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静 作品数:17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图像和深度的角膜层次识别及病变定位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学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领域,具体公开基于图像和深度的角膜层次识别及病变定位方法和系统,通过获取角膜层次图像后,使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图像识别,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深度数值分析,在角膜活体扫描中自动检测所在解剖层次,... 徐帆 唐宁宁 蒋莉 唐芬 吕健 黄光怡 何文静文献传递 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乳头旁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野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厚度、乳头旁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及视野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0例(196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根据Hodapp-ParrishAnderson(H-P-A)分级方法分为早期组(80例, 94眼)与进展期组(90例, 102眼),另选取健康志愿者80例(95眼)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视野检查及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3D-OCT)检查,观察并比较三组上方、下方、平均m GCC厚度及颞侧、鼻侧、上方、下方、全周平均pRNFL厚度。比较进展期和早期组的全视野、上方半侧视野、下方半侧视野平均缺损(MD)值。结果早期组、进展期组上方、下方及平均mGCC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组上方、下方、平均m GCC厚度均显著低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进展期组颞侧、鼻侧、上方、下方、全周平均pRNFL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组颞侧、鼻侧、上方、下方、全周平均pRNFL厚度均显著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进展期组全视野、上方半侧视野、下方半侧视野MD值分别为(8.25±3.13)、(8.04±2.84)、(8.17±2.39)db,均显著高于早期组的(4.82±2.53)、(4.97±2.78)、(4.60±1.86)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CC厚度、pRNFL厚度及视野在青光眼分级中具有显著差异,对青光眼的诊断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何文静 曾思明关键词:青光眼 一种利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智能分析角膜神经纤维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智能分析角膜神经纤维的系统,包括:信息记录模块;角膜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角膜各层的若干张共焦显微镜图像;信息提取模块;图像初筛模块,通过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从每一张角膜共聚焦图片定位出... 徐帆 吕健 陈琦 崔凌 陈青 曾思明 李敏 何文静 唐芬 蒋莉 唐宁宁 陈丽妃 周舟 黄慧文献传递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14年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特征性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世界上第二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1]。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6000万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患者,约840万人因此而失明,预计到2020年,青光眼的患病和失明人数将分别增长到8000万和1120万[2]。因青光眼导致的视功能损害不可逆,其早期检测和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青光眼诊断方法以眼压、视野与视盘改变为依据,但这些检查具有主观性和变异性等不足,因此眼科医师需寻求更为客观、定量的诊断标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非接触性、高分辨率的生物组织结构显像技术,可以对角膜、巩膜、虹膜、房角及视网膜进行高分辨率的活体断层成像,本文对OCT 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文美丹 何文静 曾思明关键词:青光眼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干燥综合征患者角膜神经纤维改变和炎性浸润程度与干眼症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观察干燥综合征(SS)患者角膜神经纤维改变情况和炎性浸润程度,并探讨其与干眼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眼科收治的SS患者22例(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22名(对照组),均应用IVCM对其角膜中央区域的神经纤维形态、朗格汉斯细胞密度进行观察。检测和记录研究对象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T)、泪河高度(TMH)结果,并分析其与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BUT、ST、TMH指标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S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角膜中央区上皮下神经纤维变细,串珠数量增多,朗格汉斯细胞密度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OSDI评分与BUT、ST和神经纤维直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朗格汉斯细胞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其与TMH和神经纤维串珠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应用IVCM可以观察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形态和朗格汉斯细胞浸润程度。SS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直径变细,串珠数目增多,朗格汉斯细胞密度增大,其改变与干眼症状具有关联性。 杨钊 何文静 陈丽妃 蓝倩倩 陈琦关键词:活体共聚焦显微镜 干燥综合征 角膜 缝线引导GATT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缝线引导GATT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01/2022-07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合并白内障的POAG患者84例84眼,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43例43眼行缝线引导GATT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单纯组41例41眼行缝线引导GATT术。