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
- 作品数:77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迁移学习和数据增强策略构建真菌性角膜炎镰刀菌属鉴定的智能诊断系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构建和评估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数据增强策略的真菌性角膜炎镰刀菌属鉴定的智能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17-03/2020-0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行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2157张图像构建数据集,并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1380张、验证集345张和测试集432张。采用迁移学习Inception-ResNet V2网络构建智能诊断模型,将原始数据集和应用数据增强策略后的增强数据集所训练的智能诊断系统进行对比,最后计算智能诊断系统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评估该系统的诊断效能。结果:使用原始数据集训练的智能诊断系统的特异度为71.6%,灵敏度为72.0%,准确率为71.8%,AUC为0.785(95%CI:0.742~0.828,P<0.0001);使用增强数据集训练的智能诊断系统的特异度为76.6%,灵敏度为83.1%,准确率为79.9%,AUC为0.876(95%CI:0.843~0.909,P<0.0001),使该智能诊断系统的诊断效能均较前提高。结论:通过迁移学习的方式构建出真菌性角膜炎镰刀菌属的智能诊断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实现了对真菌性角膜炎病原菌镰刀菌属的智能诊断,并进一步验证在原始数据集有限的情况下,采用数据增强策略可以提高系统的诊断性能,该方法可用于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镰刀菌属鉴定的辅助诊断。
- 黄光怡唐宁宁陈琦蓝倩倩蒋莉洪祎祎吕健李敏曾思明徐帆
-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
- 疫情防控专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结膜炎的筛查被引量:4
- 2020年
- 本文于2020年4月16日优先发布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结膜炎的患病情况。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20年2月16日至3月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分院收治的确诊COVID-19患者81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48例,年龄(41.69±18.6)岁(3个月至85岁)。所有患者经眼科会诊筛查是否合并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结膜炎,筛查方法为先通过眼部症状问诊和结膜炎体征检查确定是否有结膜炎的临床表现,对有结膜炎临床表现的患者行结膜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81例患者中3例患者(3.70%)有眼部不适主诉,在确诊COVID-19之后第(16.67±9.29)d出现。3例患者的眼部体征均不符合病毒性结膜炎的典型表现,双眼结膜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无证据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结膜炎的诊断。其余78例患者无结膜炎的症状和体征。结论COVID-19患者中未见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性结膜炎,其患病率较低。
- 蓝倩倩曾思明廖欣徐帆齐虹李敏
- 关键词:结膜炎核酸类
- 一种多功能眼罩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遮光器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眼罩。一种多功能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和头带,所述眼罩本体内设有隔片,所述隔片将所述眼罩本体分隔成冷热片夹层和支撑罩夹层,所述支撑罩夹层为四周凸中间凹的凹形面,支撑罩夹层内...
- 李桂荣陈小芬满平仪徐帆吴莲英薛燕雄曾乃仁莫月贤李敏曾思明李莉梁健毅黄慧
- 文献传递
- 翼状胬肉治疗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21年
-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病症,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虽然目前的治疗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是高复发率仍然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为了减少复发率,各国对其治疗方式展开了广泛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但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就翼状胬肉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 吴晓念李敏徐帆
- 关键词:翼状胬肉
- 一种简易型头部负压操作仓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型头部负压操作仓,包括设有头部放置口和操作口的罩体,所述头部放置口处还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两侧与所述罩体滑动连接,挡片下部设有弧形穿孔;所述操作口处设有一圈环形的弹性防护套;...
- 徐帆唐芬黄光怡唐宁宁蒋莉蒿艳蓉杨建荣李敏秦晨黄维
- 文献传递
- 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远期疗效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应用氩离子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和术中巩膜外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疗效。方法利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光凝组: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应用氩离子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患者21例21只眼。术中冷凝组:同期术中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患者19例19只眼。两组进行比较,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术后光凝组一次治愈率为95.23%,术中冷凝组为94.73%,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6个月脱盲(视力≥0.05)率术后光凝组为90.48%(19/21),术中冷凝组为52.63%(10/19),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光凝组中1眼术后玻璃体混浊较术前增加,术中冷凝组7眼术后玻璃体浑浊度增加,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新发视网膜裂孔率术后光凝组为14.29%(3/21),术中冷凝组为42.11%(8/19),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应用氩离子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定位准确、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对视功能保留和恢复有帮助,远期疗效确切。
- 陈丽妃徐帆赵昕李敏
- 关键词:激光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20例POAG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Hcy浓度。结果 POAG组患者Hcy浓度为(15.5±2.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9±3.6)μmol/L(P<0.05)。结论血浆Hcy升高可能与POAG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 李敏黎云徐帆曾思明
- 关键词:青光眼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
-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斜视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斜视手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选择80例局部麻醉手术的水平性斜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用7.5g/L罗哌卡因混合20g/L利多卡因分别作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和结膜下浸润麻醉,并进行疼痛和眼心反射的评估。结果:患者80例均能在局部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疼痛的评估结果: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试验组评为"优"者12例,"良"者21例,"可"者6例,"差"1例。对照组"优"者2例,"良"者25例,"可"者12例,"差"1例。两组进行秩和检验,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术中牵拉眼内外直肌数量和出现眼心反射情况为:试验组牵拉肌肉共74条,发生眼心反射26次,对照组牵拉肌肉共76条,发生眼心反射48次,采用χ2检验,P<0.01,两组间眼心反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眼心反射等级差别采用秩和检验,P>0.05,在发生眼心反射患者中,两组间眼心反射等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7.5g/L罗哌卡因混合20g/L利多卡因作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斜视手术应用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 曾思明徐帆
- 关键词:斜视手术局部麻醉罗哌卡因
- 一种可组合的眼药水瓶底座
-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药水瓶固定装置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可组合的眼药水瓶底座。该眼药水瓶底座包括设有圆柱形放置孔的单元底座本体,所述单元底座本体为四方体,所述单元底座本体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单元底座本体的另...
- 李敏许吉萍徐帆陈丽妃黄慧蒋莉宋迪梁祝年杨建军陈奇曾思明李莉钟海彬
- 文献传递
- Wip1经NF-κB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前膜形成的分子机制
- 目的:通过检测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膜中的表达,同时分析Wip1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
- 黄慧媛许吉萍徐帆蒋莉李敏钟海彬崔凌赵昕陈丽妃
- 关键词:WIP1视网膜前膜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F-ΚB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