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宽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肿瘤
  • 5篇肝细胞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肝切除
  • 4篇肝切除术
  • 3篇蛋白
  • 3篇细胞癌
  • 3篇门静脉
  • 3篇静脉
  • 3篇基因
  • 3篇肝癌
  • 3篇肝细胞癌
  • 2篇肿瘤侵润
  • 2篇胃癌
  • 2篇胃肿瘤
  • 2篇离断
  • 2篇基因家族
  • 2篇家族

机构

  • 12篇中南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胡宽
  • 8篇王志明
  • 7篇陶一明
  • 4篇黄云
  • 3篇李新营
  • 2篇周乐杜
  • 2篇李劲东
  • 1篇张赛
  • 1篇张鹏飞
  • 1篇钟鉴宏
  • 1篇汤参娥
  • 1篇王栋
  • 1篇谭辉
  • 1篇徐志杰

传媒

  • 1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细胞质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CC)侵袭性强,极易发生复发转移,临床预后差。目前HCC发生发展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细胞质1(PITPNC1)是一种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现出促癌作用。然而,PITPNC1是否在HCC发展中发挥作用仍然未知。因此,本研究探讨PITPNC1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招募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肝切除手术的HCC患者116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组织标本,并进行规律随访。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PITPNC1蛋白的表达,分析PITPNC1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通过LCCLD数据库分析PITPNC1在人HCC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慢病毒包装小RNA干扰PITPNC1在高侵袭转移性HCC细胞系MHCC97H中表达,利用集落形成和皮下成瘤实验观察PITPNC1表达与HCC生长的关系,并对皮下移植瘤行油红O染色。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ITPNC1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PITPNC1蛋白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浆,在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6.7%(88/116),在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1.5%(24/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TPNC1高表达与卫星结节(P=0.041)、血管侵犯(P<0.001)、肿瘤分化(P=0.027)、BCLC分期(P=0.009)、TNM分期(P=0.028)明显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PITPNC1高表达HCC患者总体生存(OS)率与无复发生存(RFS)率均明显降低(均P<0.001);PITPNC1表达是OS率与RFS率的独立影响因素(HR=11.775,95%CI=1.462~4.082,P=0.006;HR=1.928,95%CI=1.306~4.889,P=0.004)。PITPNC1沉默后,MHCC97H细胞体内和体外生长均明显抑制(均P<0.05)。油红O染色显示,PITPNC1表达下调后,皮下移植瘤的脂质积累明显减少(P<0.05)。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ITPNC1过表达涉及脂质代谢相关的PPAR信号通路活性。结论:PITPNC1是HCC新的癌基因和不良预后标志物。PITPNC1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途径而在促进HCC生长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张赛胡宽朱占伟张鹏飞
关键词:脂类代谢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作用BTBD7-ROCK2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癌侵袭运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Fasudil)对人高侵袭潜能HCC细胞株3(human hig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cells 3,HCCLM3)侵袭转移的影响,并且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100 mol/L Fasudil作用于HCCLM3细胞,采用肌动蛋白微丝荧光染色和侵袭小室实验观察HCCLM3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HCCLM3细胞经过处理后分为阴性对照组、Fasudil作用组、BTBD7干扰组,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BTB/POZ结构域蛋白7(BR-C,ttk and bab/pox virus domain containing 7,BTBD7)、Ras同系物家族成员C(ras homolog family member C,Rho C)、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hoassociated,coiled-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酶谱分析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水平。BTBD7干扰组作为阳性对照。结果:Fasudil处理后HCCLM3侵袭运动能力下降,BTBD7,Rho C,ROCK2蛋白表达下调,MMP2和MMP9活性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Fasudil具有干预BTBD7-ROCK2信号通路、抑制HCC侵袭转移的重要作用。
胡宽王志明陶一明
关键词:法舒地尔
BTB/POZ结构域蛋白7假基因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BTB/POZ结构域蛋白7(BTBD7)假基因1(BTBD7P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检测106例配对的HCC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中BTBD7P1 m RNA的表达,分析BTBD7P1m RNA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用BTBD7P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HCC细胞系Bel7404后,检测细胞增殖率以及BTBD7 m 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HCC组织中BTBD7P1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为(0.71 vs.2.14,P<0.05);BTBD7P1m RNA低表达与肿瘤大小、卫星灶、分化程度、静脉血管侵犯、出血坏死、HCC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BTBD7P1 m RNA低表达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低于BTBD7P1m RNA高表达患者(均P<0.05)。与转染空载体质粒的对照组Bel7404细胞比较,转染BTBD7P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Bel7404细胞,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低,BTBD7 m RNA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但BTBD7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BTBD7P1可能在m RNA水平对亲本基因BTBD7表达进行调控,从而参与了HCC发生与发展。
