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幼华
- 作品数:89 被引量:3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四川广安谢家槽下三叠统碳酸盐微相及沉积环境被引量:16
- 2012年
- 依据碳酸盐岩的颗粒组分及结构构造特点,四川广安谢家槽剖面下三叠统夜郎组和嘉陵江组的碳酸盐岩可以划分出5个主要的微相类型和15个次一级的微相类型。在微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性及构造特点,划分出台地边缘、开放海台地、局限海台地和蒸发台地4种主要的沉积相带,由夜郎组、嘉陵江组向上到雷口坡组构成从局限海台地逐渐演变为蒸发台地相,反映了该地区从早三叠世到中三叠世海水逐渐变浅、碳酸盐台地逐渐向蒸发台地总的演变历程。
- 周志澄罗辉祝幼华许波蔡华伟陈金华
- 关键词:嘉陵江组下三叠统
- 南海ODP1143站晚中新世以来颗石形态变化及其钙化作用
- 2020年
- 对南海ODP1143站约9 Ma以来颗石形态变化进行了测量分析,并借此讨论了颗石藻的钙化作用及其环境控制因素。结果显示,无论是颗石形态和钙化作用均存在4个明显的变化阶段:8.9-6 Ma,4-3 Ma,2-1 Ma和1-0 Ma。其中在8.9-6 Ma期间,颗石形态学参数包括长度、厚度和重量所指示的钙化作用较强,6 Ma时颗石的长度达到最高,但厚度和重量均较低。随后颗石的三个形态学参数均逐渐升高,但在4 Ma时降至最低。三个形态学参数在2 Ma时存在波动,1Ma以来钙化作用加强。晚中新世以来颗石藻钙化作用的变化主要受大气CO2浓度的影响,同时,颗石藻属种演化也可能是影响钙化作用的因素。
- 马晓旭金晓波张洪瑞马瑞罡祝幼华刘传联
- 关键词:晚中新世ODP1143站
-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钙质超微化石年代地层研究被引量:15
- 2010年
- 本文依据南海北部大陆架莺琼盆地67口钻井的钙质超微化石资料,结合ODP184航次、2004年国际地质年代表等国内外几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研究区渐新统以来31个钙质超微化石属种的地质年代意义,厘定了18个化石带及3个联合化石带。讨论了乐东组、莺歌海组、黄流组、梅山组、三亚组、陵水组和崖城组的时代归属以及更新统与上新统、上新统与中新统、上中新统与中中新统、中中新统与下中新统、中新统与渐新统界线的钙质超微化石划分标志,建立起可与全球对比的莺琼盆地高精度年代地层格架。
- 谢金有祝幼华麦文刘新宇赵飞赵鹏肖
- 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古近系新近系莺琼盆地南海北部
- 苏南溧阳上白垩统泰州组的发现被引量:1
- 2002年
- 通过对江苏南部溧阳市上黄镇一露头剖面样品的分析 ,获得了丰富且保存完好的孢粉化石 ,经鉴定共 5 2属 87种。根据岩性、孢粉组合特征并与苏北及其他地区对比 ,确定含化石的地层为上白垩统泰州组 ,从而在苏南地区首次发现泰州组。这一发现不仅是对整个江苏地区泰州组地层研究的重要补充 ,而且对该区区域地质历史的重新认识 。
- 祝幼华杨晓清
- 关键词:上白垩统泰州组孢粉化石
- 西沙西科1井三亚组生物礁沉积的磁性地层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7
- 2016年
- 生物礁沉积是南海乃至西北太平洋重要的沉积类型之一。本文利用新近钻进取芯的南海西沙西科1井生物礁沉积,开展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显示,早中新世三亚组记录了跨度为C5Dn^C6An正极性时的生物礁沉积。在综合全孔年代学结果的基础上,划分出新近纪西沙地区生物礁生长、发育的3个阶段:>约16.5 Ma和<约13.5 Ma两个稳定堆积时期,以及16.5~13.5 Ma快速堆积的"中中新世跃迁事件"。此外,本文推测西沙地区生物礁初始发育的时间显著早于过去认为的约20 Ma,同时三阶段的演化模式可能与南海扩张-结束的构造环境密切关联。
- 易亮王振峰张道军刘新宇尤丽罗威祝幼华秦华峰邓成龙
- 关键词:磁性地层生物礁更新世
-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LW5井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孢粉组合被引量:5
- 2017年
- 本文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LW5井3 070—3 480m井段81个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共鉴定86个孢粉属种类型;另有沟鞭藻和有孔虫内膜。根据孢粉和藻类化石组合面貌、丰度变化和特征分子的分布规律,将研究井段地层划分为2个孢粉组合:3 070—3 325m井段为Polypodiaceaesporites-Dinocysts组合,层位相当于珠江组,时代为早中新世。本组合含丰富的沟鞭藻和微有孔虫,孢粉以Graminidites,Zonocostatites和Chenopodipollis等为主,沉积环境为滨浅海,气温较高,指示了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古气候;3 330—3 470m井段为Alnipollen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与珠海组层位相当,地层时代为晚渐新世。本组合沟鞭藻和微有孔虫少量出现,孢粉含丰富的Pinuspollenites和Abietineaepollenites,出现较多的Cedripites等,反映海陆交互的古环境,显示了气温低的亚热带古气候。
