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雪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视网膜
  • 11篇网膜
  • 7篇视网膜病
  • 7篇视网膜病变
  • 7篇病变
  • 4篇视网膜母细胞
  • 4篇视网膜母细胞...
  • 4篇网膜母细胞瘤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母细胞
  • 4篇母细胞瘤
  • 3篇血管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早产儿视网膜
  • 3篇早产儿视网膜...
  • 3篇早产儿视网膜...
  • 3篇产儿
  • 2篇血管内皮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13篇朱雪梅
  • 10篇梁建宏
  • 7篇程湧
  • 6篇邓洵
  • 4篇赵明威
  • 3篇黎晓新
  • 1篇任泽钦
  • 1篇郭丽莉
  • 1篇石璇
  • 1篇央珍
  • 1篇余盈盈
  • 1篇苗恒

传媒

  • 5篇中华眼科杂志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江苏省第十五...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内障摘除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继发性色素性青光眼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男性,75岁.因右眼间断眼胀近1年,使用两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不佳,于2013年7月16日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患者1年前于右眼白内障术后1个月出现右眼间断眼胀,无恶心、呕吐,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提示,右眼眼压27 mmHg(1 mmHg =0.133 kPa),角膜清,少许色素性角膜后沉积物,余末见异常.予以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每天2次点右眼,停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白内障术后用药).后定期复诊,眼压波动于25~30 mmHg,遂于10个月前予以患者右眼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术后多次复查,眼压波动于25 ~ 40 mmHg,期间用2或3种降眼压药物(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盐酸左布诺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
朱雪梅任泽钦
关键词:色素性青光眼白内障术后摘除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继发性
西藏高海拔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现状及预测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西藏高海拔地区(海拔>3 600 m)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RO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5月1日拉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藏族早产儿131例,采用第三代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 Ⅲ)进行ROP筛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早产儿发生ROP的影响因素。结果 131例早产儿中男74例、女57例;胎龄32(30,34)周,体质量(1 634.3±378.7)g。33例(66眼)发生ROP,ROP检出率为25.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OR=4.637,95%CI:1.132~19.003,P=0.042)和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越长(OR=1.226,95%CI:1.033~1.454,P=0.038)的早产儿更容易发生ROP。ROC曲线结果显示,BP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两者联合预测ROP的AUC分别为0.686(95%CI:0.571~0.801,P=0.001)、0.688(95%CI:0.573~0.802,P=0.001)和0.728(95%CI:0.615~0.842,P=0.000),灵敏度分别为0.485、0.273和0.576,特异度分别为0.888、0.969和0.867。结论 西藏高海拔地区ROP检出率较高,建议关注BP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的早产儿ROP的发生情况。
韩同英叶琼波龙海赟罗布次仁朱雪梅张迪玉珍王亚娟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唐氏综合征相关视网膜病变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1例因常规新生儿眼底筛查发现异常患者就诊眼科。经长期随访行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及外周血染色体基因检查,诊断为唐氏综合征相关视网膜病变。
要青清程湧令狐丹丹朱雪梅邓洵梁建宏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外周血染色体唐氏综合征眼底照相长期随访基因检查
规范开展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基因检测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基因检测方式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筛查和遗传咨询十分必要,其不仅可指导临床治疗、随访,预测其同胞亲属及子女的患病风险,还可借助产前诊断技术,降低RB患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减轻RB患者家庭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节省大量医疗资源。在欧美发达国家,对RB先证者进行基因检测已成为临床常规工作。在我国,目前RB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基因诊断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重点阐述基因检测在RB诊疗中的重要意义,回顾我国基因检测的现状,希望临床医师能重视RB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的特点,积极遵循临床操作规范,广泛开展工作,以推动我国遗传病基因检测和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争取实现精准医疗。
梁建宏朱雪梅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葡萄膜炎之一,是重要的致盲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多样化,易与其他类型葡萄膜炎混淆,较难及时进行病因诊断;治疗上,由于较难针对病因治疗,常常存在不规范治疗,导致病情迁延反复。本文就疱疹病毒性、巨细胞病毒性及风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比较了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与疱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归纳了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诊疗思路。
朱雪梅赵明威
13-染色体缺失综合征合并视网膜母细胞瘤一例
2020年
患儿男,现17月龄。1月龄时常规新生儿眼底筛查发现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RB)。2018年5月11日(3月龄)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给予左眼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2018年7月4日至10月23日间断于儿科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6次;两次化疗间隔时间基本为20余天。2018年8月9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
要青清程湧令狐丹丹朱雪梅邓洵梁建宏
关键词:染色体缺失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例报告
