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五所幼儿园中2~7岁儿童的家长共计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定性访谈结果采用关键词提取,进行归纳分析。根据中国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85%为超重或肥胖]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将人口学特征,家庭因素及饮食和运动行为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超重或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儿童高出生体重(≥4 000g)(OR=31.55;95%CI:1.78~4.17,P<0.001);母亲选择剖宫产(OR=4.89;95%CI:1.42~16.89,P=0.01);混合喂养(OR=25.90;95%CI:3.07~218.39,P<0.001),人工喂养(OR=11.15;95%CI:1.686~73.7121,P=0.01)。保护因素包括:父亲的受教育程度高(OR=0.32;95%CI:0.12~0.89,P=0.03)、每天吃粗粮的次数多(OR=0.43;95%CI:0.21~0,87,P=0.02)、家人一起吃饭的次数多(OR=0.86;95%CI:0.75~0.98,P=0.02)。结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肥胖的认知及儿童的饮食运动行为有关。
目的探讨我国中、小学生坚果摄入现状及其与肥胖发生的关联。方法2012年u月,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湖南、宁夏3个省市的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校19所,使用自填式结构问卷收集学生过去一周食用坚果的情况(一周几把)。通过学校体检记录和现场测量两种方式获得身高、体重数据,采用生物电阻抗体成分测量仪MC980(TANITA,中国广州东莞百利达健康器材有限公司生产)测量部分超重肥胖儿童的体脂肪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在控制地区、城乡、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后,分析坚果摄入行为与肥胖发生的关系。结果4164名9~18岁儿童少年提供合格问卷。平均年龄(13.2±2.4)岁,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0±4.5)kg/m2。超重肥胖者占36.3%,超重肥胖儿童平均体脂率(fat%):(35.2±7.8)%。过去一周吃过坚果的比例为70.3%。儿童过去一周没吃坚果者超重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吃坚果者(P〈0.05),而每天吃坚果的多少与肥胖发生率未见明显剂量一反应关系(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每天摄入坚果1把及以上,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是过去一周没吃坚果学生的0.75倍(95%C1:0.61~0.92)。结论不吃坚果是儿童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验证儿童人体测量指标、体成份与心血管代谢指标间的关联性。方法对174名7-16岁超重肥胖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腰围臀围比值(WHR)、腰围身高比值(WHtR);使用生物电阻抗体成份测定装置测定体脂率(fat%);测定血压、清晨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采用调整性别年龄后的偏相关系数"r"表示肥胖指标与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关联性。结果 1)各组平均fat%均在30%以上,女生fat%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3)身体测量指标、fat%、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收缩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介于0.30-0.50之间,P〈0.05);腰围与多数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组份均呈显著相关(P〈0.05),其次为fat%、BMI和WHtR。结论腰围、体脂率(fat%)MS组份的相关性优于BMI和WHtR,在干预研究中应作为BMI的必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