- 赵飞祝幼华季兴开冯净
- 关键词:孢粉组合南海北部
- 南海西沙群岛西科1井早中新世-第四纪生物礁地层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西科1井0.10—1267.80m岩芯中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低,属种比较单调。分析831个样品,仅在48个样品中发现钙质超微化石,共鉴定10属17种及1个未定种,主要化石种为Calcidiscus leptoporus,C.macintyrei,Coccolithus pelagicus,Cyclicargolithus floridanus,Gephyrocapsa caribbeanica,G.oceanica,Helicosphaera carteri,H.euphratis,Pontosphaera multipora,Pseudoemiliania lacunosa,Reticulofenestra minuta,R.minutula,Sphenolithus abies,S.moriformis和S.neoabies等。根据钙质超微化石生物事件及组合特征,结合有孔虫和大型底栖钙藻等研究结果,对西科1井0.10—1267.80m地层进行了划分,大致可划分为5段:1)0.10—212.20m地层属于第四系NN21—NN19带;2)214.29—328.69m归属于更新统NN18带至上新统;3)330.97—598.12m属于上新统NN15带至上中新统;4)599.53—1231.62m归属于中中新统至下中新统;5)1233.62—1267.80m为下中新统。由于化石丰度和分异度均较低,未建立完整的钙质超微化石带序列。根据钙质超微化石标志种及组合特征,确定研究井段的地层时代为早中新世至第四纪。西科1井生物礁地层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对该井生物地层的划分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 祝幼华刘新宇马瑞芳罗威王学恒徐守立
- 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
- 黑龙江省东北部绥滨地区东荣组最上部的沟鞭藻组合——兼论该地区侏罗-白垩系界线被引量:8
- 2003年
- 黑龙江省东北部绥滨地区海相东荣组最上部产丰富或较丰富的沟鞭藻类 ,经鉴定达 2 0属 30余种 ,其中有些在我国为首次发现 ,包括一新种Leberidocystasuibinensissp .nov .。文中详细地讨论沟鞭藻Oligosphae ridium pulcherrimum组合的特征及其地质时代 ,包括侏罗 白垩系界线等 ;认为该组合的时代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这一组合是我国白垩纪最早期的海相沉积 ,也是白垩系底部的第一个化石组合 ;首次提出黑龙江省东北部绥滨地区侏罗 白垩系界线应置于Tithonian阶的沟鞭藻Amphoruladelicata组合与Berriasian Valanginian阶的Oligosphaeridium pulcherrimum组合之间 ,即岩石地层上的东荣组上部与最上部之间。这条沟鞭藻类生物地层界线与双壳类的下、中伏尔加阶的Buchiamosquensis B .rugosa带与上伏尔加阶的B .fischeriana带之间的分界完全吻合 ,与目前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建议的侏罗
- 何承全祝幼华
- 关键词:沟鞭藻类东荣组
-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B1井中始新世微体古生物及其古环境意义
- 2024年
- 通过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B1井3370~3799 m井段宝石组19个样品多门类微体古生物的分析,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少量有孔虫、沟鞭藻、盘星藻以及钙质超微化石等。孢粉化石以杉科繁盛,松科和榆科花粉发育,金缕梅科、桦木科、壳斗科花粉以及水龙骨科孢子也有一定含量为主要特征,可称为杉粉Taxodiaceaepollenites-双束松粉Pinuspollenites-榆粉Ulmipollenites-栎粉Quercoidites组合,与相邻地区的孢粉组合对比结果表明,该孢粉组合时代为中始新世。此外,该段地层含沟鞭藻Operculodinium centrocarpum和Hystrichokolpoma granulatum等种类,发现Dictyococcites bisectus和Cyclicargolithus floridanus等钙质超微化石,以及个别浮游有孔虫Parasubbotina griffinae等。根据孢粉组合时代,结合浮游有孔虫、沟鞭藻和钙质超微化石特征种的分布时限,B1井3370~3799 m井段的地层时代为中始新世。综合各门类微体化石组合面貌特征,推测中始新统为近岸滨海海湾沉积。
- 李宁季兴开唐贤君陈忠云张涛徐振中祝幼华
- 关键词:微体古生物古环境中始新世西湖凹陷东海盆地
- 南海北部莺琼盆地渐新世--上新世沟鞭藻研究现状
- 莺琼盆地是我国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油气盆地,面积约16万Km2。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分别位于海南岛与越南、西沙群岛之间的海域,两盆地以1号断层为界,其中琼东南盆地东北部通过神狐隆起与珠江口盆地相邻(何文祥等,2004)。...
- 马瑞芳祝幼华
- 关键词:莺琼盆地南海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