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护理
  • 3篇教学
  • 2篇视频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护理
  • 2篇护生
  • 2篇高职护生
  • 2篇病人
  • 1篇带管出院
  • 1篇言语
  • 1篇言语障碍
  • 1篇音乐
  • 1篇音乐教学
  • 1篇语言
  • 1篇职业教育
  • 1篇锐器
  • 1篇锐器伤
  • 1篇手术
  • 1篇人机对抗
  • 1篇五年制高职护...

机构

  • 4篇连云港中医药...
  • 2篇江苏省连云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罗文平
  • 4篇陈小慧
  • 4篇刘海波
  • 3篇赵惠
  • 1篇胡月
  • 1篇胡必梅
  • 1篇张然

传媒

  • 2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音乐教学对学习主动性差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外科护理》教学效果研究
2015年
研究音乐教学对其学习主动性较差的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的教学效果。方法:挑选我校五年制11级高职护理年级排名后100名的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男生11人,女生89人,随机分组,实验组应用音乐教学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学习,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加以音乐教学进行学习,采用测试调查法对两组人员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学质量进行测验并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习兴趣、对重难点的掌握和课后巩固复习及教学质量评价上有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外科护理的兴趣,加深重难点的印象,学生们能自主课后巩固复习,教学质量也明显得以提升。
罗文平赵惠刘海波陈小慧
关键词:音乐教学外科护理五年制高职护生教学效果
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护理微视频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级高职护理2班、4班110人为观察组,学习手术病人护理内容时采用微视频教学方法;5班、6班11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授课结束后在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教学质量评价和学习兴趣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微视频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护生的学习兴趣。
罗文平赵惠刘海波张然
关键词:外科护理教学资源
高职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的现状及防护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我校高职护生实习期间锐器伤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校高职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意识薄弱、锐器伤发生率高、处理情况差、上报率低。结论:学校和医院要采用有效措施,提高护生职业防护的意识,并将安全防护的知识技能融入护理操作流程,建立疫苗接种制度,不断改善护生工作环境,同时加强护生职业暴露的监测,从而有效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陈小慧罗文平
关键词:高职护生锐器伤防护对策
微视频在T管带管出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微视频对T管带管出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T管带管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观察组在出院指导时运用健康教育微视频。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期间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期间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T管带管出院病人应用健康教育微视频,可提高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罗文平陈小慧刘海波赵惠
关键词:健康教育出院
言语障碍患者沟通协助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2015年
很多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或咽部手术等原因,即使神智清醒,也不能开口讲话,只能通过非语言,如动作、表情、目光等与他人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沟通障碍问题,如果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不能及时有效理解患者的需求,易导致患者焦虑、烦躁,甚至出现人机对抗等不利于疾病康复的情况。有研究表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最迫切的需要是与护士进行有效的沟通。
陈小慧刘海波罗文平
关键词:言语障碍人机对抗沟通障碍
“岗课赛证”背景下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与实践成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路径与实践成效。方法在“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以护士典型临床工作任务为主线,打造一门融合最新岗位技术、对接竞赛标准、满足考取“1+X”证书需求的基础护理技术课程,包括线上网络课堂、虚拟仿真课堂、线下理实课堂及社会实践4种形式。以引入问题、寻找方法、科学分析、有效解决和效果评价5个步骤对2020级护理专业326名学生(试验组)展开教学;对2019级护理专业319名学生则采用改革前的无“岗课赛证”融通设计的混合式教学。教学后,比较两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结果教学后,试验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师生对线上课程资源的反馈良好。结论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胡必梅胡月罗文平
关键词:护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护理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