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丽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自筹经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超声
  • 4篇皮肤
  • 3篇针刺
  • 3篇高频超声
  • 3篇超声检查
  • 3篇超声引导
  • 2篇韧带
  • 2篇松解
  • 2篇腕管
  • 2篇腕横韧带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联合针刺
  • 2篇纳米
  • 2篇横韧带
  • 2篇高频超声表现
  • 2篇超声表现
  • 1篇单纯药物
  • 1篇动力疗法
  • 1篇冻结肩

机构

  • 13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13篇谭丽
  • 8篇陈凯
  • 6篇陈琴
  • 4篇郭璇妍
  • 3篇吴艳艳
  • 3篇张惠
  • 3篇贺凡丁
  • 2篇卢漫
  • 2篇王磊
  • 1篇谭春英
  • 1篇梁羽
  • 1篇卢漫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在提高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手术精度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提高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手术精度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皮肤科收治的23例经病理证实为DFSP的CEUS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灌注特征;术前利用传统超声和CEUS评估每一肿瘤的手术切缘,测量大小(长×宽×厚,cm),将传统超声与术后病理测量的差值和CEUS与病理测量的差值进行比较分析,评价CEUS对提高DFSP手术切缘精度的价值。结果 23例DFSP与周围正常皮下组织的增强时间对照,造影剂整体呈快进慢退型。其中17例为快进弥漫性均匀性高增强; 4例为快进弥漫性非均匀性高增强,内部伴充盈缺损; 2例为快进均匀性等增强。增强后肿瘤边界清晰,范围均增大。传统超声和CEUS测量肿瘤的长、宽、厚值与病理测量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EUS与病理的测量差距更接近。结论 CEUS可显示DFSP内部及周缘的微循环,清晰显示造影后肿瘤扩大的边缘,对提高DFSP手术精度具有显著价值。
谭丽陈琴陈明懿陈凯全杰荣
关键词:超声造影皮肤纤维肉瘤手术
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被引量:35
2018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的价值。方法将100例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试验组进行连续3次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对照组仅行连续3次单纯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对肩关节疼痛(VAS)和主动活动范围(AROM)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6周及12周,2组VAS及A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6周和12周,2组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试验组ARO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和单纯关节腔注射法均能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疼痛,而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法的短、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注射法。
郭璇妍卢漫贺凡丁吴艳艳陈凯王磊谭丽全杰荣陈琴
关键词:冻结肩超声检查关节腔注射
超声引导下经皮针刺伸肌总腱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针刺伸肌总腱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对68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针刺伸肌总腱,治疗后随访,观察并发症,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网球肘评分。结果针刺治疗后3天,64例(64/68,94.12%)疼痛症状加重,1~2周后均逐渐好转。平均随访(9.74±1.95)个月,68例均未因握力减弱而影响劳动及生活;治疗及随访期间无神经损伤、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VAS及网球肘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后1、6个月VAS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01),且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01)。治疗后1、6个月网球肘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01),但治疗后1个月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伸肌总腱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均较好。
谭丽郭璇妍陈凯全杰荣张惠
关键词:网球肘肌腱病针刺治疗
高频超声成像技术应用于皮肤相关疾病及皮肤美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超声成像技术应用于皮肤疾病领域已将近40年。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快速发展,高频超声对皮肤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判定逐渐受到重视。其分辨率已逐渐向病理组织切片的分辨率靠近,目前超声成像的分辨率已提高到了超声生物医学显微镜的高度。本文简述高频超声成像技术在皮肤科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谭丽卢漫
关键词:高频超声皮肤性疾病美容皮肤癌黑色素瘤脂肪抽吸
