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 作品数:21 被引量:142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AIBP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与含AIBP基因及AFP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结合蛋白(AIBP)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正常肝细胞株L02,AFP阳性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及AFP阴性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AIBP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构建AFP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CD,TK)+AIBP基因过表达载体pcDNA3.1-AFP-AIBP-yCD/TK,并转染Hep3B和SMMC7721细胞,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AIB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2(VEGFR-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AIBP mRNA和蛋白在正常肝细胞中高表达,而在各肝癌细胞系中均表达下调,且Hep3B和SMMC7721细胞中下调明显。成功构建pcDNA3.1-AFP-AIBP-yCD/TK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入Hep3B和SMMC7721细胞。转染后AFP阳性Hep3B细胞生长到明显抑制,但AFP阴性SMMC7721细胞增殖不受影响;两种细胞的AIBP基因与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而VEGFR-2,VEGF和MMP-9基因与蛋白表达明显表达下调。定量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BP在肝癌细胞中表达下调,AIBP与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有关,而与细胞增殖能力无关;成功构建了联合基因载体pcDNA3.1-AFP-AIBP-yCD/TK。 黄云 王志明 陶一明 刘喜武关键词:载脂蛋白A-I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肝纤维化逆转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经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的肝纤维化Wistar大鼠接受正常Wistar大鼠肝细胞移植(实验组),另以不接受肝细胞移植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组)和接受肝细胞移植的正常Wistar大鼠(移植对照组)为对照。肝细胞移植于注射四氯化碳后21d进行。分别于移植前及移植后第1、2、7和14天采集抗凝血(肝纤维化组同步采集),测定血浆总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性TGF-β1、纤溶酶及α2-巨球蛋白(α2M)水平,并取其肝脏,进行肝脏的纤维成像和定量分析,检测肝脏星形细胞活性。结果肝细胞移植后的第14天,实验组肝脏内成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为(3.69±0.44)%,低于肝纤维化组的(8.25±0.69)%(P〈0.01);实验组肝内α-SMA阳性信号面积百分比为(0.43±0.03)%,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组同期的(2.79±0.40)%(P〈0.01)。移植前实验组大鼠血浆中总TGF-β1和活性TGF-β1水平分别为(4543.2±307.2)μg/ml和(2380.7±150.8)/μg/ml,移植后1d,二者均显著下降,分别为(2109.9±425.2)μg/ml(P〈0.01)和(1758.9±429.2)μg/ml(P〈0.05)。实验组肝细胞移植前血浆纤溶酶水平为(5.16±0.42)μg/ml,移植后下降至(2.96±0.11)μg/ml(P〈0.01)。实验组肝细胞移植前血浆α2M水平为(152.4±27.6)mg/ml,移植后升高至(343.0±48.8)mg/ml,为移植前的2倍,而移植对照组的α2M水平移植后升高30余倍。结论肝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肝内活性星形细胞减少及TGF-β1水平降低有关。 常实 王宪伟 黄云 龚学军 周军 彭创 汤恢焕关键词:细胞移植 肝细胞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miR-342-5p调控靶基因Merlin表达促进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miR-342-5p及其可疑靶基因Merlin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及意义。方法:用qRT-PCR检测miR-342-5p和Merlin mRNA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细胞系与各种不同HCC细胞系中的表达;用重组慢病毒包装质粒pGCSIL-GFP-miR-342-5p或空载体(阴性对照)转染HCCLM3细胞,以无处理的HCCLM3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划痕愈合及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运动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Merlin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将含野生型或突变型Merlin基因3'UTR质粒(psiCHECK-Merlin)分别与pGCSIL-GFP-miR-342-5p、空载体(阴性对照)共转染或单独转染(空白对照)HCCLM3细胞后,检测各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HCC组织中miR-342-5p表达明显上调,Merlin mRNA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HCC组织中,血管侵犯组较无血管侵犯组miR-342-5p表达明显上调,Merlin mRNA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且miR-342-5p与Merlin mRNA表达呈负相关(r2=5.364,P<0.05)。各HCC细胞系中miR-342-5p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系,且miR-342-5p的表达随HCC细胞系的侵袭性增高而上调,而Merlin mRNA表达则呈相反趋势(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HCCLM3细胞转染pGCSIL-GFP-miR-342-5p质粒后,细胞侵袭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均P<0.05),而Merlin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siCHECK-Merlin野生型与pGCSIL-GFP-miR-342-5p质粒共转染HCCLM3细胞后,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较其阴性对照组或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psiCHECK-Merlin突变型与pGCSIL-GFP-miR-342-5p质粒共转染HCCLM3细胞后,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与其空白对照组或阴性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erlin是miR-342-5p的靶基因,miR-342-5p可能通过调控MerlinmRNA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癌侵袭转移。 胡宽 陶一明 黄云 李新营 王志明关键词:肝细胞 微RNAS MERLIN 肿瘤侵润 45例甲状旁腺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术前定位、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1年—2012年间收治的45例甲状旁腺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45例甲状旁腺肿瘤术前均通过B超和或CT、99mTc-MIBI检查得以定位,阳性率分别为86.7%,93.8%,100%。