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

作品数:27 被引量:20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5篇地震
  • 8篇青藏高原
  • 6篇地貌
  • 6篇龙门山
  • 5篇地貌演化
  • 4篇青藏
  • 4篇汶川地震
  • 4篇古地震
  • 4篇阿尔金断裂
  • 3篇地壳
  • 3篇地质
  • 2篇地表
  • 2篇地形
  • 2篇地形地貌
  • 2篇断层
  • 2篇断裂带
  • 2篇宇宙
  • 2篇宇宙成因
  • 2篇宇宙成因核素
  • 2篇运移

机构

  • 27篇中国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局兰...
  • 5篇天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山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地拓科技...

作者

  • 27篇王伟
  • 16篇刘静
  • 10篇张金玉
  • 7篇邵延秀
  • 6篇袁兆德
  • 5篇李占飞
  • 4篇曾令森
  • 4篇王鹏
  • 3篇肖萍
  • 3篇钟宁
  • 3篇姚文倩
  • 2篇单新建
  • 2篇李志刚
  • 1篇何宏林
  • 1篇孙闯
  • 1篇邵学钟
  • 1篇徐强
  • 1篇李传友
  • 1篇马宗晋
  • 1篇张培震

传媒

  • 5篇地质通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地震同震滑坡物质在震区的滞留和运移及其对龙门山地形演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2008年M_W7.9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断裂发生强烈地壳变形,同时引发的巨量同震滑坡加速了该地区的地表剥蚀和河流侵蚀.然而,目前尚缺少系统的数据定量研究滑坡物质的运移以及河流侵蚀速率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这些对理解龙门山前缘物质的再分配以及强震对活动造山带地形塑造的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在汶川地震后的6年间,对震区沱江上游3条支流湔江、石亭江、绵远河流域进行了多期次的定点现代河沙采样.通过系统测量河沙中的石英10Be浓度,并与震前已发表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如下基本特点:(1)震后河沙10 Be浓度均有明显降低,表明同震滑坡物质对河沙的稀释作用;(2)震后河流对河沙的运移量增加为震前的1.3~18.5倍,因此震后龙门山地区侵蚀速率短期显著增加;(3)初步估计得到汶川地震产生的滑坡物质被完全运移出造山带所需要的时间至少为100~4000年,接近龙门山地区强震复发周期;(4)震间和同震产生的构造变形和地表剥蚀在空间上具有互补性.考虑到地表剥蚀引起的地壳均衡反弹效应,认为类似汶川地震的强震有利于龙门山的隆升.认识震前、震时和震后的地壳变形及侵蚀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单次强震事件对高原边界龙门山地形演化的作用.
王伟刘静Vincent Godard张金玉许冲李志刚徐心悦许强王鹏谢克家
关键词:龙门山汶川地震
青藏高原及周缘GPS测定的大震变形研究
谭凯杨少敏乔学军王敏王伟聂兆生贾治革周宇刘刚赵斌
所属领域:该项目成果属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壳形变及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科技部所资助的多个科研项目的产出与成果汇总。主要内容:GPS技术作为先进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可以快速灵活获...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地震预报
云南德钦白马雪山岩体热历史及其对青藏高原三江地区构造地貌演化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青藏高原三江地区高程缓降、河流及深切峡谷发育,重建其构造-热年代时空演化为把握该地区地形地貌发育演化的内在驱动力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云南德钦白马雪山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磷灰石(U-Th)/He及裂变径迹年代学分析,结合已发表的U-Pb和Ar-Ar年代学结果来重塑该地区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和地形演化。研究表明,该地区经历了多期快速冷却事件:三叠世的岩浆侵位活动,早白垩世和中-晚始新世的快速冷却,以及中新世和上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青藏高原隆升致使全球气候变化的同时也导致其周缘地区经受强烈侵蚀:中新世以来(21~11Ma)快速冷却速率为10℃/Myr,而上新世以来(ca.5Ma)冷却速率从10℃/Myr增至15℃/Myr。假定区域现今地温梯度为25~35℃/km,河谷剖面不同位置的侵蚀速率及剥蚀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表明(靠近澜沧江主干道处侵蚀速率远高于其支流,且对应的年龄相对年轻),河流下切及溯源侵蚀的多重效应导致该地区快速剥蚀、剥露,地形起伏加大的瞬态地貌演化规律。
肖萍刘静王伟曾令森谢克家Raphaёl PIK钟宁
关键词:热历史地貌演化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东南缘芒康地区河流地貌演化的磷灰石U-Th/He记录被引量:12
