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钼矿
  • 2篇斑岩
  • 2篇斑岩钼矿
  • 2篇成矿
  • 1篇地段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调查
  • 1篇地质解译
  • 1篇地质填图
  • 1篇定年
  • 1篇东秦岭
  • 1篇岩基
  • 1篇岩浆
  • 1篇岩浆弧
  • 1篇岩性
  • 1篇遥感地质
  • 1篇遥感地质解译
  • 1篇遥感解译
  • 1篇有机相
  • 1篇源岩

机构

  • 7篇首钢地质勘查...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7篇杨国良
  • 2篇王延斌
  • 2篇肖萍
  • 1篇杨艳忠
  • 1篇王凤刚
  • 1篇郑广利
  • 1篇于洪苹
  • 1篇王伟

传媒

  • 5篇中国矿业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烃源岩有机相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流沙港组二段是涠西南凹陷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层位,对流沙港组二段烃源岩有机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和生源构成等方面的分析,将流沙港组二段烃源岩划分为中深湖藻源母质相、中深湖混源母质相、滨浅湖混源母质相和扇三角洲混源母质相等四种类型有机相。其中中深湖藻源母质相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厚度大,是涠西南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对油气的贡献最大;滨浅湖混源母质相分布也较广,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Ⅱ2型,厚度也较大,是涠西南凹陷的主要烃源岩。
游君君徐新德李里谢瑞永李旭红杨国良
关键词:有机相涠西南凹陷烃源岩
首钢迁安铁矿区红羊裴柳地段控矿构造模式探讨
2013年
本文通过对东矿带主要是红羊裴柳地段的地层产状、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并与磁铁石英岩为标志层进行对比,建立首钢迁安铁矿区红羊裴柳地段的控矿构造模式。该地段整体为以柳河峪—红石崖向斜为主体的复向斜,该向斜的核心在十八亩台,柳河峪主矿体在深部向北西转折,并逐渐变薄,与柳西矿体构成倒转向斜。前裴庄紧密倒转向斜、红石崖倒转向斜为其次级褶皱构造。区内断裂构造对其形态完整性和产状有一定影响。红羊裴柳控矿构造模式的建立为该区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汤绍合郑广利杨国良
东沟斑岩钼矿成矿阶段及相关花岗斑岩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东沟斑岩钼矿形成于(116.5±1.7)^(115.5±1.7)Ma左右,其主要容矿围岩为中元古代熊耳群安山岩,而与成矿有关的为形成于中生代的东沟花岗斑岩。位于东沟花岗斑岩体西南部10km的太山庙花岗岩基与东沟花岗斑岩体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且成岩年龄基本趋于一致,表明东沟花岗斑岩可能为太山庙岩体的分支或岩浆晚期结晶分异的产物。东沟斑岩钼矿的成矿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成矿早期、主要成矿期及成矿晚期。其中,主要成矿期由两阶段组成,且由磷灰石富集脉分隔。
肖萍王延斌杨国良
关键词:岩基花岗斑岩斑岩钼矿成矿阶段
河北迁安二马铁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2010年
本文通过对迁安二马铁矿床区域地质、矿区地层、磁异常和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该地区铁矿的地质成因及成矿规律,为今后的二马铁矿区深部找矿及迁安地区的资源再开发提供依据。
杨国良杨艳忠王凤刚
关键词:矿床特征成矿规律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云南德钦白马雪山岩体演化的年代学约束及地球化学特征
2024年
为深入理解金沙江构造带的地质演化历史及其时间框架,本研究对江达—德钦—维西岩浆弧西侧的地质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聚焦于尼侬英云闪长岩和白马雪山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和时代。高精度的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这两类岩石分别形成于二叠纪早期(279±2.9 Ma)和晚期(255.8±5 Ma),这为金沙江构造带的地质演化提供了新的时间框架。全岩分析表明岩体为高钾钙碱性中酸性侵入岩系列,属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为典型的弧岩浆特征。该岩体与加仁及鲁甸闪长岩类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岩浆来源相似,但经历了不同的岩浆演化过程。结合已发表数据,本研究表明自古生代以来,金沙江构造带可能经历了至少5期花岗质岩浆事件:347~340 Ma,292~279 Ma,261~249 Ma,237~235 Ma和232~214 Ma;尼侬英云闪长岩(279±2.9 Ma)形成于金沙江古特提洋西向俯冲消减的起始阶段,而白马雪山花岗闪长岩(255.8±1.8 Ma)可能形成于俯冲阶段结束或俯冲向碰撞的转换阶段;金沙江构造带碰撞造山发生在中三叠世而止于晚三叠世中期。这些发现为理解金沙江构造带乃至整个青藏高原东部区域的构造演化和板块动力学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制约。
肖萍谢客家王伟杨国良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岩浆弧俯冲消减碰撞造山
遥感解译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1∶5万地质填图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遥感技术是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辅助技术方法。针对内蒙古额济纳旗地区的荒漠戈壁地貌景观特点,在地质填图中选取国产资源三号卫星遥感数据和ETM+遥感数据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并分别对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几何校正(或精校正)、图像校正和镶嵌等数据处理。鉴于测区植被不发育,地表多以基岩和戈壁滩为主,资源三号遥感图像颜色单调。特将校正的资源三号图像与ETM+图像进行图像融合,融合后的图像既具有ETM+图像的丰富色彩信息,又保证了资源三号卫星图像的高空间分辨率,便于实施人机交互地质矿产信息提取。根据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了地层、侵入体和构造的解译标志,提取了与岩性和构造相关的各类信息,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判别解译,提高了地质填图工作的准确性,为荒漠戈壁地貌区的地质填图提供了技术支持。
于洪苹杨国良滕正双
关键词:遥感地质解译区域地质调查
东秦岭单金属含氟斑岩型钼矿与Climax型钼矿对比被引量:1
2011年
自西向东分布的金堆城、雷门沟、鱼池岭及东沟钼矿为东秦岭单金属斑岩钼矿的典型代表,其成矿年龄间隔大约为10Ma左右,且自西向东有成矿年龄逐渐变小趋势。这四个中、晚中生代形成的含氟钼矿床在矿化、热液蚀变及火成岩地球化学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共性。通过与科罗拉多成矿带中、晚第三纪形成的Climax型斑岩钼矿床对比,发现这两类型的矿床除了成矿年龄及品位的差异外,在成矿构造、岩浆热液环境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类似性。结合其相似及不同点,我们主张东秦岭单金属含氟斑岩钼矿床属于亚Climax型钼矿床。
肖萍王延斌杨国良
关键词:东秦岭高氟斑岩钼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