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许波

许波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三叠
  • 2篇三叠世
  • 1篇有孔虫
  • 1篇早三叠世
  • 1篇珊瑚
  • 1篇生物成因
  • 1篇生物岩
  • 1篇石珊瑚
  • 1篇铁矿
  • 1篇退火
  • 1篇剖面
  • 1篇球状
  • 1篇热退火
  • 1篇中三叠世
  • 1篇中新世
  • 1篇微生物成因
  • 1篇微生物岩
  • 1篇量子
  • 1篇量子点
  • 1篇快速热退火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海油海南能...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许波
  • 2篇祝幼华
  • 2篇周志澄
  • 1篇廖卫华
  • 1篇刘会云
  • 1篇杨昊
  • 1篇张金福
  • 1篇丁鼎

传媒

  • 2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第七届全国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四川广安谢家槽早三叠世底部微生物岩的球状蓝细菌和微生物成因黄铁矿被引量:3
2021年
蓝细菌死后,容易受到降解作用的影响而腐烂,难以保存为完好的化石。地史时期保存比较好的蓝细菌化石,大都在一些特殊的如燧石等沉积岩中。在我国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广泛发育的微生物岩中,真正意义上保存完整的蓝细菌化石较为少见,大部分缺乏蓝细菌的内部结构,往往只保存有蓝细菌的轮廓或铸模。本文报道了四川省广安市谢家槽剖面夜郎组底部微生物岩中保存完整且内部存在拟似子细胞的单细胞Stanieria-like球状蓝细菌化石及其生态习性。这一发现表明Stanieria-like球状蓝细菌的钙化作用,不仅发生在鞘上和鞘外,也发生在鞘内拟似子细胞上。Stanieria-like球状蓝细菌化石的较好保存与该地区夜郎组底部的沉积环境(局限海台地)及其区域上有利的海洋地球化学环境如CO2分压以及海洋中碳酸盐高饱和度有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该地区的海洋环境及海洋古生态都具有重要意义。谢家槽剖面微生物岩中不仅产有莓状黄铁矿,还产有星点状、斑块状和条带状等其他各种不同形态的黄铁矿,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成因过程。扫描电镜研究发现,交代作用形成的斑块状和条带状黄铁矿常常为半球形集合体,类似于围岩中的球状蓝细菌的外形,推测为球状蓝细菌在黄铁矿化中产生的复制作用。本文首次报道了这一新的发现,详细描述了各种黄铁矿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并初步分析了它们的成因。
周志澄周志澄许波Willems Helmut许波
关键词:微生物岩黄铁矿
快速热退火对带有InGaAs盖层的InAs/GaAs量子点发光特性的影响
张金福刘会云许波丁鼎
关键词:INAS/GAAS量子点快速热退火
文献传递
四川广安谢家槽剖面早―中三叠世有孔虫被引量:1
2017年
四川海相三叠系地层分布广泛,发育富含有孔虫化石的碳酸盐岩,是我国研究三叠纪有孔虫生物地层的理想地区之一。四川广安谢家槽剖面早—中三叠世地层中产丰富的有孔虫化石,共识别出12属34种(包括未定种)。根据有孔虫化石群在地层中的分布特点,自下而上划分出4个组合带,即Rectocornuspira kalhori-Cornuspira mahajeri,Glomospirella vulgaris-Arenovidalina chialingchiangensis,Meandrospira pusilla-Glomospirella irregulariformis和Glomospira sinensis-Arenovidalina amylovoluta组合带。有孔虫化石带的建立为该地区海相三叠系地层的时代确定和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
杨昊罗辉祝幼华祝幼华许波许波
关键词:有孔虫
南海西沙群岛西科1井中新世石珊瑚被引量:5
2019年
南海西沙群岛西科1井374. 95 1 257.5 m井段发现石珊瑚化石19属,分别为Acropora,Antillo-phyllia , Astreopora, Caryophyllia, Coenangia, Cricocyathus, Cyphastrea, Diploastrea, Enallopsammia Favia ,Favites, Fungia,Goniastrea ,Leptastrea ,Meandrina ,Montipora, Phyllangia, Porites 和 Turbinaria 等,主要分布于黄流组二段和一段顶部、梅山组二段上部和一段以及三亚组二段。其中Antillophyllia分布于渐新世到中新世,Cricocyathus的分布时代为始新世至中新世,说明含上述2属珊瑚的地层时代不晚于中新世。综合有孔虫、大型底栖钙藻和钙质超微化石等的时代划分结果,推断374. 95-1 257. 5 m井段的时代属于中新世。对Cricocyathussp.,Antillophyllia sp.和Phyllangia sp.等单体珊瑚和群体珊瑚Goniastrea sp.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
刘新宇祝幼华史德锋廖卫华罗威许波李启剑朱莉叶
关键词:石珊瑚中新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