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作品数:29 被引量:6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学 文化科学 理学 更多>>
浅析李白《月下独酌》英译——以Waley和Giles两译本为例 2022年 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历史中,李白的经典作品总是受到国内外翻译家的青睐。本文以阿瑟·韦利(Arthur David Waley)和翟里斯(Herbert Allen Giles)两位翻译家的译本为例,从意境和韵律两个层面分析《月下独酌》这首诗的英译。希望能够丰富李白作品的译介研究,同时增加读者对两位翻译家及其翻译思想的了解。 庞立新 王新关键词:唐诗英译 韵律 科技翻译中的术语管理探究 2022年 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科技文明也在向着更深层次的方向进步,各国之间不断加强了科技交流,以期共同打造人类科技文明的伟大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科技术语被创造出来并广泛使用。科技术语作为科学技术文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重点内容,对其翻译准确性的把握将直接关系到科技交流效果,同时也是保证翻译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科技术语进行翻译,将成为业界人士必须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讨论了科技翻译中术语管理的难题,详细介绍了科技翻译中术语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以二者为出发点,探讨一些在开展科技翻译项目中术语管理的相关措施,包括术语提取、术语翻译、术语库建设和维护等,以期通过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分享,既能够提高自身术语管理能力,也能够帮助业界人士共同提高翻译科技类文本的能力。 郭思慧 王新关键词:科技翻译 术语库 翻译阐释运作理论的解构分析——以王佐良《论读书》翻译过程为例 2016年 《论读书》是培根散文中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译者众多,但王佐良的中译本语言凝练,文笔流畅,传神地表达出了原作者的意图。本文试从乔治·斯坦纳翻译阐释运作理论的四步骤来分析王佐良《论读书》的翻译过程。 尚培培 王新关键词:乔治·斯坦纳 《论读书》 大学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中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英文) 2014年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调查内蒙古工业大学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以期了解大学英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该环境下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基于学习者与指导者双方的解决策略。 冯勇 王新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英汉句式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受母语(汉语)句子结构的影响,很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无意识地套用汉语句式结构。套用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所带来的负面结果是学生在遣词造句方面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语言在句式结构层面的对比来探讨英语造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减弱或消除在英语写作中汉语语言特点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王新 郭萌关键词:句子 内蒙古民族文化遗产翻译技巧与策略——以呼和浩特市大召寺导游词为例 2022年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的北部边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自然风光别具一格,人文景观丰富多样,因此内蒙古旅游业得以高速发展。而寺庙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成为内蒙古当地特色景点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寺。本文通过广泛收集关于大召寺和蒙古族文化的相关资料,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及研究方法,分析了在翻译大召寺的导游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 刘璐 王新对比赏析《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两个英译本 古诗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备受国内外爱好文学的翻译家们的喜爱,所以争相翻译中国古典诗词也成为一种新的风尚。《月下独酌》这首诗作为诗仙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有许多翻译版本,本文主要在选词和诗句表达的意境这两方面对... 李宇佳 王新 王文飞中国环境下英语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如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而高水平的英语师资是实现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本文采取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内蒙古地区近百名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涉及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手段、自身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探讨中国环境下英语专业教师的职业发展问题和途径。 陈亚杰 王新关键词:中国环境 英语专业教师 商品说明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以3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商品说明为翻译文本进行实验,观察受试者的翻译过程。通过对有声思维数据的采集、编码,提取了与受试者翻译过程相关的翻译单位与翻译策略数据,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从而获取了与英语学习者翻译过程的特点以及翻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相关的信息。 王小琴 王新关键词:翻译过程 有声思维法 翻译单位 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以蒙古族特色词汇为例 被引量:40 2011年 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对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的翻译及时、恰当、得体。本文将从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的视角,以蒙古族特色文化词汇为实例,对现行的翻译方法和译文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的英译应以目的论为依据,以翻译目的为最高原则,博众家之长,采用中和翻译策略,以达到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陈亚杰 王新关键词:目的论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