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 作品数:23 被引量:125 H指数:6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用于脑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血管介入治疗,研究组应用显微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8,P=0.034)。研究组良好率为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32)。研究组出血量为(103.8±12.7)mL,少于对照组的(241.6±2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76,P<0.001);研究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5.2±10.8)min、(8.2±0.7)d、(14.4±2.7)d,均短于对照组的(146.1±17.9)min、(13.3±1.8)d、(19.5±3.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879,P<0.001;t=17.114,P<0.001;t=7.345,P<0.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研究组治疗后MBI评分为(87.5±13.5)分,高于对照组的(68.4±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1,P<0.001);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3.7±1.2)分,低于对照组的(5.6±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2,P<0.001)。结论脑动脉瘤的治疗期间,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刘泉 王新军 付旭东 王建业 马建 孟恩平关键词:脑动脉瘤 显微手术 轻中型颅脑创伤继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HMGB1和TLR2的表达 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观察轻中型颅脑损伤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后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和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2,TLR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15分的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115例为颅脑损伤组,同期于门诊体检的20例符合条件的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两组血清中HMGB1、TLR2水平;分析各组血清中HMGB1和TLR2的表达。结果 3个月后,轻型颅脑损伤组和中型颅脑损伤组与健康组比较,其血清HMGB1、TLR2明显增高(q=42.442,24.264;均P<0.05);中型颅脑损伤组血清HMGB1水平比轻型颅脑损伤组比明显增高(q=17.122,P<0.05),TLR2水平无明显差异(q=2.416,P>0.05)。多组间血清中HMGB1和TLR2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520.008,169.249;均P<0.05);进一步分析,轻型颅脑损伤不伴MCI组和中型颅脑损伤不伴MCI组比健康组血清中HMGB1和TLR2水平高(q=33.252,24.126;均P<0.05),轻型颅脑损伤不伴MCI组和中型颅脑损伤不伴MCI组之间HMGB1和TLR2水平无明显差异(q=2.422,P>0.05);轻型颅脑损伤伴MCI组和中型颅脑损伤伴MCI组比健康组血清中HMGB1和TLR2水平高(q=48.374,44.522;均P<0.05),轻型颅脑损伤伴MCI组和中型颅脑损伤伴MCI组比轻型颅脑损伤不伴MCI组血清中HMGB1和TLR2水平高(q=28.674,21.351;均P<0.05),轻型颅脑损伤伴MCI组和中型颅脑损伤伴MCI组比中型颅脑损伤不伴MCI组血清中HMGB1和TLR2水平高(q=19.974,16.465;均P<0.05),轻型颅脑损伤伴MCI组和中型颅脑损伤伴MCI组之间HMGB1和TLR2水平无明显差异(q=3.584,P>0.05);颅脑损伤伴MCI患者血清中TLR2和HMGB1的水平呈正相关[Y=0.372X-0.408(r=0.874,P<0.01)];颅脑损伤不伴MCI患者血清中TLR2和HMGB1无明显相关性[Y=0.285X+0.038(r=0.459,P=0.064)]。结论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高表达的HMGB1 王新军 张旭阳 付旭东 马建 周少龙 杨卓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TOLL样受体2 神经内镜下手术与传统分流术治疗孤立性第四脑室的疗效对比 2018年 孤立性第四脑室(isolated fourth ventricles,IFV)又称封闭性第四脑室、第四脑室积水,系第四脑室正中孔、侧孔闭锁,导水管亦闭锁,致使第四脑室与第三脑室、蛛网膜下腔互不相通而形成的孤立性膨大。IFV以第四脑室流出道梗阻、脑脊液不能流出和重吸收,导致脑干受压为主要特点。 刘岩 付旭东 马建 孟恩平 刘菲菲 周少龙 魏恺言关键词:神经内镜 分流术 第四脑室 疗效对比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原发恶性胶质瘤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原发、复发胶质瘤中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标记物CD133、Nestin的表达,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40例患者不同病理界别复发脑胶质瘤组织内均可见Nestin阳性细胞,复发肿瘤内CD133/Nestin共表达细胞数为(3.21±0.40)%;Logisit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再次手术前生活质量(QOL)评分、切除程度、肿瘤体积等为患者二次手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肿瘤再复发患者尽早行二次手术治疗有助于延长其生存时间,术前生存质量、切除程度、肿瘤大小等影响患者二次手术后生存时间及质量。 马建 付旭东 刘菲菲 孟恩平关键词:脑恶性胶质瘤 放疗 肿瘤复发 白细胞介素-6在人脑胶质瘤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GSCs侵袭力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人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对GSCs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20例术中获取的人脑胶质瘤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并采用定量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IL-6在GSCs及相应原代培养胶质瘤细胞(PGCs)内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IL-6对脑胶质瘤细胞进行处理,观察其对GSCs侵袭力。结果 IL-6在GSCs内蛋白表达水平、m RNA水平明显高于对应PGCs(P<0.05);侵袭试验显示:加入外源性IL-6可增强PSCs、PGCs侵袭力(P<0.05),加入IL-6抗体可降低PSCs、PGCs侵袭力(P<0.05)。结论 IL-6在人脑胶质瘤干细胞内有高表达,IL-6在肿瘤侵袭、胶质瘤免疫抑制中均有参与。 马建 周少龙 付旭东 孟恩平关键词:人脑胶质瘤干细胞 侵袭力 神经内镜技术在难治性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6—2017-04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控制20例,死亡或自动出院8例,总有效率71.4%,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4例。结论神经内镜技术是一种治疗术后难治性颅内感染的有效手段。 付旭东 王新军 马建 孟恩平 刘菲菲 周少龙关键词:神经内镜 颅内感染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MVD术对面肌痉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MVD)术对面肌痉挛(HF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H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监测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MVD术进行治疗,监测组患者在实施MVD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监测组患者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情况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中的V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监测组患者在MVD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发现,其中有5例患者LSR波形消失是在进行桥小脑角探测检查时,32例患者是在进行神经减压时消失,其余2例患者直至MVD手术结束LSR波形仍然可见。