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慧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OCS-3在MCMV感染新生小鼠肝组织中表达增加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新生小鼠肝组织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病毒组(MCMV组),予MCMV组腹腔注射MCMV 20μl,3、7和14天时取标本(各8只),观察其生长发育及肝脏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测肝组织的SOCS-3,并对ALT与SOCS-3行相关分析。结果:MCMV组小鼠生长发育迟缓,肝脏病变明显;ALT表达量和SOCS-3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CS-3与ALT在3和7天呈正相关(P<0.05)。结论:MCMV感染可诱导SOCS-3表达增多,且在3和7天与肝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 李慧慧冯晶晶王瑞妍孙婷婷于乔王军
- 关键词:鼠巨细胞病毒丙氨酸转氨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 TRAIL及其受体DR5在MCMV肝炎新生小鼠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死亡受体5(DR5)在巨细胞病毒(MCMV)肝炎新生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48只新生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与病毒组(24只),病毒组腹腔接种MCMV建立MCMV肝炎模型(MCMV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小鼠肝脏MCMV DNA,ELISA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反转录(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的TRAIL和DR5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ALT的相关性。结果 MCMV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中均存在TRAIL、DR5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CMV组TRAIL及DR5mRNA的表达呈增高趋势,第7天达高峰,14 d有所下降。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肝脏TRAIL、DR5蛋白的表达也在病毒感染后第7天达到高峰,且二者与ALT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MCMV肝炎新生小鼠TRAIL及受体DR5在肝脏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与ALT呈正相关,提示TRAIL及受体DR5通过调控肝脏细胞凋亡参与MCMV肝炎的病理过程。
- 王璐师娜许涛刘芳李慧慧冯晶晶王军
- 关键词:肝炎死亡受体5
- 未成熟大鼠出生后感染对脑白质中SOX10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未成熟大鼠出生后感染对脑白质中SOX1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缺氧组、脂多糖组和对照组;脂多糖组及缺氧组新生大鼠于生后第3、6天予以腹腔注射脂多糖0.25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缺氧组在注射脂多糖同时,自生后第3天起置于常压缺氧舱中,连续37℃恒温水浴,以2 L/min的速度向缺氧舱中输入含有8%O2和92%N2的混合气体,通气2 h;分别于生后第7、10、14、21天,每次每组处死8只大鼠,取脑白质,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脑白质区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Blot检测脑白质区SOX10蛋白的表达变化,用Western-Blot检测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变化。结果脂多糖组、缺氧组的SOX10阳性细胞数、SOX10和TLR-4蛋白表达均在第7天开始增加,第10天时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只见少量阳性细胞以及SOX10和TLR-4的少量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脂多糖组、缺氧组和对照组三组之间SOX10阳性细胞数、SOX10和TLR-4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均为缺氧组最高,其次为脂多糖组;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成熟大鼠出生后感染可引起脑损伤,缺氧与感染双重因素同时存在可加重脑损伤程度,而高表达SOX10蛋白可能有保护作用。
- 孙婷婷徐艳王军王瑞妍于桥冯晶晶李慧慧
- 关键词:缺氧脑损伤未成熟大鼠
- 高迁移率族蛋白在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小鼠肝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采用人巨细胞病毒(MCMV)诱导的实验性肝病新生小鼠模型,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实验性新生小鼠肝炎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48只BALB/c新生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病毒组(MCMV组),每组各24只,MCMV组应用新生小鼠一次性单侧腹腔注射MCMV 20μl方法建立肝病新生小鼠模型,NC组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 d、7 d、14 d留取静脉血与肝脏组织(各8只),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的HMGB1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结果 NC组HMGB1、ALT表达量在感染后第3天已明显升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有所下降,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与ALT在3 d、7 d呈正相关(P<0.05)。结论此次研究以BALB/c新生小鼠为研究对象,成功建立了肝病新生小鼠模型,发现HMGB1可能在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新生小鼠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机制待进一步研究。
- 师娜王璐许涛李慧慧冯晶晶王军
- 关键词:鼠巨细胞病毒肝炎高迁移率族蛋白1谷丙转氨酶
-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新生鼠RORγt、IL-17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即病毒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天处死8只小鼠,取脾脏组织备用;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同病毒组分为3个时点亚组。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脾脏MCMV DNA、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毒组脾脏组织中可见MCMV DNA表达,而对照组没有,病毒组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且同时间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与RORγt可诱导巨细胞病毒的炎症反应,参与MCMV的发病机制。
- 冯晶晶李慧慧孙婷婷于乔王瑞妍王军
- 关键词:RORΓTIL-17
- SOCS-1在MCMV感染新生小鼠肝脏损伤中表达的研究
- 目的 构建MCMV感染新生小鼠肝脏损伤模型,检测SOCS-1在受损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点,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将新生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组)和MCMV感染组...
- 李慧慧王军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SOCS-1
- STAT-3及其相关因子在新生鼠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及其相关转录因子在新生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8只新生BALB/c小鼠按窝随机分为病毒组(n=24)和对照组(n=24)。两组动物均设3天、7天、14天3个时间点亚组,各亚组平均8只小鼠。病毒组于仔鼠出生3天时腹腔接种致半数细胞感染量为104.31μ/0.1 ml的MCMV病毒悬液20μl,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各组于规定时间点处死仔鼠,HE染色观察仔鼠肝、脾、肺组织病理改变;半定量RT-PCR法检测脾脏STAT-3mRNA、孤独核受体(RORγt)mRNA及白介素-17(IL-17)mRNA的表达。结果:1病毒组小鼠肝、脾、肺组织MCMV-DNA PCR检测出现阳性条带,HE染色出现相应病理改变。2病毒组小鼠脾组织STAT-3mRNA、RORγtmRNA及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7天、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TAT-3及其相关因子的高表达可能促进巨细胞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之一。
- 冯晶晶李慧慧孙婷婷于乔王瑞研王军
- 关键词:MCMV新生鼠STAT-3RORΓT
- 新生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对脾脏STAT-3、RORγt表达的影响
-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 (STAT-3)及其相关因子在新生鼠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48只新生BALB/c小鼠按窝随机分为病毒组(n=24)和对照组(n=24).两组动物均设3d、7d、14d...
- 冯晶晶李慧慧孙婷婷王瑞妍于乔王军
- 关键词:MCMV新生鼠STAT-3RORΓ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