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洋
- 作品数:2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物理实验元认知的含义、内部关系模型与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根据物理实验过程的特性,基于元认知理论讨论了物理实验中认知活动与元认知活动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物理实验元认知的本质,并提出了物理实验元认知的三要素结构及其含义;论述了每一要素在物理实验元认知活动中的作用,进而建立了物理实验元认知的内部关系模型;同时配合示意图,详细分析了物理实验中的元认知加工模型、物理实验元认知对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作用机制.
- 孙旭炜肖洋熊建文谢佳青李荣霞
- 关键词:物理实验元认知
- 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物理教材旁批研究——以人教版和教科版必修三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物理教材正文旁侧的旁批是对正文的补充说明,过去少有研究系统考察其教学功能。基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构建了教材旁批教学功能的分析框架,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维度教育功能。对人教版和教科版必修三教材旁批进行分析,发现教科版旁批数量更多、教学功能更多元。教学中可利用旁批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培养元认知能力、提升实验操作水平、进行科学方法显性教学。
- 杨西西肖洋
- 关键词:物理教材旁批教育目标分类
- 理工科大学生物理实验学习观念的调查研究
- 2024年
- 为揭示理工大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观念,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的理工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访谈和调查.对访谈资料进行现象图析学分析,初步揭示了“记忆”、“菜谱式操作”等十一类逐渐精致的物理实验学习观念.对问卷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其中九类学习观念.理工科大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观念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果空间,从低到高分别反映了学科知识取向、学科过程取向和学科本质取向.物理学专业学生更认同物理实验学习是“菜谱式操作”、“掌握技能和体验”和对理论学习的“验证”.未来高等院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应进一步协调理论与实验课程,并突出实验独特的育人功能.
- 黄乐恒郑博为范兵肖洋谢翠婷熊建文吴先球
-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
- 基于螺旋式问题情境的科学建模进阶教学策略探讨——以“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为例
- 2025年
- 依据情境问题框架,基于科学建模的学习进阶理论,提出基于螺旋式问题情境的科学建模学习进阶教学策略,为建模教学中的物理情境创设贡献出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最后结合“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分析如何实施基于螺旋式问题情境的科学建模学习进阶教学策略。
- 李汶俊肖洋熊建文
- 关键词:问题情境学习进阶情境化
- 一种基于线程划分的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涉及电子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线程划分的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包括:对获取的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明确用户之间的特点和关系,将用户进行划分,将各类用户分配给不同的线程,确保用户之间的强关联性得到满足...
- 李德安明月肖洋周少娜
- 高中物理“光的本性”主题学习进阶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2017版课程标准将“光的本性”的相关内容划分到必修3、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3三个模块之中,逐渐帮助学生形成对“光的本性”的科学理解。为帮助学生形成对“光的本性”认识的连贯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学习进阶的研究范式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程标准中“光的本性”的内容要求和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能够构建出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单一经典观、混合经典观、部分量子观和量子观四个“光的本性”主题的假设性学习进阶,以该进阶层级为教学活动安排的锚点进行逐级的教学设计,可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光的本性”这一抽象概念。
- 符采青肖洋
- 关键词:学习进阶教学建议
- 高考全国卷背景下广东省物理教学实施策略研究——基于近三年高考全国工卷与高考广东卷力学压轴题的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使广东省物理教学适应高考全国卷,通过试题命制形式体现的外部特点和内含的问题解决过程能力两个维度,对2014—2016年全国Ⅰ卷和广东卷的力学压轴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两卷的共同点在于融合多知识点和突出物理模型建构,差异在于全国卷注重物理思想的应用而广东卷则倾向对高级数学知识的考察。对5道压轴题的解法进行更为细致地剖析后,发现"概念驱动"的问题解决范式更有利于成功地进行问题解决。在此基础上,从物理方法、物理思维和物理观念三个方面为高中物理教学实施提供了建议。
- 陈翠肖洋熊建文
- 关键词:广东卷
- 基于“力与运动”整合性概念框架的教学研究
- 2025年
- 物理概念教学应促进学生围绕中心概念建构复杂、整合的知识结构,以发展适用于广泛情境的一致连贯的推理模型,从而形成概念的深层理解.本研究基于知识整合理论,以“力与运动”这一主题的教学为例,提出一种从情境脉络和中心概念出发描绘学生概念理解的理论模型——整合性概念框架,分析迷思概念,并通过测评研究和实证研究对这一理论模型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 聂颖肖洋
- 关键词:知识整合迷思概念
- 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结构与分配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清晰地认识教师工作时间的结构,为减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荷提供依据,依托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对调查的部分教师同时完成了教师工作时间自陈式问卷调查,以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的维度结构和教师在各维度上的工作时间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教师工作时间结构包括3个维度:学生管理与学科教学工作时间、学科教学支持工作时间、行政与辅助工作时间。潜剖面分析表明,依据工作时间中小学教师可以被分为6个潜在类别:超长工作时间组、长工作时间组、学科教学支持工作偏向中等工作时间组、学生管理与教学工作偏向中等工作时间组、学科教学支持工作偏向短工作时间组和学生管理与教学工作偏向短工作时间组。
- 陈静勉肖洋王烁绚熊建文
-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 培养实施三维性科学教学的教师——美国科学教师培养标准的最新变化与启示被引量:3
- 2021年
- 核心素养时代的科学教育要求把学科素养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求科学教师能够实施整合科学知识、科学实践、科学态度与价值的教学,这对科学教师的培养带来了全新挑战。2012年,随着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提出了实施科学与工程实践、共通概念和学科核心概念三维性科学学习的概念之后,如何围绕这一框架培养科学教师成为关系美国科学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发布了2020版的《科学教师培养标准》,以科学教育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实施三维性科学教学的教师为目标,从学科内容知识、学科内容教学法、学习环境、安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专业知识与技能六个方面给出培养与评价未来科学教师的具体方案。新的培养标准汲取了科学教育领域中学习进阶的研究成果,补充了科学本质、科学与工程实践、共通概念等内容,倡导彰显社会公平和多元文化回应取向的科学教学。分析美国科学教师培养标准的最新变化,有助于把握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可以给我国科学教师教育和科学教学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 肖洋于冰熊建文
- 关键词:科学教师科学教育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