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习平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地层
  • 3篇隧道
  • 3篇凝灰岩
  • 3篇灰岩
  • 2篇围岩
  • 1篇地应力
  • 1篇断面
  • 1篇断面隧道
  • 1篇应力
  • 1篇支护结构
  • 1篇软岩
  • 1篇软岩大变形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隧道穿越
  • 1篇隧道围岩
  • 1篇铁路
  • 1篇铁路隧道
  • 1篇围岩流变
  • 1篇围岩应力
  • 1篇流变特性

机构

  • 4篇中南大学
  • 2篇成都铁路局
  • 1篇中铁隧道集团...

作者

  • 4篇李习平
  • 3篇阳军生
  • 2篇王立川
  • 2篇王树英
  • 2篇王一鸣
  • 1篇任登富

传媒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联隧道穿越煤系地层软岩大变形控制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三联隧道煤系地层段围岩软弱,地应力高,初期支护变形速率快,累计变形量大。初支封闭成环后变形仍持续发展,大变形问题突出。运用FLAC2D有限差分软件对隧道施工情况进行二维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及现场情况分析表明,地质复杂、围岩软弱、高地应力、初支刚度不足等是导致大变形的原因。根据弱支护和强支护两种工况数值模拟结果对比,提出了采用强支护控制大变形;同时加强辅助施工措施、及时施作仰拱和尽量紧跟加强型二衬。采用上述措施后,位移量测结果表明大变形控制效果良好,二衬应力测试结果表明衬砌结构安全。因此,上述大变形控制措施切实可行。
王一鸣任登富王立川李习平阳军生
关键词:大变形
凝灰岩地层大断面隧道围岩流变特性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本文以六沾复线三联隧道凝灰岩地段为依托,基于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现场监测和数值分析四种手段,研究了凝灰岩地层的物理力学特性,探讨了凝灰岩地层大断面隧道的大变形机理、大变形分级以及大变形控制技术。  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李习平
关键词:大断面隧道围岩流变
文献传递
高地应力凝灰岩地层铁路隧道支护结构大变形的原因及其整治被引量:15
2014年
针对贵昆铁路三联隧道施工中出现多处支护结构大变形的现象,采用现场地应力测试、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高地应力强风化凝灰岩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大变形的原因及其整治方案。通过现场地应力测试得知:隧道围岩最大主应力为6.87MPa,远大于岩体单轴抗压强度,高地应力状态是诱发强风化凝灰岩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大变形的主要因素。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对地应力的影响主要局限于1倍洞径范围之内,在隧道右下侧基底围岩上产生高达17.5%的剪应变,仰拱与边墙过渡段二衬的安全系数小于1.0;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地应力测试结果和破检揭露情况基本吻合。采用加深仰拱的方案整治仰拱破损段后,仰拱二衬结构安全系数的最小值达到1.9,监测显示隧道结构处于安全状态。该方案成功地应用于后续相似地层隧道区段的施工中。
王树英阳军生李习平
关键词:铁路隧道高地应力围岩应力
三联隧道凝灰岩流变试验及其本构模型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基于三联隧道凝灰岩地层段大变形问题,利用室内蠕变试验方法,研究凝灰岩的流变特性。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比较分析H-K流变模型拟合值、Burgers流变模型拟合值与试验数据的关系,研究凝灰岩的蠕变变形特征、长期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蠕变变形随时间趋于稳定,属于稳定蠕变。结合蠕变试验结果,数值模拟三联隧道凝灰岩地层段围岩的流变特性,验证了凝灰岩H-K流变模型的适用性。综合以上,H-K模型能够描述三联隧道凝灰岩的流变特征,且凝灰岩长期强度为瞬时强度的0.61倍。该成果对于三联隧道凝灰岩地层段隧道支护的优化调整,以及隧道结构长期稳定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李习平阳军生王立川王一鸣王树英
关键词:凝灰岩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