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涛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两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根据两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轮转矩、转速易于测得的优势,进行了基于路面识别的驱动防滑控制方法研究。确定了整车驱动防滑控制策略,在识别路面附着的基础上,采用PID控制器将驱动轮控制在最优滑转率附近。给出了路面识别原理,根据轮速传感器、侧向加速度、纵向加速度、转矩传感器信号对驱动轮滑转率、垂向力、纵向力进行计算,结合Burckhardt提出的μ-S函数曲线对路面附着系数与最优滑转率进行识别。基于Car 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选择典型工况对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路面识别的驱动防滑控制方法能够较好识别路面附着系数和最优滑转率,具有良好的驱动防滑控制效果。
- 段敏郭文涛李刚于倩于潇婉
- 关键词:电动汽车独立驱动驱动防滑控制
- 汽车主动转向自适应模糊PI控制研究
- 2015年
- 针对线控转向汽车主动转向控制,研究了基于自适应模糊PI理论的主动转向控制方法。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线控转向系统模型,并与Car Sim软件联合仿真,将Car Sim中的传统转向系统汽车改进为线控转向系统汽车。基于横摆角速度反馈的主动转向控制策略,设计了主动转向自适应模糊PI控制器。选择高速双移线仿真实验,在Car Sim中对所研究的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无主动转向控制和主动转向PI控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线控转向汽车主动转向自适应模糊PI控制相对于PI控制和无控制,能够使汽车更好跟踪期望,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
- 郭文涛王冠一于倩
- 关键词:线控转向横摆角速度
- 新型电子差速控制策略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解决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轮转速不一致的问题,对前轮转向后轮驱动电动车进行了电子差速研究。提出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的差速方案来设计模糊控制器,并进行驱动力控制,该方案提高了电动车在转向工况下的车辆稳定性。模糊控制器根据车辆状态决策出所需的横摆力矩,直接控制驱动力实现。最后采用Car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横摆角速度控制的电子差速控制能够实现更好的跟踪期望,有效提高汽车在极限工况时的行驶稳定性。科学的仿真研究为后续实车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帅魏东来于倩郭文涛
- 关键词:电动汽车横摆力矩控制滑转率
- 基于CarSim的汽车ABS模糊控制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针对汽车防抱死系统ABS控制问题,基于Car Sim软件中的汽车模型进行了ABS的模糊控制研究。根据ABS滑移率控制原理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整车ABS模糊控制策略。选取Car Sim中车辆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设计了ABS模糊控制器,搭建了ABS整车控制系统。分别选取高附着路面、低附着路面、对开路面,通过Car 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进行ABS控制策略的仿真实验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ABS控制策略相对于无ABS控制和逻辑门限值控制缩短了汽车制动距离、提高了汽车行驶制动稳定性。
- 黄亮单鹏李刚郭文涛
- 关键词:ABS滑移率模糊控制CARSIM
- 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的某型汽车座椅骨架的谐波振动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汽车座椅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校核和振动特性分析需要,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汽车座椅骨架的数字模型,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模块对座椅骨架数字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汽车座椅骨架的前15阶模态结果。根据模态分析结果,确定谐波激励的频率范围,对座椅骨架进行谐波振动分析,选取重点关注的8个节点绘制了应力/频率响应特性曲线和位移/频率响应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考虑实际使用条件,所设计的座椅骨架强度在安全范围内;最大振动位移产生的位置在横梁顶端处,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为后续的座椅蒙皮等隔震原件选择和布置提供了依据。
- 薛玉斌王宏伟孙晓帮郭文涛
- 关键词:SOLIDWORKS汽车座椅模态分析
- 电动车驱动防滑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针对驱动轮在附着条件恶劣的路面行驶时滑转问题,对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进行驱动防滑控制研究。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驱动防滑控制策略,提高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根据车辆运动状态,路面识别算法对当前路面和最优滑转率进行辨识。采用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器将驱动轮滑转率实时控制在最优滑转率附近。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路面识别算法能够较好识别路面附着系数和其最优滑转率;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的驱动防滑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提高了恶劣路面行驶时车辆的稳定性与动力性。
- 段敏郭文涛李刚于倩
- 关键词: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路面识别
- 基于目标滑转率自调节的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技术(续1)被引量:2
- 2015年
- 针对电动汽车在低附着路面行驶时驱动轮滑转问题,对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进行驱动防滑控制分析。提出了基于目标滑转率自调节的驱动防滑控制方法,提高汽车在极限工况下汽车的稳定性。传统驱动防滑控制注重将目标滑转率控制在最优滑转率附近,但当车速较高时最优滑转率会损失横向附着力,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文章主要研究在有路面识别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时速段设置较为合理的目标滑转率,在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基础上调整动力性。基于Car 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试验对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目标滑转率自调整的驱动防滑控制能显著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
- 郭文涛段敏李刚于倩
- 关键词:电动汽车驱动防滑路面识别
- 基于路面识别的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针对电动汽车在低附着路面行驶时驱动轮滑转问题,对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进行了驱动防滑控制研究,提出了基于模糊路面识别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方法,提高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首先根据轮毂电机转矩、转速易于测得的优势,设计了基于Burckhardtμ-S模型的模糊路面识别算法。根据车辆运动状态,路面识别算法对当前路面和最优滑转率进行辨识。然后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将驱动轮滑转率实时控制在最优滑转率附近。最后选择典型工况,基于Car 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验对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路面识别算法能够较好识别路面附着系数和其最优滑转率;基于路面识别的驱动防滑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提高了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与动力性。
- 段敏郭文涛李刚于倩
- 关键词: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路面识别
- 基于模糊PID的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依托CarSim软件建立后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ASR)系统。采用路面识别方法 ,识别出几种典型路面的最佳滑转率,并设计了以最佳滑转率为控制目标的模糊PID控制器。为确定该控制器对提高汽车行驶的效能,采用CarSim和Simulink对对接路面和对开路面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有路面识别的ASR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识别出路面峰值附着系数μmax变化,实时地调整控制参数,使车轮滑转率基本上控制在最佳滑转率Sopt附近,明显改善了电动汽车的纵向动力性及行驶稳定性。
- 郭文涛段敏李刚于倩
- 关键词:独立驱动路面识别滑转率模糊PID控制器
- 基于目标滑转率自调节的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技术(续2)
- 2015年
- 3仿真验证仿真试验汽车模型为Car Sim自带B级车型,其物理参数,如表2所示。
- 郭文涛段敏李刚于倩
- 关键词:驱动防滑电动汽车自调节滑转率仿真验证汽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