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 作品数:14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酿酒专用粮食在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针对浓香型白酒企业对酿酒粮食的选用要求,以专用粮食和普通粮食为原料应用于酿酒过程,对酿酒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酿酒专用粮食窖内发酵过程淀粉和还原糖利用率均优于普通粮食,且后期利用酸类和乙醇合成呈香呈味物质能力更强,出酒率和优级率分别较普通粮食提高1.5%和6%,表明酿酒专用粮食对提高原酒酒质效果明显。
- 江东材周瑞平陈云宗唐代云刘超朱和琴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
- 浓香型白酒糟醅细菌多样性与窖龄关联度的研究
- 2022年
- 为探究浓香型白酒发酵糟醅细菌多样性与窖龄的关联性,对3口不同年份窖池发酵糟醅进行了细菌区系和理化指标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窖龄窖池出窖糟醅细菌区系相较于发酵前物种多样性大幅下降、物种丰度大幅上升,共有细菌OTUs数量减少,物种多样性及物种丰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窖龄与其糟醅发酵过程中细菌整体变化趋势无明显关联;窖池窖龄与出窖糟醅细菌物种多样性成反比、与细菌物种丰度成正比;在不同窖龄的出窖糟醅中,乳杆菌属均占据绝对优势,乳杆菌属的占比与窖龄成正相关,除乳杆菌属外含量最多且共有的细菌属为假单胞菌属。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出窖糟醅中细菌菌属种类数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窖池的老熟程度。
- 胡斌罗明有王松周瑞平刘江付雨晴唐代云刘超
- 关键词:窖龄浓香型老熟
- 多粮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生物及非生物因子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1
- 2012年
- 通过研究多粮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糟醅理化指标(淀粉、还原糖、乙醇、总酸、总酯)和微生物菌群数量(细菌、酵母、霉菌)变化规律,发现发酵糟醅中各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且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细菌、霉菌、酵母的数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表明各类微生物对窖内非生物因子变化的响应情况有所不同。同一时期窖内不同层次糟醅理化及微生物指标亦存在细微差异,表明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窖内糟醅物质能量传递不够充分。总体上,多粮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规律稳定可循。
- 周瑞平游玲陈云宗唐代云江东材刘超
- 关键词: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 多粮兼香型白酒窖内发酵动态变化初探被引量:6
- 2012年
- 分析了多粮兼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糟醅酒度、残糖、残淀、总酸、总酯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发现多粮兼香型发酵的主发酵期在发酵前30d完成,这一时期在酵母发酵及霉菌的糖化作用下,酒度达到最高值6.47度,残糖迅速下降,残淀快速分解;30d后,下层糟醅已没有酵母存活,在兼性厌氧细菌及厌氧细菌的作用下,有机酸、总酯开始快速增长。整个发酵阶段,丝状真菌和细菌分别出现了2次和3次峰值。该研究结果对解析兼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周瑞平游玲陈云宗刘超江东材唐代云
- 关键词:微生物
- 不同窖龄糟醅理化指标和细菌区系差异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以自制网状发酵容器作为不同窖池糟醅的转移装置,实现不同窖龄窖池糟醅的“交叉”发酵,并对3口窖池的中层样本和同层次钢丝网中样本进行理化和微生物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新窖池钢丝网中除水分趋同于转移的新窖池,其余理化指标趋同于原窖池;当老窖糟醅转移至新窖池中,乳杆菌属增加,梭状菌属减少,且在越老的窖池中形成的乳杆菌属相对丰度越高;当新糟醅转移至老窖池中,乳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梭状菌属减少,细菌群落趋同于老糟醅。由此可得,新老糟醅在相互转移的过程中主要受到转移后环境的影响,基本趋同于被转移后环境,同时保留少量转移前环境的特性,证明了浓香型白酒续糟发酵的可行性。
- 罗明有刘超王松刘江付雨晴胡斌唐代云周瑞平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糟醅细菌