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VEGF疗法治疗I型ROP后远期黄斑区形态比较及其对视力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评估和比较激光视网膜光凝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后患眼远期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变化,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出生后因1型ROP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岁ROP患儿40例40眼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屈光状态检查。按照患儿曾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和抗VEGF组,前者曾于出生后接受单次激光视网膜光凝疗法,后者曾接受单次抗VEGF药物(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0.25 mg/0.025 ml)玻璃体腔注射,并纳入年龄匹配的足月健康儿童20例20眼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OCTA测定治疗后4~6年患眼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表层及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VD)和CFT变化,探讨出生孕周、出生体重、黄斑中心凹微血管形态特征、CFT对BCVA预后有无影响。结果激光视网膜光凝组、抗VEGF组和健康对照组间FAZ面积、表层视网膜VD和深层视网膜V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1、8.436、5.497,均P<0.05),激光视网膜光凝组和抗VEGF组FAZ面积小于健康对照组,表层视网膜VD值和深层视网膜VD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视网膜光凝组CFT值为(267.6±11.8)μm,大于抗VEGF组的(259.5±12.9)μm和健康对照组的(242.4±12.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VEGF组CFT值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黄斑中心凹表层视网膜VD值与FAZ面积间呈强负相关(r=-0.713,P<0.05),黄斑中心凹深层视网膜VD与FAZ面积间呈中等强度负相关(r=-0.565,P<0.05);出生孕周与FAZ面积间呈中等强度正相关(r=0.485,P<0.05)。出生孕周、FAZ、黄斑中心凹表层视网膜VD、黄斑中心凹深层视网膜VD、CFT与BCVA之间存在相关性(均P<0.05),出生孕�
郭丽莉程湧邓洵令狐丹丹朱雪梅石璇黎晓新梁建宏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黄斑中心凹微血管
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盘遮蔽与视神经侵犯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估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眼球摘除术前眼底照相检查中视盘遮蔽与眼球摘除术后视神经侵犯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眼科诊断为RB且分期为D期或E期并进行眼球摘除术的77例(77只眼)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眼球摘除术前首次诊断及随后每3周1次复查时全身麻醉下使用RetCam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图像,记录视盘遮蔽(眼底像中视盘结构完全不可见)情况。眼球摘除术后以组织病理学诊断是否出现肿瘤侵犯筛板前视神经、肿瘤侵犯筛板后视神经和视神经断端存在肿瘤组织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视盘遮蔽患者与视盘可见患者间肿瘤组织视神经侵犯程度及高危病理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7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1例,首次诊断RB年龄为(27.1±22.1)个月。首次诊断RB时77只患眼中62只眼(80.5%)存在视盘遮蔽。29只眼(37.7%)为首次诊断后即进行眼球摘除术;48只眼(62.3%)为首次诊断后先行保眼治疗后行眼球摘除术。77只眼行眼球摘除术前末次眼底照相时,16只眼(20.8%)视盘可见,61只眼(79.2%)存在视盘遮蔽;14只眼(18.2%)分期为D期,63只眼(81.8%)分期为E期。眼球摘除术后眼球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术前末次眼底照相视盘可见的16只患眼中肿瘤侵犯筛板前视神经、肿瘤侵犯筛板后视神经和视神经断端存在肿瘤组织分别有7、2、0只眼,61只视盘遮蔽患眼中分别有26、9、4只眼,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35,1.000,0.296)。48只眼保眼治疗期间,40只眼视盘遮蔽情况无变化或由遮蔽变为可见,其中10只眼术后眼球组织具有高危病理因素;8只眼视盘由可见变为遮蔽,其中1只眼术后眼球组织具有高危病理因素,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9)。结论:晚期RB患者眼底照相中视盘遮蔽情况与组织病理学结�
邓洵程湧朱雪梅令狐丹丹赵明威梁建宏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盘视神经肿瘤侵润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皮肤色素失禁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一例被引量:5
2015年
患儿女,50 d.因“儿科建议筛查眼底”于2013年8月2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儿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000 g,无吸氧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儿出生后躯干、四肢、腋窝处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水疱,随后破裂、结痂,色素沉着,儿科诊断为色素失禁症,建议眼科筛查.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皮肤点片状色素斑,以腹股沟、腋窝及四肢皮肤多见.口腔科及神经内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朱雪梅梁建宏黎晓新
关键词:病例报告
周边渗出性出血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周边渗出性出血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PEHCR)的临床特点及多模态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12例(12只眼)PEHCR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散瞳后间接眼底镜检查及眼底照相、眼部B超检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术等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术式、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等。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8.0±8.8)岁;均为单眼发病,累及右眼6例,左眼6例。所有患者均以玻璃体积血就诊,其中9例伴眼内占位性病变。B超测量合并眼内占位病变患者眼内肿物的最大基底直径为(8.3±1.6)mm,隆起高度为(3.5±1.2)mm;A超显示为中高回波或中低回波。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未见特征性表现,主要为遮蔽荧光。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术中显示眼内占位病变为出血、渗出性肿物。2例患者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3例患者术中行眼内容物填充术(1例气体填充、2例硅油填充),3例患者术后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患者随访时间为(30.0±12.6)个月,末次随访时11例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1例维持稳定。结论PEHCR是一种以出血和渗出为特征的周边部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呈现为占位性病灶,缺乏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总体疗效和预后较好。
朱雪梅程湧邓洵令狐丹丹刘凯琳梁建宏
关键词:脉络膜疾病视网膜变性视网膜出血玻璃体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