陶一明胡宽汤参娥冯铁诚王志明
以坏死并血管侵犯为关键要素的肝细胞癌T“N”M分期系统的建立及其准确性初步评估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分析肝细胞癌(肝癌)关键预后因素尝试建立新的肝细胞癌临床分期系统。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癌组织标本338例,检测肿瘤坏死和微血管侵犯的发生率;检索的相关文献,分析肝癌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基于湘雅医院236例肝癌患者随访生存数据,以肿瘤坏死与血管侵犯为变量对肝癌患者复发与生存率进行分析;将肿瘤坏死是否并血管侵犯为要素整合入AJCC第8版肝癌TNM分期系统中,构建T(肿瘤)"N"(坏死+血管侵犯)M(转移)肝癌分期系统,用生存分析比较T"N"M分期与第8版TNM分期的预后判断效力。结果:两组队列中,肿瘤坏死发生率分别为75.4%(177/236)、61/102(59.8%),微血管侵犯检出率分别为71.6%(169/236)、86.2%(88/102),而文献报道肝癌伴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仅为0.8%~8.33%。坏死和血管侵犯联合预测复发及1、3、5年整体生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0.834、0.748、0.721。T"N"M分期系统能够清晰区分Ia和Ib、IIIa和IIIc期肝癌患者预后差异。T"N"M分期系统5年生存率的C指数(0.672)和线性趋势χ^2检验值(0.732)高于第8版TNM分期系统对应值(0.537和0.626),而AIC值(1 798.142)则小于TNM分期系统对应值(1 806.256)。结论:所建立的T"N"M分期系统是一个基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简单有效的分期系统,可弥补TNM分期系统N分期预测效能的不足,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王志明何东任钟鉴宏王栋胡宽李娟妮陶一明
关键词:肿瘤分期坏死血管侵犯
miR-342-5p调控靶基因Merlin表达促进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miR-342-5p及其可疑靶基因Merlin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及意义。方法:用qRT-PCR检测miR-342-5p和Merlin mRNA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细胞系与各种不同HCC细胞系中的表达;用重组慢病毒包装质粒pGCSIL-GFP-miR-342-5p或空载体(阴性对照)转染HCCLM3细胞,以无处理的HCCLM3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划痕愈合及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运动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Merlin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将含野生型或突变型Merlin基因3'UTR质粒(psiCHECK-Merlin)分别与pGCSIL-GFP-miR-342-5p、空载体(阴性对照)共转染或单独转染(空白对照)HCCLM3细胞后,检测各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HCC组织中miR-342-5p表达明显上调,Merlin mRNA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HCC组织中,血管侵犯组较无血管侵犯组miR-342-5p表达明显上调,Merlin mRNA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且miR-342-5p与Merlin mRNA表达呈负相关(r2=5.364,P<0.05)。各HCC细胞系中miR-342-5p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系,且miR-342-5p的表达随HCC细胞系的侵袭性增高而上调,而Merlin mRNA表达则呈相反趋势(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HCCLM3细胞转染pGCSIL-GFP-miR-342-5p质粒后,细胞侵袭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均P<0.05),而Merl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siCHECK-Merlin野生型与pGCSIL-GFP-miR-342-5p质粒共转染HCCLM3细胞后,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较其阴性对照组或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psiCHECK-Merlin突变型与pGCSIL-GFP-miR-342-5p质粒共转染HCCLM3细胞后,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与其空白对照组或阴性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erlin是miR-342-5p的靶基因,miR-342-5p可能通过调控MerlinmRNA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癌侵袭转移。
胡宽陶一明黄云李新营王志明
关键词:肝细胞微RNASMERLIN肿瘤侵润
YTH基因家族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与目的:YTH基因家族的所有成员都属于m6A阅读蛋白,负责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甲基化调控。然而,YTH基因家族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和具体作用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本文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YTH家族成员在肝癌中的表达与预后价值,及其与免疫浸润及相关功能的关系。方法:用UALCAN数据库分析YTH基因家族在肝癌及其亚组中的表达差异。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YTH基因家族在肝癌中的预后价值。使用c Bio Portal数据库进行YTH基因家族的共表达谱和遗传学变异分析。通过Web Gestalt数据库进行YTH基因家族的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YTH基因家族与肝癌中的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TIMER 2.0数据库完成。结果:肝癌中YTHDC1、YTHDC2、YTHDF1、YTHDF2、YTHDF3的m RNA表达均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升高,并与临床TNM分期及肿瘤分级密切相关,其在1、2、3期/级中表达逐级升高,而在4期/级中表达水平下降。预后分析显示,YTHDF1和YTHDF2的高表达均与患者更短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明显相关。TCGA数据库和c Bio Portal工具分析显示,YTHDF3基因变异率为25%,是YTH家族中最高的。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YTH基因家族的主要癌症相关功能指向代谢及生物合成分解方向,尤其是激素代谢、固醇类代谢、脂代谢、药物分解代谢等。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多数YTH家族成员的表达与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树突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与巨噬细胞浸润呈负相关。结论:YTH基因家族在肝癌中存在分子和表达谱的失调。YTH基因家族成员(尤其是YTHDF1和YTHDF2)是肝癌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这些发现可为肝癌机制与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胡宽姚磊李娟妮
