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张章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动脉内
  • 1篇端脑
  • 1篇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疗效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功能
  • 1篇血清
  • 1篇氧化低密度脂...
  • 1篇抑素
  • 1篇载脂蛋白
  • 1篇脂蛋白

机构

  • 4篇海南省琼海市...

作者

  • 4篇叶张章
  • 3篇吴敏
  • 2篇陈明华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8
2016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缓解所需硝酸甘油剂量,同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内一氢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栓素A2(TXB2)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绞痛缓解所需硝酸甘油剂量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ET、TXB2水平均明显下降,NO水平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均<0.05);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的扩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芸羽吴敏叶张章陈明华
关键词:氯吡格雷冠心病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冠状动脉内应用维拉帕米的近期疗效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内应用维拉帕米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同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选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ACS患者98例。在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数字抽签随机分为维拉帕米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维拉帕米组在支架释放后即刻将维拉帕米200pig加入2ml肝索生理盐水行冠脉内注入,对照组在支架释放后即刻冠脉内注入肝素生理盐水2ml。比较两组PCI术前、术后和冠脉内注药后的冠脉灌注和心肌灌注水平;并比较两组住院、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冠脉支架释放后即刻冠脉灌注和心肌灌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维拉帕米组冠脉内注入维拉帕米后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CTFC)(t=6,47,P〈0.01)、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X2=5.17,P〈0.01)、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X2=8.25,P〈0.01)和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BG,X2=2.12,P〈0.05)均较对照组改善;经对维拉帕米应用影响因素校正后,CTFC仍有改善(X2=2.36,P〈0.05),TFG(X2=0.58,P〉0.05)、MBG(X2=0.91,P〉0.05)有改善的趋势,维拉帕米组和对照组TM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8,P〉0.05)。两组PCI术后1周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5,P〉0.05);两组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5%(6例)和14.0%(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急诊经PCI治疗时冠脉内应用维拉帕米可改善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老年患者可耐受,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吴敏叶张章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维拉帕米
早发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血清ox-LDL、ApoB及ApoB/A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早发冠脉三支病变患者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A1(Apo A1)及Apo B/A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以心绞痛症状就诊患者185例,根据冠脉造影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早发冠脉三支病变103例)和对照组(冠脉正常82例),比较两组ox-LDL、Apo B、Apo A1及Apo B/A1水平,分析其与早发冠脉三支病变的关系。结果:研究组ox-LDL、Apo B及Apo B/A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o A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x-LDL是早发冠脉三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ox-LDL、Apo B及Apo B/A1水平与早发冠脉三支病变密切相关,ox-LDL是独立危险因素。
周芸羽吴敏梁毓源叶张章陈明华
关键词:冠脉病变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胱抑素C、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心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胱抑素C(Cys C)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63例CHF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可分为3个亚组,包括18例心功能Ⅱ级患者组,24例心功能Ⅲ级患者组,21例心功能Ⅳ级患者组。选取同期该院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3个血清指标水平随心功能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清CA125与LVEF呈极强负相关(r=―0.864,P<0.05),观察组外周血清Cys C与LVEF呈负相关(r=―0.514,P<0.05),观察组外周血清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927,P<0.05)。结论 CHF患者外周血清CA125、Cys C、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提示可能成为CHF心功能评估的临床指标。
叶张章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糖类抗原125胱抑素CN端脑钠肽前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