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文静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镇痛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异丙酚
  • 1篇镇痛方式
  • 1篇镇痛效果
  • 1篇瑞芬太尼
  • 1篇瑞芬太尼靶控...
  • 1篇手术
  • 1篇输血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 1篇术后镇痛效果
  • 1篇帕瑞昔布
  • 1篇自控镇痛
  • 1篇自体
  • 1篇自体输血
  • 1篇围术期
  • 1篇静脉
  • 1篇静脉自控

机构

  • 3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3篇张志刚
  • 3篇李斌飞
  • 3篇程周
  • 3篇廖小卒
  • 3篇文静
  • 1篇张培才
  • 1篇康乐燕
  • 1篇邹雪霞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镇痛方式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式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25例下腹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其中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352例(PCIA组),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373例(PCE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PCEA组术后12、24h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和镇静评分均低于PCIA组(P〈0.05);呕吐发生率低于PCIA组[6.4%(24/373)比9.9%(35/352)],皮肤瘙痒、感觉异常发生率高于PCIA组[4.8%(18/373)比2.6%(9/352),3.2%(12/373)比0](P〈0.05);老年患者自述疼痛率低于中、青年患者(P〈0.05)。结论PCEA效果优于PCIA,感觉异常主要在PCEA,呕吐以PCIA居多,老年患者的自述疼痛率低于中、青年患者,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采取最合适的术后镇痛方法。
廖小卒李斌飞张志刚文静程周康乐燕
关键词:镇痛静脉自控镇痛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实施妇科宫腔镜检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2组的麻醉方式都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全身麻醉。A组为术前2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B组为术前20 min静脉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患者术前和术中满足手术要求时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控输注浓度,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评分(Ramsay)、躁动评分(RS)。结果 A组患者的目标靶控浓度小于B组(P<0.05);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评分A组优于B组(P<0.05),躁动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2组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保留自主呼吸静脉全身麻醉中应用,可以减少二者的目标靶控浓度,提高术中患者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的烦躁,提供良好的镇痛,且没有阿片类药物样并发症的发生。
张志刚廖小卒李斌飞程周张培才文静邹雪霞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超前镇痛
自体输血在心脏择期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自体输血在心脏择期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成人心脏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两组,A组为麻醉后储存自体血组,B组为对照组。A组在麻醉后用自体采血机从患者颈内静脉采血600mL,血压有波动者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或适当的补充胶体,B组不进行采血储存。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放血后、术后24 h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及例数、血浆用量,术后24 h的引流量。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24 h的引流量B组明显多于A组,术后24 h两组患者Hb、Hc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红细胞、血浆用量、需输血患者A组少于B组(P<0.05)。结论自体输血能减少心脏手术的临床用血,能减少术后的失血量,在整个围术期均比较安全。
李斌飞廖小卒张志刚程周文静
关键词:自体输血心脏手术围术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