- 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B.licheniformis和B.subtilis动态变化和生产特性被引量:2
- 2013年
- 对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Bacillus subtilis主要酶活及对部分理化因子耐受性进行分析。31株供试菌中,能够在65℃、体积分数7%乙醇和3.8mmol/mL酸度条件下生长的菌株分别为77.4%、83.9%、71.0%;能够产淀粉酶、脂肪酶、蛋白质酶的菌株分别占87.1%、96.8%、90.3%,其中高产菌株分别占48.4%、35.5%、38.7%;所有菌株在生理生化特征、耐受性和产酶能力上均不完全相同,表明该2个种的菌株在偏高大曲发酵过程中呈现种间多态性和生长代谢的复杂性。
- 周瑞平王涛陈云宗江东材唐代云刘超朱和琴周荣清
- 关键词:BACILLUSLICHENIFORMISBACILLUSSUBTILIS
- 多粮浓酱兼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窖内糟醅温度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比较分析了多粮浓酱兼香型白酒新工艺和传统多粮浓香型白酒工艺窖内发酵糟醅温度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种工艺条件下窖内糟醅温度变化趋势均呈现主升温期缓慢、顶温维持期较长、温度回落期缓慢;贴近窖壁糟醅温度最低,中心糟醅温度最高,但是2种糟醅的具体出窖温度、平均温度、顶温,以及主升温时间、温度维持时间、温度回落时间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 周瑞平王涛陈云宗唐代云刘超江东材
- 关键词:白酒糟醅
- 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可培养细菌群落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经典微生物学方法和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类群及其演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偏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细菌数量从拌料的1.0×107个/g快速上升到最大值4.0×108个/g(第一次翻曲,4d),最后降低到1.5×107个/g;可培养的细菌类群从最开始的5属9种增加到9属26种后减少至第一次翻曲时(4d)的7属23种,随后多样性持续下降,到收曲时仅检测到1属6种。同时发现在整个发酵过程中Bacillus为绝对优势属,在整个发酵环节均存在。
- 周瑞平王涛陈云宗江东材唐代云刘超
- 不同小麦生产偏高温大曲的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分别以"宜麦"7号小麦和普通小麦为原料制作偏高温大曲,研究两个小麦品种对大曲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两种小麦成分、制曲过程中,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变化趋势以及成品大曲的质量,结果表明,"宜麦"7号小麦生产出的大曲优质率比普通小麦高8.1%。在酿酒生产中",宜麦"7号小麦生产的大曲使得粮食出酒率比普通小麦高6%,原酒优级品率提高7%。在本实验条件下,"宜麦"7号小麦比普通小麦更适宜于生产偏高温大曲。
- 朱和琴周瑞平江东材唐代云刘超
- 关键词:普通小麦出酒率
- 中偏高温机制与人工大曲主要生物理化指标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为研究人工与机制中偏高温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理化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与理化检测对储存6个月的人工和机制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曲具有更高的糖化力、液化力、水分,机制曲的酸度、发酵力更高。微生物在门水平上,两种大曲样品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为绝对优势细菌门;毛霉门与子囊菌门为优势真菌门,在人工曲中两者分布均衡,机制曲中子囊菌门占90%以上;在细菌属中,人工曲以肠杆菌属为主,其次是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魏斯氏菌属,机制曲以不动杆菌属为主,肠杆菌属、乳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为辅;真菌属中,人工曲以毛霉属、伊萨酵母属、根霉属、曲霉属、假丝酵母属为主,机制曲以伊萨酵母属、嗜热真菌属、毛霉属为主;不同的是人工曲霉菌种类多且丰度大,机制曲真菌主要为酵母属,霉菌含量少。韦恩图显示机制曲拥有比人工曲更多的细菌OTU数,真菌OTU数比人工曲少。研究表明,人工曲与机制曲微生物在属水平上有较大差异,理化方面各有优势,推测造成其差异的原因为机制曲水分含量低,不利于霉菌的生长,“穿衣”效果差,导致其糖化力及液化力不如人工曲,后期机制曲应适当提高含水量,注重保温保湿。
- 刘超何平罗明有王松周瑞平刘江付雨晴胡斌张玉唐代云
-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