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少杏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血性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下调
  • 2篇脑卒中诊断
  • 2篇基因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表达下调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预后
  • 1篇预后价值
  • 1篇诊治
  • 1篇生化

机构

  • 6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汕头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陈少杏
  • 3篇何文贞
  • 3篇蔡德
  • 3篇谭学瑞
  • 2篇李丽萍
  • 2篇陈思洽
  • 1篇陈显光
  • 1篇陈文杰
  • 1篇陈晓军
  • 1篇许宏武
  • 1篇徐光兴
  • 1篇徐声亮
  • 1篇陈浩浩
  • 1篇李卫平
  • 1篇王亚力
  • 1篇张旭彬
  • 1篇谢思斯
  • 1篇李雯
  • 1篇陈荣波
  • 1篇魏敦灿

传媒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系列研究
何文贞魏敦灿蔡德陈思恰江耀睦李舜贤陈文杰陈显光谢思斯陈晓璞陈浩浩王亚力李卫平陈荣波陈少杏徐声亮许宏武李雯汤丹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因脑血流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损伤的脑血管疾病,具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据统计,中国约600万脑卒中残存者,每年新发病例150万,且发病逐渐年轻化。研究表明,脑组织缺血...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脑血管疾病
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lncRN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lncRNA,该lncRNA为LOC105376505。本发明首次发现LOC105376505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相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表达下调,进一步丰富了缺血性脑卒中...
何文贞陈少杏陈思洽蔡德
文献传递
汕头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汕头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其与气象之间的关系,为手足口病的疫情防控提供支撑。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指标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汕头市2011—2015年周气象因素(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气压、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降雨量)对手足口病发病数的影响。结果2011—2015年,汕头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7 593例,年均发病率为173.57/10万。5岁以下发病数占总发病人数的92.51%,其中(1~2)岁组占比最高(32.02%)。年发病流行趋势以双峰为主,高峰集中在(4—6)月,小高峰在(9—11)月,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滞后一周建立的广义相加模型显示周平均气温与手足口病的发病数近似呈线性关系,两者呈递增关系,达到25℃后,发病数递增速度呈降低趋势;周相对湿度与发病数呈线性关系,表现为单调递增关系。结论高气温、高湿度可导致手足口病发病率升高,应根据流行特征及气候变化做好疫情预测和防控工作。
陈少杏李丽萍张子路何晓艺谭学瑞徐光兴张旭彬
关键词:手足口病气象因素广义相加模型
灰关联方法学简介
2014年
本文对灰关联方法及其进展进行了简单介绍。依据灰关联四公理,从灰关联基础方法进展到极性灰关联方法及成组序列的灰关联方法,为拓广灰关联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提出大数据时代灰关联方法的新思维。
陈少杏陈晓军李丽萍谭学瑞
关键词:大数据
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lncRN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lncRNA,该lncRNA为LOC105376505。本发明首次发现LOC105376505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相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表达下调,进一步丰富了缺血性脑卒中...
何文贞陈少杏陈思洽蔡德
文献传递
手足口病诊治的生化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4年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儿和儿童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2008-2010年,超过340万中国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其中1 384例患儿死亡[1].2010年1-5月仅5个月时间,在中国大陆发病的手足口病患儿达427 278例,其中5 454例为重症患儿,死亡260例[2].2011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患儿1 638 743例,报告死亡507例[3].手足口病的基本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皮疹和口腔溃疡.重症型手足口病的发热率更高、发热程度更强[4],皮疹分布更稀疏,常出现肢体抖动.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个血清型,如柯萨奇病毒A(CA)4、5、9、10、16型,柯萨奇病毒B2型、B5型,埃克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以EV71、CAl6最为多见.EV71是手足口病致病病毒中的优势病毒株[2],其引发的病情往往较重,少数患儿病情凶险,易发生死亡.死亡患儿多伴有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5-6].本文拟对手足口病的生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思考其生化指标变化在早期提示手足口病病情恶化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陈少杏谭学瑞
关键词:手足口病生化指标预后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