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勇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道合胞病毒非结构蛋白1对凋亡调节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非结构蛋白(NS)1调节人肺Ⅱ型腺上皮癌细胞(A549)凋亡基因/抗凋亡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RSV-NS1表达质粒(p NS1),合成si RNA(si RNA-bcl-2、si RNA-NS1、错配序列),制作其复合物。选用A549细胞,进行质粒转染,获得p NS1 A549细胞、sibcl-2-p NS1 A549细胞、si RNA-p NS1 A549细胞、错配序列A549细胞。进行质粒对凋亡调节实验[p NS1转染组(分2亚组),错配对照组]和抑制基因实验[si NS1干预处理组、RSV感染组、错配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 NS1转染A549细胞后0、24、48、72 h 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测NS1沉默后的细胞凋亡率。结果 Bax和Bcl-2在A549细胞均有表达,当p NS1转染A549细胞后,Bax蛋白表达随时间逐渐降低,Bcl-2表达明显上调,组内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NS1转染亚1组细胞凋亡率较错配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经sibcl-2转染后的细胞,p NS1转染显著上调Bax的蛋白表达,24 h达到高峰,并持续表达72 h;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RSV感染组在72 h内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5),而在si NS1干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虽然均较错配对照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NS1通过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下调凋亡基因bax延迟A549细胞凋亡。
- 赵梦蒋勇杨璞郑君文谢蒙赵东赤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A549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
- 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对初始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反应,分为敏感组和无反应组,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心脏超声影像学特征,对2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相关因素,并且以丙种球蛋白疗效分组作为标准,以独立相关因素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初始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参考指标。结果1.敏感组90例(81.1%),无反应组21例(18.9%)。2.与敏感组比较,无反应组发生超高热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比例明显增高[超高热:66.7%(14/21例)比34.4%(31/90例),χ2=7.334,P=0.007;冠状动脉病变:47.6%(10/21例)比23.3%(21/90例),χ2=4.989,P=0.026]。3.丙种球蛋白单次2g/(kg·d)给药与1g/(kg·d)分2次给药相比,患儿发生无反应的比例明显降低[12.5%(9/72例)比30.8%(12/39例),χ2=5.504,P=0.019],但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无差异[23.6%(17/72例)比30.8%(12/39例),χ2=0.672,P=0.412]。4.比较2组中性粒细胞比例[(0.72±0.06)比(0.76±0.04),t=-2.84,P=0.005]、血小板[(352.38±42.18)×10^9/L比(373.14±36.93)×10^9/L,t=-2.076,P=0.040]、C反应蛋白[(74.38±12.92)mg/L比(92.05±11.17)mg/L,t=-5.780,P=0.000]等指标,无反应组均明显高于敏感组,但血清清蛋白明显降低[(34.09±3.19)g/L比(31.61±2.03)g/L,t=4.442,P=0.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18)、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P=0.000)和血清清蛋白降低(P=0.040)。6.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
- 蒋勇赵梦李维禧谢蒙赵东赤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病
- 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819例1个月~3岁患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培养出的10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8株(54.2%),革兰阳性菌37株(34.6%),真菌12株(11.2%)。95株细菌中绝大多数细菌对青霉素都高度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30%~50%,但对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高度敏感。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主要致病菌,治疗时应结合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李维禧蒋勇赵东赤
- 关键词: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 住院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后抗体滴度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调查住院新生儿接种首针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HBsAb滴度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2014年我院的1 00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出生后24h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b滴度,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HBsAb滴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免疫后,HBsAb滴度<10mIU/ml者397例,10-99mIU/ml者294例,100-999mIU/ml者252例,≥1 000mIU/ml者59例;低无抗体率为67.0%,其中无抗体率为39.6%,低抗体率为29.4%。经综合考虑单因素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母亲HBsAb滴度和母亲HBsAg这3个因素是新生儿HBsAb滴度的影响因素,其低无抗体的OR值分别为1.179(胎龄<32周)、8.906(母亲HBsAb<10mIU/ml)、4.203(母亲HBsAb 10-99mIU/ml)和3.134(母亲HBsAg阳性)。结论:胎龄<32周、母亲HBsAb<100mIU/ml和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后HBsAb滴度较低,应加强HBsAb滴度的监测。
- 李维禧谢蒙樊盼盼蒋勇赵东赤
- 关键词: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