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昕
- 作品数:35 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以培养临床胜任力为核心的儿科模拟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2022年
- 医学模拟教学是近年来临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胜任力的重要教学方法,但当今模拟教学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模拟教学与临床衔接不紧密、模拟教学评价方法单一和模拟教学团队师资薄弱等,针对上述情况,该院对儿科模拟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将培养临床胜任力贯穿到儿科模拟教学的各个阶段,建立多维化、贯穿式的培养模式;并建立了全方位的模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建立了激发教师兴趣、培养教学能力、减轻教师负担的用人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田昕张萌徐晓恒胡起波张云峰车广华
- 关键词:模拟教学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质量儿科
- 瓜氨酸化修饰对纤维蛋白原多肽抗原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瓜氨酸化修饰对人纤维蛋白原(Fg)多肽抗原性的影响,探讨针对瓜氨酸化瞻的自身免疫应答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对人心进行瓜氨酸化修饰,用修饰后Fg刺激RA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3H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人Fgα链进行瓜氨酸化修饰前后的抗原性分析,从中筛选出1条多肽,并体外合成原型肽和瓜氨酸替换肽,通过在表达HLA—DRB1细胞系中的直接肽结合试验和抗体竞争肽结合试验,评价瓜氨酸化修饰对Fg多肽与HLA—DRB1亲合力的影响;另外,在体外采用抗原提呈及活化系统,通过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观察瓜氨酸化修饰对Fg多肽激活T细胞作用的影响。结果瓜氨酸化修饰的瞻和野生型Fg对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激活作用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肽结合试验和细胞活化试验证实,瓜氨酸替换肽与HLA—DRB1的结合力明显高于原型肽,而且瓜氨酸替换肽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强于原型肽,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为2.26±0.14比1.65±0.53,P〈0.01)。结论瓜氨酸化修饰能够增加Fg多肽与HLA—DRB1的结合力,诱导T细胞活化,从而增强Fg多肽的抗原性。
- 赵义田昕栗占国
- 关键词:瓜氨酸纤维蛋白原
- 瓜氨酸化作用对纤维蛋白原多肽抗原性的影响
- 为了研究瓜氨酸化作用对纤维蛋白原多肽抗原性的影响,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意义。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纤维蛋白原α链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结合位点进行分析,筛选并合成一条与 HLA-DR4分子低结合的多...
- 赵义李茹栗占国田昕
- 关键词:瓜氨酸化抗原性多肽抗原纤维蛋白原
- 文献传递
- 微生物-肠-脑轴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肠道微生物的出现成为肠脑功能的关键调节因素之一,并且使人们认识到微生物-肠-脑轴的重要性。肠道微生物和大脑通过免疫系统、色氨酸代谢、迷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多种途径相互联系。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包括感染、分娩方式、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压力和宿主遗传学。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自闭症、肠易激综合征等。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了解微生物-肠道-脑轴的潜在机制,并试图阐明基于微生物的神经精神疾病的干预和治疗策略。
- 孙瑾徐睿张云峰田昕
-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迷走神经自闭症
- 形成性评价和能力培养在儿科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儿科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临床技能考核和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思维、无菌观念和职业素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但是技能操作成绩两组之间无差异。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模拟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这种方式能提高自主学习、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结论:在儿科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 田昕张萌车广华杨言慧张云峰
- 关键词:模拟教学儿科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田昕张首杰李娜张海英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卵巢浆液性肿瘤
- 案例教学在儿科研究生教育中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为基础,以案例(病例)为基本素材,在特定的病例中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转换成临床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可有效地调动授课对象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能够更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最初由美国法学院前院长克里司托夫-朗代尔于1870年提出,后为美国哈佛商学院大力倡导;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才得以引入我国,并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目前已在管理学、法学和其它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 郑百红黎萍田昕陈鹏许忠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研究生教育儿科教学过程教学目的
- 抗瓜氨酸化人纤维蛋白原抗体的测定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
- 背景:抗环瓜氨酸化(CCP)抗体对RA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敏感性约为40%- 60%,而特异性高达98%。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所针对的靶抗原表位为含有瓜氨酸残基的肽段。RA 炎症滑膜中有大量的纤维蛋白原(Fi...
- 赵义田昕栗占国
- 关键词:瓜氨酸化类风湿关节炎
- 三七总皂苷调控miR-1231保护高糖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调控miR-1231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增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分为空白对照组(CON),高糖组(HG)和三七总皂苷组(PNS)。采用CCK-8法检测PNS对高糖下HMCs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231在各组的相对表达量,生物信息学分析法筛选与miR-1231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其参与的生物学功能。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CCK-8结果表明,与高糖组相比PNS在浓度为6.25~200μg/mL状态下,对细胞过度增殖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P<0.05),且50μg/mL的PNS已能够显著改善高糖诱导下HMCs的异常增殖(P<0.01)。PCR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miR-1231表达显著下降;与高糖组相比,PNS干预后显著升高(P<0.01)。对miR-123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到miR-1231的靶基因有IGF1、TMED1、GSTT2等;用GeneOntology和KEGG数据库对miR-1231进行通路富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确定miR-1231与MAPK信号通路紧密相关,miR-1231的靶基因参与调控肾小球系膜细胞内蛋白质转运等生物功能。ELISA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上清液中TNF-α、IL-6表达增多(P<0.01);与高糖组比较,PNS组上述两种炎症因子表达下降(P<0.01)。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高糖组细胞中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PNS组较高糖组相比TNF-α、IL-6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PNS可通过上调miR-1231的表达,缓解炎症,发挥对HMCs的保护作用。
- 田昕单婉鑫石艳王陆飞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
- 清咳平喘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清咳平喘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点滴抗生素和口服清咳平喘颗粒。对照组静脉点滴同种抗生素未加服清咳平喘颗粒。疗程5d,观察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6.7%,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3.3%,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咳平喘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许忠田昕
- 关键词:抗生素支气管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