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晗

作品数:8 被引量:14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通气
  • 4篇机械通气
  • 2篇有创
  • 2篇衰竭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呼吸衰竭
  • 2篇急性加重
  • 2篇急性加重期
  • 2篇肺疾病
  • 1篇序贯
  • 1篇序贯通气
  • 1篇氧疗
  • 1篇有创-无创序...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包钢医...
  • 1篇山东大学齐鲁...

作者

  • 8篇罗红
  • 8篇张晗
  • 4篇陈平
  • 2篇杨敏
  • 2篇杨敏
  • 1篇孙同文
  • 1篇徐喜媛
  • 1篇王石磊
  • 1篇邢丽华
  • 1篇阎锡新
  • 1篇詹庆元
  • 1篇腾鸿
  • 1篇王导新
  • 1篇黄絮
  • 1篇刘嘉琳
  • 1篇徐思成
  • 1篇谭若铭
  • 1篇邓旺
  • 1篇徐海博
  • 1篇周锐

传媒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策略被引量:6
201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据统计,加拿大患病人数为700 000人,全球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0%,预计到2020年,COPD将成为第三位死亡原因,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张晗罗红陈平李柳树
气道介入操作的呼吸支持选择现状
2017年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气道或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操作过程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手段的关键是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提供理想的手术条件而又能最大的限度气道内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中气道介入操作呼吸支持手段十分丰富,把握其应用指征尤为重要。具体方案选择需根据呼吸介入医生对病情的评估、医学中心可用的设备条件和医师对每种方法的熟悉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来决定。
李柳村罗红周锐张晗杨敏
关键词:机械通气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辅助困难气道气管切开患者成功脱机1例被引量:3
2016年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能缩短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增加脱机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但目前报道的研究对象均是气管插管患者,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极少。本院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辅助I例困难气道气管切开患者成功脱机,报道如下.
张晗杨敏罗红陈平付敏
关键词:气管切开患者无创序贯通气脱机成功率困难气道有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支持策略与方式选择被引量:58
2017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我国40 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为9.9%[ 1 ]. 预计到2020年慢阻肺在全球死亡疾病中将成为第3位死亡原因.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导致慢阻肺患者住院和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其治疗目的是迅速缓解症状和降低病死率. 临床上除常规药物及氧疗等措施外,呼吸支持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无创正压通气(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 NIPPV)疗效肯定,部分危重患者需要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PPV),近年来经鼻高流量氧疗( high-flow nasal cannula , HFNC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 extra-corporeal carbon dioxide removal,ECCO2 R)及氦/氧通气等呼吸支持手段逐步应用于临床. 现将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呼吸支持策略与方式选择介绍如下.
陈平李柳村罗红张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危重患者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6年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是近期一种新型的氧疗方式,因其独特的生理学效应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青睐。本文在复习大量文献基础上,总结出HFNC在改善氧合和舒适性方面有明显优势,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术后或拔管后呼吸衰竭的患者及一些呼吸道有创操作中。但HFNC在改善通气方面并没有相关文献报道其有效性,并且对于短时间应用HFNC后呼吸、循环和氧合状况无显著改善的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应及早更换为无创或者有创机械通气。本文对HFNC的特点和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李柳村陈平罗红张晗杨敏
关键词:呼吸衰竭氧疗
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呼吸力学监测指导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人住R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选择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0例,设为呼吸力学监测组,给予该组患者进行呼吸力学监测(监测参数包括气道阻力、顺应性、平台压、跨肺压等),根据监测指标指导其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随机选择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3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者按照经验进行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和调节;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时间和气压伤的发生率。结果与按经验进行机械通气设置的患者相比,进行呼吸力学监测指导机械通气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6.40±0.82)dVS(5.20±0.63)d(P〈0.05)及住RICU时间(10.49±1.32)dVS(8.83±0.88)d(P〈0.05)缩短,气压伤的发生率下降(11.32%VS3.33%,P〈0.01)。结论常规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力学监测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RICU时间,提高机械通气的安全性。
李柳村罗红张晗杨敏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中国大陆地区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队列研究。收集2016年3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中国大陆19家医院的20个ICU内符合柏林ARDS标准定义的老年(≥65岁)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ARDS高危因素、呼吸支持数据和预后数据,描绘老年ARDS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170例老年ARDS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别为15例(8.8%)、73例(42.9%)和82例(48.2%)。老年ARDS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肺炎(134例,78.8%)。在ICU住院期间,共64例(37%)老年患者接受了无创通气,其中28例(43.8%)转为有创机械通气。ICU期间使用有创通气的老年ARDS患者为130例(76.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最终全部使用了有创通气。88例(51.8%)患者合并了其他脏器功能衰竭。105例(61.8%)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多因素分析提示入组24 h后的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和氧合指数、入ICU前7 d累积液体平衡及休克为院内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入组24 h氧合指数:P=0.0300,RR=0.196,95%CI为0.045~0.853;入组24 h SOFA:P=0.030,RR=0.725,95%CI为0.543~0.969;前7 d累积液体平衡:P=0.026,RR=1.000,95%CI为1.000~1.000;合并休克:P=0.034,RR=0.140,95%CI为0.023~0.863)。结论入住ICU的老年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高,入组24 h后更高的SOFA评分、更低的氧合指数、入ICU前7 d更高的累积液体正平衡及休克会增加老年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入ICU后的前7 d在循环稳定的前提下维持液体负平衡可能改善ARDS的住院存活。
黄絮吴大玮卢海宁王导新邓旺孙同文邢丽华刘韶华王石磊罗红张晗刘嘉琳谭若铭杨敬平徐喜媛乌日娜阎锡新徐海博徐思成罗霞赵蓓蕾潘滨海腾鸿陈丽娟田野蔡莹詹庆元
关键词:老年预后
俯卧位通气的细节与实施被引量:50
2016年
ARDS是肺内或肺外非心源性因素导致的肺泡膜通透性增加,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小气道陷闭和肺泡萎陷.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肺容积减小、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及通气血流比失衡.临床表现为顽固性的低氧血症及进行性的呼吸窘迫.CT表现为不“均一性”的肺水肿、肺不张及“婴儿肺”或“小肺”.根据柏林标准[1],重度ARDS[氧合指数<100mmHg(1 mmHg =0.133 kPa)]患者病死率高达46.1%.机械通气是ARDS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得到一致认可的机械通气手段包括肺保护性通气(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肺复张及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因其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器械及药物,不增加医疗花费,同时几乎不发生不可预防的致死性并发症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罗红张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