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小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支气管肺炎患儿CD23水平的研究
- 谷小华金雅磊陈新煜张渝候马红英
- 关键词:肺炎患儿支气管
- 文献传递
-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指数的变化及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血小板指数包括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其变化除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外,也有助于非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我们对1992年3月至2000年7月间住院资料较全的30例川崎病(KD)患儿进行了血小板指数变化分析,现报告如下.
- 谷小华金雅磊王红玲陈冬珍关祥燕
- 关键词:川崎病血小板指数PLTMPVPDWPCT
- 多媒体医学显微诊断仪早期快速诊断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被引量:36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多媒体医学显微诊断仪 (MCMDI)用于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及其准确性。方法 取患儿末梢血 2 0 μL置玻片上 ,不加任何试剂 ,在MCMDI下直接观察粘附在宿主红细胞膜表面的MP形态及运动。同时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 (MP -IgM )测定。疾病组 10 8例 ,健康组 30例。 结果 MCMD对MP检出率为 80 6 % ,血清MP -IgM检出率为 6 2 0 % ,并发现前者与血清MP -IgM检出结果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P <0 0 1) ,末梢血MP检出率与病程无关 (P >0 0 5 )。
- 陈冬珍邓华秀谷小华雷道秀闰平胡桂英张谦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疾病儿童
- LPL基因突变和apoE基因型与儿童Ⅴ型高脂血症的关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缺陷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与儿童Ⅴ型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测定血脂、脂蛋白电泳分型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及测序的方法,对脂蛋白脂肪酶基因外显子1-9进行扫描;同时采用multi-ARMS快速分型法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apoE分型。结果:经血脂相关指标检测和脂蛋白电泳分析确定为Ⅴ型高脂血症,未发现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缺陷,该患者及其家人apoE基因型均为ε3/4型。结论:本例儿童Ⅴ型高脂血症与LPL基因缺陷关联不大,与apoE基因ε3/4型可能相关,或存在其他基因缺陷。
- 蔡春林周新刘松梅谷小华郑芳胡汉宁
-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型儿童
- 激活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抗白血病细胞株活性研究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植物血凝素 (PHA)、白细胞介素 2 (IL 2 )、抗CD3单克隆抗体 (αCD3Ab)激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 (CBMC)体外对K562的杀伤活性 ,以及外源性刺激因子对CBMC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集CBMC分别与不同刺激因子体外短期培养 ,台盼蓝拒染法测效应细胞的增殖能力 ,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sIL 2R的含量 ,3 H TdR释放法测定效应细胞体外对K562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脐血PHA CD3AK细胞在体外培养 3d后增殖倍数、活化后上清液中sIL 2R的含量显著高于PHA LAK ,CD3AK和LAK细胞 (P <0 .0 5)。PHA CD3AK细胞体外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PHA LAK ,CD3AK和LAK细胞 (P <0 .0 5)。结论 脐血单个核细胞经PHA ,IL 2和αCD3Ab激活后 ,可有效形成PHA CD3AK效应细胞 ,其增殖活性、细胞毒性均高于PHA LAK 。
- 李慧娟邹典定赵东赤张渝侯谷小华
- 关键词:脐血单个核细胞植物血凝素抗CD3单克隆抗体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K562细胞株白血病
- 血小板指数变化在小儿川崎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分析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的变化。方法 取疾病组 30例及对照组 30例静脉血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指数。结果 疾病组PLT为 (42 1.4± 15 2 .7)×10 9/L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39.0± 119.3)× 10 9/L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MPV为 (9.15± 1.99)fl明显高于对照组(8.17± 0 .6 3)f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DW为 (15 .8± 2 .5 )fl明显高于对照组 (11.5± 1.1)fl,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结论 血小板指数对川崎病高凝状态的诊断、抗凝药物治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均有价值。
- 谷小华方丽辉张渝侯洪艳唐平娅
- 关键词:血小板指数小儿川崎病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 不同方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将ITP患者分为四组 :Ⅰ组 (丙球 )、Ⅱ组 (丙球 +地塞米松 )、Ⅲ组 (地塞米松 )、Ⅳ组 (强的松 )。结果 Ⅰ~Ⅱ组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较Ⅳ组明显缩短 (P <0 .0 1) ,Ⅰ、Ⅱ组血小板上升峰值、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Ⅳ组 (P <0 .0 1)。Ⅲ组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长于Ⅰ、Ⅱ组 ,其上升峰值亦显著低于Ⅰ、Ⅱ组 ,但其止血时间、有效率与Ⅰ、Ⅱ组无显著差异 ,且明显优于Ⅳ组。结论 对于小儿特发性ITP尤其是血小板过低 (<2 0× 10 9/L)易致危及生命的出血 ,首选静滴丙球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而对于血小板较低但全身症状不严重且经济困难的患者 ,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 洪艳谷小华王晓榕
- 关键词:药物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 婴儿毛霉菌肺炎1例
- 2012年
- 目的探讨毛霉菌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婴儿毛霉菌肺炎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男,8个月,以发热、咳喘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任当地予以抗感染、平喘治疗效果不佳,经痰培养提示毛霉菌感染,予以两性霉素B治疗,患儿症状消失,胸片恢复正常。结论毛霉菌肺炎临床表现多样,较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与激素,应考虑真菌感染,尽早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能降低病死率。
- 邓幼平方敏谷小华赵东赤
- 关键词:婴儿毛霉菌肺炎
- 支气管肺炎患儿CD23水平的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D2 3阳性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间接玫瑰花结法测定了 2 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 (A组 )及 9例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衰的重症肺炎患儿 (B组 )PBL的CD2 3阳性值 ,并用ELISA方法测定了B组血清总IgE水平。 结果 A组CD2 3阳性值增高 ,其中A组急性期 (17.70±1.95 )高于恢复期 (10 .5 0± 1.36 )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B组CD2 3阳性值 (2 3.2 1± 2 .6 5 )增高更明显 ,且B组血清总IgE水平亦明显增高。 结论 PBL的CD2 3阳性值的变化可作为肺炎急性期以及重症肺炎的一项监测指标。
- 谷小华金雅磊陈新煜张渝侯马红英
- 关键词: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