2015年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侧向逃逸的特殊构造部位,地势起伏相对较缓,形成三江并流的独特地貌格局。然而,对于东南缘大尺度地形地貌形成机制与水系演化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获得的澜沧江流域芒康地区5个基岩样品磷灰石U-Th/He年龄表明该地区在早一中中新世(23-15Ma)经历了一次区域性冷却事件,且冷却速率在5Ma期间从40℃/Ma降低到28℃/Ma以下。目前可获得的青藏高原东缘一东南缘的低温年代学数据表明:尽管川西一藏东一滇北一带具有相似地貌特征,但高海拔、低起伏地貌面的形成是穿时性的,不能将它作为一个区域上连续的等时面来计算和探讨一个统一的区域抬升启动时间;三江地区地形属于非稳态的过渡型地形,尤其芒康一左贡地区剥蚀速率的差异比较清晰地展示了澜沧江流域地形演化处于非稳态期。此外,河流下切是塑造澜沧江流域的地形地貌主要驱动力之一:干流的侵蚀速率远远高于支流的侵蚀速率;河流下切强烈的地区(如德钦)对应的侵蚀速率及地形起伏度都较大,芒康地区微弱的地形起伏度取决于较低的侵蚀速率。第三纪以来的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崛起的同时,也对周边尤其藏东南三江地区的地形地貌塑造及气候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肖萍刘静王伟钟宁曾令森Raphael Pik谢克家
关键词:青藏高原侵蚀速率
藏南仲巴裂谷带地貌和断裂活动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仲巴裂谷位于藏南裂谷系的西侧,其断层发育、断错地貌清晰.但目前,该断裂活动性研究尚属空白,制约了对整个藏南裂谷系变形机制的探索.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系统提取该区的河流地貌参数,包括地形坡度、地形起伏度、河流陡峭指数和裂点等.对该裂谷两侧36个流域盆地的地形参数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地形坡度与k_(sn)之间具有一致性,仲巴裂谷西侧北、中段坡度陡峭,k_(sn)值较高,南段支流中间部分陡峭,两端较缓,对应k_(sn)值中间高两端低;东侧坡度和k_(sn)分布呈现中段陡峭,两端变缓的特征.河流纵剖面上表现出裂点上下陡峭系数的差异,东西两侧河流均在出水口处河段有最高河道陡峭系数,向上游段减小,总体上西侧河道陡峭系数大于东侧.综合地形坡度、河流纵剖面及裂点分析结果,认为仲巴裂谷西侧断裂的构造活动性可能强于东侧.
刘璐邵延秀王伟张金玉刘兴旺邹小波姚赟胜
关键词:构造地质
青藏高原东缘地表侵蚀与地貌演化定量研究
地球表面是地球深部岩石圈和外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的主要分界面,在地球物质循环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气候和构造共同影响和控制的地表侵蚀作用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同时又是连接表层气候变化和深部构造活动的重要...
王伟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宇宙成因核素汶川地震地形地貌
文献传递
隐伏断层在强震砂土液化中的作用——以2008年汶川Mw 7.9地震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2008年汶川Mw7.9地震的强地面震动在龙门山前地区造成大量的砂土液化、喷砂冒水等地震灾害现象。震后野外调查发现,砂土液化点主要分布于地下水位只有几米深的山前河流的低阶地处,以大面积砾性土液化为特征,约58%的液化点位于距北川断层20~35km的范围内。对喷水高度及喷水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喷水高度与峰值加速度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喷水高度异常点(>2m)集中于山前断裂系统近地表投影处。汶川地震中喷水高度异常、砾性土液化的位置与山前断裂系统的吻合性说明,沉积盆地内的地质构造可能在砂土液化强度和与震动相关的地震灾害方面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在类似的地质和水文环境中,除主震的断层错动外,应考虑地质构造在地震危险性评估和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王鹏刘静张智慧李志刚张金玉王伟邢秀臣
关键词:砂土液化地震危险性
10Be宇成核素示踪汶川地震滑坡物质的河流搬运过程及其对龙门山地形演化的意义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2008-2013年期间,本文在龙门山地区岷江、沱江上游流域进行了多期次的定点现代河砂采样,结合震前同一点位的河砂样品数据结果,发现:(1)受汶川地震影响,龙门山地区河砂石英10Be浓度明显降低,并且震后...
王伟刘静Vincent Godard许冲许强谢克家Dirk Scherler
关键词:地震地质运移过程
文献传递
阿尔金断裂中段索尔库里段7千年以来的古地震记录
阿尔金断裂带为青藏高原北边界一条典型的巨型左旋走滑断裂带,西起西藏北部的郭扎错,东至玉门宽滩山,总长近2000km。该断裂带在卫星影像上线性清晰,断错了一系列第四纪地貌,其中地震地表破裂带长达1100km(阿尔金活动断裂...
袁兆德刘静王伟邵延秀李占飞
关键词:地震记录地震复发阿尔金断裂古地震事件
青藏高原东缘地表侵蚀与地貌演化定量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地球表面是地球深部岩石圈和外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的主要分界面,在地球物质循环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气候和构造共同影响和控制的地表侵蚀作用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同时又是连接表层气候变化和深部构造活动的重要纽带,因此,地表侵蚀在地球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量化地表侵蚀过程是研究气候和构造耦合关系必不可少的前提,同时也是探讨构造活动造山带隆升历史、地形演化以及地球动力学机制等科学问题的重要一环。
王伟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宇宙成因核素汶川地震地形地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