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锋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油田
  • 1篇顶杆
  • 1篇压裂
  • 1篇压裂技术
  • 1篇延长油田
  • 1篇油泵
  • 1篇油层
  • 1篇油层组
  • 1篇油管
  • 1篇油田开发
  • 1篇油田开发技术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分布
  • 1篇气旋
  • 1篇腔体
  • 1篇区长
  • 1篇区块
  • 1篇注水
  • 1篇注水开发
  • 1篇钻孔装置

机构

  • 6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6篇李晓锋
  • 2篇杨兴
  • 1篇刘鹏虎
  • 1篇张朋辉
  • 1篇李海飞
  • 1篇安继刚
  • 1篇李哲
  • 1篇高凯

传媒

  • 1篇石化技术
  • 1篇化工设计通讯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石油石化物资...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油田开发用快速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田开发用快速取样装置,包括底座、伸缩箱和机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架和支撑块,支撑块的上方设置有油泵,支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取样盒,支架的上表面开设有滑口,滑口的内...
李晓锋张瑞乾杨兴
新寨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2022年
在目前工艺和技术水平下,经过一次或二次采油之后,油藏中还有大量注入水尚未波及的区域内所剩留下的原油(即剩余油)。现在国内外对于剩余油的研究可分成3大项: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前两者是对剩余油分布的定性描述,而饱和度的研究是针对剩余油的定量表征。剩余油饱和度的研究可以在各种规模上进行,其目的是为了定量地描述剩余油的饱和度,确定剩余油的开采动态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从而进行经济分析与效果评价。
张朋辉李海飞李晓锋
关键词:剩余油
延长油田富县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区长8油层组为研究对象,运用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区长8油层组地层、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系统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对储层特征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室内的岩心观察,野外的露头观察、铸体薄片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实验手段和数据,探讨了储层控制因素,并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研究表明,富县区在长8期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亚相沉积。长石砂岩作为主要的砂岩类型在该区的长8油层组发育,胶结物主要为绿泥石和碳酸盐。富县区延长组长8油层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
杨兴李晓锋
关键词:储集层
气悬砂压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4年
为提升致密油储层压裂改造工艺,解决常规压裂中使用胍胶、滑溜水等作为携砂液过程中存在缺点,即携砂能力不足、压裂过程中沉砂快、支撑剂难以到达远井地层、支撑剂在裂缝内的铺置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尝试开展气悬砂压裂技术试验,旨在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单井产量。通过改善水平井整体压裂环境,从而降低化工料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藏压裂改造效果,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在油层深部裂缝内可以更好地运移和分布效果,防止水力压裂裂缝闭合,提高裂缝复杂性,有效支撑天然裂缝与人工改造产生的分支裂缝。
刘鹏虎赵英龙李晓锋孔瑞江闫明莉杨培青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化学吸附
黄陵区块油田开发水平研究及后期开采建议
2016年
通过对黄陵区块地理情况、整个时期注水开发水平的描述,研究了油田的开采现状,并给出了后期的开采建议,为该区块进一步稳产增产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李哲高凯李晓锋
关键词:注水开发
一种油井动液面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井动液面测试装置,包括第一装置外壳、第一弹簧和检测装置本体,所述第一装置外壳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第二装置外壳,且第二装置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的一端均匀安装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一端...
张瑞乾李晓锋安继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