随访3mo,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眼压、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种类、视力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mo,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手术总成功率无显著差异(88%vs 85%,P>0.05)。两组患者术后1wk, 1、3mo眼压水平、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种类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术后1wk, 1、3mo联合组患者视力均显著优于单纯组(P<0.01)。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前房出血、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缝线引导GATT手术是否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均可有效治疗POAG,但缝线引导GATT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出血、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更低。 钟珊 杨卉 何诗 何文静关键词:小梁切开术 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缝线 联合手术 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预计203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将达9540万,2040年将高达1.118亿[1]。青光眼防治是世界防盲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 glaucoma,POAG)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故早诊断、早治疗、终身随访治疗是降低青光眼致盲率的重要举措。药物、激光及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三大基石。 何诗 黄小莹 何文静 何文静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激光手术 单焦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眼远期视觉质量观察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单焦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眼的远期主观和客观视觉质量。方法将合并角膜规则散光≥0.75 D的白内障患者75例(75眼),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不同分为WF组(非球面IOL组)和Toric组(散光矫正非球面IOL组),WF组植入AcrySof IQ SN60WF IOL,Toric组植入AcrySof IQ Toric SN6AT IOL,对比并观察2组术后1 a的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结果术后1 a主观调查问卷Toric组视觉质量优于WF组;裸眼视力:WF组为0.65±0.19,Toric组为0.76±0.14;全眼散光:WF组为1.75±0.77,Toric组为0.33±0.21。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 off frequency,MTF cut off):WF组为(21.972±10.578)c·deg-1,Toric组为(26.733±7.632)c·deg-1;100%对比度下视力(100%VA):WF组为0.722±0.369,Toric组为0.892±0.2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瞳孔直径3.0 mm时,各组间球差、彗差、三叶草、次级散光、全眼总低阶像差、全眼总高阶像差、全眼总像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眼散光与裸眼视力、MTF cut off、100%VA均呈负相关;全眼客观散射指数与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的散光(iTrace散光)、球差、全眼总低阶像差、全眼总像差均呈正相关;MTF平均高度(MTF average height,MTF AH)与裸眼视力呈正相关,与iTrace散光、球差、彗差、三叶草、次级散光、全眼总低阶像差、全眼总高阶像差、全眼总像差均呈负相关;斯泰尔比值(SR)与裸眼视力呈正相关,与iTrace散光、球差、全眼总低阶像差、全眼总像差均呈负相关;iTrace散光与球差、彗差、三叶草、次级散光、全眼总低阶像差、全眼总高阶像差、全眼总像差均呈正相关(P<0.05)。Toric组患者末次随访时IOL轴位旋转为3.9°±2.1°。结论在合并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远期临床观察中,植入单焦点散光矫正型IOL能获得更好的主观及客观视觉质量。 蓝倩倩 何文静 周舟 谢娇艳 黄璐婷 李莉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104只眼)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52只眼)。观察组患者采用0.1%氟米龙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双眼中央角膜基底膜层朗格汉斯细胞(LC)数量、泪液分泌试验(ST)结果、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以及基于非接触式眼压计测得的双眼眼压。结果 两组患者的LC数量、ST结果、BUT、TMH、OSDI量表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在治疗后2周、4周和12周,观察组的LC数量、OSDI量表评分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BUT均长于对照组(均P<0.05);在治疗后12周,观察组的滤纸浸湿长度、TMH长于或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亦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结论 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其可以减轻眼表炎症,增加泪液基础分泌,延长BUT,改善泪膜质量,缓解患者的主观症状。 杨钊 何文静 李凤媚 陈琦关键词:干眼 干燥综合征 玻璃酸钠滴眼液 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角膜神经纤维的改善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的改善。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2017-01/2020-07在我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52例104眼,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52眼使用0.1%氟米龙滴眼液联合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26例52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12wk的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以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和眼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前弹力层神经纤维直径、串珠数和弯曲度评分、BUT、SⅠt和眼压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2、4和12wk后,试验组患者BUT均比对照组延长(P<0.05),治疗12wk,试验组比对照组SⅠt增加、神经纤维直径增粗、串珠数减少、弯曲度评分降低(均P<0.05),治疗12wk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P>0.05)。结论:氟米龙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燥综合征型干眼患者安全有效,有助角膜神经恢复。 杨钊 李凤媚 何文静 陈琦关键词:氟米龙 干燥综合征 干眼 神经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