关键词:预后
Gasdermin基因家族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1年
背景与目的:Gasdermin(GSDM)家族由6个重要分子组成,主要负责调控细胞焦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来不断有研究表明GSDM家族的表达失调参与多种癌症进程,然而GSDM家族成员在胃癌中的表达、预后、功能和潜在机制研究尚待阐明。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性的分析GSDM基因家族各成员在胃癌中的作用。方法:使用ONCOMINE、GEPIA2、UALCAN、Kaplan-Meier Plotter、cBioPortal、TIMER 2.0、DiseaseMeth等多个数据库对GSDM家族分子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预后价值、功能富集、基因改变、免疫浸润相关性、甲基化改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GSDM家族中仅DFNA5在胃癌中明显高表达,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升高2.479倍。DFNA5在TNM2、3、4期的表达明显升高,同时在肿瘤分级2、3级的表达明显升高。GSDM家族中仅DFNA5在胃癌中有预后价值,高表达的DFNA5提示较差的总生存期。GSDM家族中GSDMD的基因变异率最高(19%),GSDMA、GSDMB、GSDMC次之(14%),DFNA5(8%)和PJVK最低(6%)。在胃癌中筛选出186个GSDM相关的共表达基因,这些分子可能通过炎症细胞凋亡、趋化因子反应、急性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胃癌进程。多数GSDM家族成员的表达与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的浸润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仅PJVK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浸润中呈负相关。GSDMA、GSDMD在胃癌组织中处于低甲基化水平。结论:GSDM家族成员在胃癌中存在表达及功能紊乱。GSDM家族特别是DFNA5分子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肿瘤标志物,为开发新的胃癌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李娟妮徐志杰胡宽
关键词:胃肿瘤计算生物学
绕肝提拉法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LHM)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ALPPS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肝右叶肿瘤3例,肝尾状叶肿瘤1例,均采用LHM法导引的一期左、右肝脏原位劈离,右门静脉切断;二期行肿瘤完整切除。结果:4例均预先游离肝脏,成功安置弹力带,顺利实施二期肝切除术;一期手术时间195~273(232.2±35.3)min,术中失血420~1 210(735±344.3)m L,并发胆瘘1例;二期手术时间98~186(139.5±36.6)min,术中失血100~320(197.5±95.3)m L;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3例情况良好,1例术后2个月复发死亡。结论:LHM法对于下腔静脉的保护,充分显露左右肝动脉、肝静脉、肝内胆管有较好的效果,可常规适用于肝肿瘤ALPPS二步肝切除术。
王志明胡宽苌群刚黄云周乐杜李新营李劲东陶一明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绕肝提拉法
肝纤维化严重程度预测指标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6
2020年
背景与目的: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与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全面且准确地对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进行术前评估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试图探索能否通过某些检查指标亦或是由这些指标所构建的预测模型来准确且全面地预测患者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共计106例行肝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术后病理切片的肝纤维化等级(Laennec分期系统)分为无或低级别肝纤维化组(50例)和高级别肝纤维化组(56例)。先将两组患者的检查指标全部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出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预测指标并建立综合预测模型。最后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独立预测指标及综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肌酐(Cr)、吲哚氰绿15分钟滞留率(ICG15)、门静脉宽度及门静脉流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G15与门静脉宽度为高级别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指标(均P<0.05),以此建立综合预测模型为Logit(P)=-6.026+0.44×ICG15+0.299×门静脉宽度。该综合模型预测高级别肝纤维化的ROC曲线的AUC为0.88,截断值为0.359时,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74%。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两个独立预测指标。结论:ICG15与门静脉宽度是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独立评价指标,联合ICG15与门静脉宽度的综合预测模型能对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更为准确的术前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李哲成黄云张泽宇李娟妮胡宽王志明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硬化比例危险度模型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在肝炎后肝硬化肝癌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ALPPS)在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例乙型病毒肝炎(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行ALPPS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前评估未来剩余肝脏体积约占标准肝体积的20.2%。患者一期行右侧门静脉离断和左、右半肝原位劈离;患者一期手术后9 d,剩余肝脏体积达标准肝体积的38.8%后,二期行右半肝含肿瘤切除。两次手术时间分别为255 min和297 min,出血量分别为260 mL和350 mL。术后肝功能持续平稳。术后21 d出院。术后2个月随访,未见复发转移,HBV-DNA定量和AFP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对于HBV非活动期合并肝硬化的肝癌可适度扩大ALPPS手术指征,手术仍然安全可行。
王志明陶一明黄云谭辉李劲东周乐杜李新营胡宽
关键词:肝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