、肠等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丰度。应激恢复过程中,下丘脑gr1表达量存在波动,gr2在0 h表达显著上调,gr1/gr2值逐渐增大;垂体中gr1和gr2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gr1/gr2值在2 h达到峰值水平;头肾中gr1表达量有波动,而gr2在0 h和2 h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检测点的表达量,gr1/gr2值逐渐减小;肝脏中gr1的表达量在0 h和2 h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检测点,gr2表达有上下波动的现象,gr1/gr2值有减小的趋势,而pepck表达则出现了显著上调,在2 h达到峰值;皮肤中gr1先升高后降低,gr2在0 h和2 h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检测点,gr1/gr2值在2~8 h维持在较大值,而occ表达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鳃中gr1与gr2均在2 h时发生了显著上调,gr1/gr2值在2~8 h维持在较大值,occ表达峰值出现在2 h。组织学研究显示鳃丝有增生现象,肾间组织中类淋巴细胞增多,其他所检视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应激反应过程中gr在不同组织不同亚型间存在不同的表达变化,以及和不同组织器官中相关功能基因的相关性显示了GR在相关调控中的复杂性,而组织学研究结果则表明了应激反应存在诱发病理变化的风险。 陈凯 习丙文 滕涛 滕涛 潘良坤 潘良坤关键词:团头鲂 糖皮质激素受体 应激 皮质醇 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放射孢子虫的发现及鉴定 被引量:3 2016年 鲫养殖中粘孢子虫病非常严重,为掌握其病原的感染传播途径,实验通过粘孢子虫生活调查研究,在底栖寡毛类苏氏尾鳃蚓体内发现了一种放射孢子虫。该放射孢子虫的孢子无孢柄;孢体顶面观和侧面观都呈近卵圆形,长(19.8±1.3)μm,宽(18.2±1.1)μm;3个极囊梨形,呈点状聚集分布在孢体顶端,极囊长(4.53±0.4)μm,宽(3.4±0.4)μm;3个尾柄几乎等长,刺状,从孢体基部向下伸展,尾柄间夹角〉100°,尾柄长(195.0±15.7)μm,宽(11.5±0.8)μm。根据形态特征将其划归为橘瓣放射孢子虫集合类群。18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该放射孢子虫与鲫体表寄生武汉单极虫为同一物种,序列相似率为99.8%-100%。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一步发现单极虫类群中多数种类的放射孢子虫阶段主要寄生在苏氏尾鳃蚓体内。本研究首次发现和报道了鲫寄生武汉单极虫生活史中寡毛类宿主及其放射孢子虫的形态特征,为鲫粘孢子虫病生态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习丙文 李鹏 陈凯 章晋勇 谢骏关键词:生活史 粘孢子虫病 洪湖碘泡虫单管半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2020年 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养殖过程中,因感染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引起的"喉孢子虫病"常会导致池塘养殖苗种和成鱼大量死亡。因此,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易于操作的检测方法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洪湖碘泡虫18SrD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组特异性引物,通过外引物组和单条内引物组合及条件优化,建立了洪湖碘泡虫单管半巢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临床应用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好,只有洪湖碘泡虫扩增为阳性,瓶囊碘泡虫(Myxobolus ampullicapsulatus)、吴李碘泡虫(Myxobolus wulii)、武汉单极虫(Thelohanellus wuhanensis)及异育银鲫肌肉样品等均为阴性;最低检测灵敏度极限为4.2copy/μL;对疫区养殖池塘健康异育银鲫的卵巢、肾脏及脾脏组织样品检测发现洪湖碘泡虫阳性率分别为40%、32%和8%,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PCR。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应用于洪湖碘泡虫的早期快速检测。 杨坤 高志鹏 习丙文 陈凯 谢骏 潘良坤关键词:异育银鲫 PCR 一种鱼类烂鳃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烂鳃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鱼类疾病研究技术领域。其将无菌滤纸片浸于一定浓度的乙酸药液备用,将麻醉的实验鱼迅速置于手术台,打开实验鱼的鳃盖,取出一片之前制备好的含药滤纸片,轻轻放置在鳃盖下的第一鳃片的鳃丝上... 陈凯 习丙文 谢骏 潘良坤 张红水文献传递 裂腹鱼寄生鲤蠢绦虫一新属及新种 在2014-2015年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系林芝地区鱼类寄生虫调查拉萨裸裂尻和拉萨裂腹鱼肠道检查到一种鲤蠢绦虫,感染率分别43.3%和16.7%.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序列鉴定确定该绦虫为鲤蠢目鲤蠢科1绦虫新种.由于形态特征与鲤... 习丙文 陈凯 谢骏关键词:裂腹鱼 急性胁迫对团头鲂铁稳态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急性应激反应对鱼体铁含量及铁稳态相关基因的影响,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通过腹腔注射皮质醇来模拟急性应激,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对团头鲂的血液、肠和肝脏进行取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铁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铁稳态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皮质醇注射后血浆皮质醇显著升高,血浆中铁含量在4、8、10和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脏中的铁含量在4、8、10和1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团头鲂肝脏中铁调素(hep)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并分别在8和10 h达最大值,随后有所下降。肠道和肝脏中转铁蛋白基因(Tf)的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急性应激下机体细胞内储存铁大量释放到体液中,造成病原感染和体内增殖风险增加;hep及Tf上调表达降低细胞内铁释放和促进体液铁向胞内蓄积,在鱼体内铁稳态的调控和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金伟 习丙文 滕涛 陈凯 秦婷 谢骏关键词:团头鲂 铁 皮质醇 铁调素 转铁蛋白 黄芩多糖对高脂胁迫草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黄芩多糖对高脂日粮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长、氧化损伤的影响,实验选取45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投喂基础饲料(ND)、高脂饲料(HFD)以及补充了0.02%、0.05%、0.125%黄芩多糖的高脂饲料(HFD+SBP),养殖草鱼4周后,取样采集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肝脏抗氧化以及肝脏组织病理数据。结果显示:在生长方面,黄芩多糖能抑制脂肪酶活性,显著增强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液总胆固醇(TCHO)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脂引起的肝体比(HSI)、饲料系数(FCR)升高以及增重率(WGR)降低。在氧化损伤方面,黄芩多糖能提高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从而缓解了高脂诱导的脂肪变性等肝脏损伤,显著降低了血浆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表明,长期摄入高脂饲料会导致草鱼生长性能下降,引起肝脏氧化损伤;添加黄芩多糖能缓解高脂日粮对草鱼生长、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最适添加量为0.05%。 廖盛臣 陈凯 高金伟 米海峰 张璐 滕涛 仲为成 习丙文关键词:高脂饲料 消化酶活性 血液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