术后1 d,监测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75,P<0.05)。结论:HFS患者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实施MVD术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比临床治疗HFS患者时单独采用MVD术进行治疗的方式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孟恩平 马艳 付旭东 马建 张恒威 李明贺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测 微血管减压 面肌痉挛 临床疗效 轻型颅脑损伤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HMGB1和TLR2及TLR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22 2019年 背景颅脑损伤后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病率达20%~50%,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基础研究相对匮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促炎因子,作用于Toll样受体(TLR)2、TLR4,激活核因子κB(NF-κB),其异常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目前关于颅脑损伤后继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观察轻型颅脑损伤(mTBI)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为13~14分的m TBI患者75例为mTBI组(其中GCS评分14分38例,GCS评分13分37例;不伴MCI 53例,伴MCI 22例);选取同期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20例为健康组。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比较两组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分析mTBI组中不同GCS评分、伴或不伴MCI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以及mTBI伴MCI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 mTBI组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mTBI组中GCS评分14分患者与GCS评分13分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BI组中伴MCI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高于不伴MCI患者(P<0.05)。mTBI伴MCI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血清TLR2、TLR4水平呈正相关[Y=0.438X-0.858(r=0.615,P=0.014);Y=0.494X+0.158(r=0.846,P<0.001)];mTBI伴MCI患者血清TLR2水平与血清TLR4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Y=0.687X-0.178(r=0.372,P=0.055)]。结论 mTBI伴MCI的患者血清HMGB1、TLR2、TLR4水平较高,且高表达的HMGB1、TLR2、TLR4可能参与mTBI患者MCI的发生发展。 张旭阳 王新军 付旭东 周少龙 马建 刘菲菲 孟恩平关键词:颅脑损伤 轻度认知障碍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TOLL样受体 仿生型纳米红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及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构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修饰的包载阿霉素(DOX)的仿生型纳米红细胞(NE)靶向药物递送系统RGD-NE-DOX,并进行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物理挤压法制备包载DOX的纳米红细胞NE-DOX,RGD修饰后构建RGD-NE-DOX,检测其形态、粒径、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透析法测定体外释药特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体外摄取情况及靶向性,并进行体内组织分布及药效学研究。结果制备的RGD-NE-DOX呈球形,平均粒径(197.41±2.27)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DI)为(0.21±0.02),电位(-16.87±1.51) mV,载药量(14.8±1.2)%,包封率(58.69±3.7)%;RGD-NE-DOX较单纯DOX突释降低,缓释特性明显;乳腺癌细胞MCF-7对RGD-NE-DOX的摄取多于NE-DOX和游离DOX,但正常乳腺细胞Hs578Bst几乎不摄取RGD-NE-DOX;体内组织分布结果表明RGD-NE-DOX肿瘤靶向性强,作用时间长;药效学结果表明RGD-NE-DOX抗肿瘤作用更强(P<0.05),组织切片显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结论仿生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RGD-NE-DOX循环时间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靶向性,抗肿瘤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魏恺言 付旭东 王新军 周少龙 马建 刘菲菲 孟恩平关键词:红细胞 靶向性 河南省15 345例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河南省颅脑创伤(TBI)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规范TBI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的方法,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建立由河南省35家不同等级医院组成的TBI住院患者临床特征研究协作组,设计临床信息调查表,并由经治医生填写,应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明确TBI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TBI住院患者15345例,男∶女为3.65∶1.00;年龄为(36.5±16.3)岁(1.5~89.0岁),16~55岁者占比最高(77.1%,11831/15345);重度TBI患者中,服用抗凝药物和(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者的病死率(20.5%,69/336)高于未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10.4%,581/5571)(χ^(2)=11.91,P=0.001);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占比最高(63.4%,9731/15345),其中骑乘电动自行车(25.5%,2481/9731)逐渐成为交通事故致伤主要原因之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比为37.7%(5785/15345),其中去骨瓣减压术是最主要的手术方式,占37.2%(2152/5785)。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中,脑积水的发生率为46.0%(990/2152)。行保守治疗者占62.3%(9560/15345)。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级Ⅴ、Ⅳ、Ⅲ、Ⅱ、Ⅰ级者分别为12445例(81.1%)、1347例(8.8%)、476例(3.1%)、322例(2.1%)以及755例(4.9%)。结论河南省颅脑创伤患者以男性为主,主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尤其是骑乘电动自行车。经过手术和保守治疗后,总体TBI患者的预后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对TBI的救治水平,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周少龙 付旭东 马建 孟恩平 杨卓 张恒威 李凌乐 王荷 王新军关键词: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