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高频超声表现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组织病理证实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超声图像,观察声像图特征及内部血流情况。结果共发现53个病灶,其中35个病灶位于头面部,15个位于四肢,2个位于腰部,1个位于胸壁。病灶深度平均(8.38±5.28)mm,其中43个病灶深度≤10 mm;最大径平均为(22.45±12.71)mm。15个病灶位于皮肤层,38个位于皮肤及皮下层。23个病灶边界清晰,30个边界不清。16个病灶形态规则,37个形态不规则。31个病灶表皮层角化增厚。20个病灶后方回声无明显变化,24个后方回声衰减,9个后方回声增强。2个病灶内可见钙化灶,1个伴有液化。病灶血流Alder分级:0级7个,1级12个,2级4个,3级30个。对35个病灶进行了良恶性诊断,诊断为恶性33个(33/35,94.29%),良性2个(2/35,5.71%)。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常表现为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表皮层增厚,后方回声可衰减或增强以及血供丰富。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皮肤鳞状细胞癌。
全杰荣谭丽陈凯陈琴
关键词:皮肤超声检查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scan,TVCDS)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11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临床初诊为CSP患者45名,对其进行TVCDS检查,追踪其病理诊断结果,并对CSP的声像图表现及血流频谱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8例CSP患者的经TVCDS诊断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93.3%。TVCDS对CSP诊断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80.0%,阳性预测值97.4%,阴性预测值66.7%,诊断符合率93.3%。结论 TVCDS对CSP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CSP的首选诊断方法。
谭丽卢漫谭春英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剖宫产术瘢痕妊娠
超声联合胸部X线对甲状腺癌TNM分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胸部X线评估甲状腺癌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颈部淋巴结的常规超声和胸部X线检查资料,并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术前临床TNM分期评估,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术前超声联合胸部X线评估甲状腺癌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率。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癌T1a、T1b、T2、T3a、T3b、T4b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6.43%、83.33%、80.00%、45.00%、20.00%、1/1,总准确率为79.13%,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7,P=0.000)。超声诊断甲状腺癌N0、N1a、N1b、N1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0.55%、33.33%、39.39%、53.57%,总准确率为54.53%,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差(Kappa=0.244,P=0.000)。超声联合胸部X线诊断甲状腺癌M0、M1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9.60%、2/2,总准确率为99.61%,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65,P=0.000)。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T、N分期的总准确率较高,联合胸部X线对甲状腺癌M分期的准确率最高,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估。
梁羽文艺王雍雷菊谭丽张惠
关键词:TNM分期
皮肤基底细胞癌高频超声表现
目的 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及高频超声图像特征,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手术且病理诊断为皮肤基底细胞癌,术前行超声检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30例,其中男性例,女性例。平均年龄...
全杰荣谭丽陈凯张惠
聚多巴胺修饰的碳纳米管对复合介质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
2023年
首先采用多巴胺在碳纳米管(CNTs)表面进行原位自聚合形成聚多巴胺(PDA),构筑了新型纳米杂化材料.然后,将其引入至聚芳醚腈(PEN)基体中制备得到PEN基复合介质薄膜.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热学、力学和介电等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拉伸强度和介电常数均得到了有效增强,其中Tg提高了约10℃,拉伸强度提高了17%,介电常数提高了207%.综上所述,通过PDA界面修饰的CNT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EN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为制备高性能介质材料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尤勇杨霜陈思怡张兴雨谭丽雍媛
关键词:碳纳米管聚芳醚腈介质材料
超声纳米体系的构建及其在抗肿瘤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恶性肿瘤易转移、易扩散、易侵袭、特异性强等特点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治愈肿瘤尤为重要.超声波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在肿瘤的靶向治疗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誉为“不见血的手术刀”.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与超声技术的有机结合极大的改善了超声的治疗效果,有力地推动了超声在临床上的应用.以高强度聚焦超声和声动力疗法两种超声治疗手段为基础,详细阐述基于纳米材料的超声介导下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纳米材料如何改善超声治疗的策略,最后总结并展望基于纳米材料的超声治疗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李兰萍谭丽
关键词:超声纳米材料高强度聚焦超声声动力疗法肿瘤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