4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为单发肿瘤,其中左上7例,左下23例,右上4例,右下11例。术后病理证实39例为腺瘤,1例腺癌和5例囊肿。囊肿均为非功能性,腺瘤、腺癌均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术前PHPT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钙升高和血磷降低,其中24例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术后血钙明显下降,血磷明显上升(均P〈0.05),1周至3个月恢复正常,PTH明显降低(P〈0.05),22例术后1~5 d即正常,2例1年后正常。术中PTH(IOTPH)判断腺瘤成功切除率100%。40例获随访3个月至10年,均无复发和病灶遗漏。结论:甲状旁腺肿瘤起病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钙、血磷以及血PTH的检测有助于PHPT的诊断;B超可作为甲状旁腺肿瘤的术前定位的首选检查,联合CT和99mTc-MIBI核素扫描能提高定位率;手术治疗为甲状旁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夏发达 梁慧文 李劲东 黄云 王卓路 冯铁成 周宇帆 王志明 李新营关键词:甲状旁腺肿瘤 外科学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绕肝提拉法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LHM)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切断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ALPPS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肝右叶肿瘤3例,肝尾状叶肿瘤1例,均采用LHM法导引的一期左、右肝脏原位劈离,右门静脉切断;二期行肿瘤完整切除。结果:4例均预先游离肝脏,成功安置弹力带,顺利实施二期肝切除术;一期手术时间195~273(232.2±35.3)min,术中失血420~1 210(735±344.3)m L,并发胆瘘1例;二期手术时间98~186(139.5±36.6)min,术中失血100~320(197.5±95.3)m L;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3例情况良好,1例术后2个月复发死亡。结论:LHM法对于下腔静脉的保护,充分显露左右肝动脉、肝静脉、肝内胆管有较好的效果,可常规适用于肝肿瘤ALPPS二步肝切除术。 王志明 胡宽 苌群刚 黄云 周乐杜 李新营 李劲东 陶一明关键词:肝肿瘤 肝切除术 绕肝提拉法 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后即刻超声造影(CEUS)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6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76个病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41个病灶,对照组35个病灶)。两组均采用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RFA治疗,试验组于RFA后即刻(5~10 min内)行CEUS,若发现肿瘤残存则行补充消融治疗,至造影检查无肿瘤残存时结束;对照组RFA后不做即刻CEUS。试验组患者术后36~48 h复查CEUS,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CEUS及增强CT或增强MRI、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结果:试验组患者RFA术后即刻CEUS发现5例患者共5处病灶有残存,对残存肿瘤行补充治疗。两组患者1个月后复查,试验组发现1处病灶残存(1/41),对照组发现7处病灶残存(7/3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完全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7%vs.80.0%,P<0.05)。试验组患者RFA后即刻及36~48 h CEUS动脉期所测射频灶周围充血水肿带的宽度分别为(6.89±2.73)mm、(4.68±2.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恶性肿瘤RFA治疗后即刻CEUS能及时发现残存肿瘤并指导补充治疗,有效提高完全消融率。 谢璐璐 廖锦堂 李悦怡 黄云 周乐杜 李文政 龙学颖关键词:肝肿瘤 消融技术 超声检查 原位肝移植治疗Wilson病术前漏诊布加综合症1例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笔者回顾分析1例行原位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Wilson病)并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患者28岁,女性,Wilson患者,接受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顽固性腹水及双下肢水肿,经彩超、下腔静脉造影证实为布加综合症,予以经股静脉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后恢复顺利,现已术后11个月,患者情况良好。提示对于Wilson病合并布加综合症者,在肝移植术前行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尤其对下腔静脉病变位置靠近右心房者。 周乐杜 王志明 汤恢焕 黄云 李劲东 吕新生 鄢建勤 郭曲练 李刚 李海平关键词:肝移植 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附487例报告 被引量:27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对1990年3月—2006年7月收治的487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和术中诊断甲状腺癌分别为279例(57.3%)和162例(33.3%),术后确诊46例(9.4%);再次手术140例(28.7%),发现残癌79例(56.4%);487例手术患者无1例院内死亡,17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声嘶,2例永久性声嘶,14例出现低钙抽搐或肢端麻木。413例患者获随访,其中颈部淋巴结复发者33例,局部复发者24例,远处转移者1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9.8%,95.8%和87.0%。结论甲状腺结节伴钙化者应怀疑甲状腺癌可能,术中冷冻快速切片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术式的选择。应充分重视首次手术,术中应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术后患者坚持终生服用甲状腺素片有助于预防复发和转移。 李新营 王志明 黄云 陆晔斌 李劲东 周乐杜 张鸽文 吕新生关键词:颈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区域性肝血流阻断的中央型肝癌切除术 王志明 陶一明 黄云 刘喜武 周乐杜 李新营 李劲东术后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短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8月126例原发性肝癌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3例术后常规予以护肝、补充白蛋白等治疗(对照组),另63例在以上基础上术后当日起开始连续3 d静滴甲强龙80 mg/d,后减量至40 mg/d应用2 d后停药(激素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肝功能相关指标、肝功能不全发生情况、白蛋白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相关资料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两组术后白蛋白水平、转氨酶水平、术后白蛋白用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激素治疗组术后第2、3天总胆红素水平、肝功能不全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0%vs.34.9%,27.0%vs.44.4%)(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短疗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有益于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不会增加糖皮质相关不良反应。 杨佳锦 林峰 黄云 王志明关键词:肝切除术 糖皮质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