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旭文
- 作品数:37 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浙江西沪港重金属铜的配位容量和形态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根据2000年6月10~14日在浙江省西沪港采集的海水样品,利用AA-8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铜的含量,获得铜在海水中受不同的有机配体控制。不同粒级的铜表观配位容量表明西沪港海水过孔径1.00μm微孔膜的(ACuCC)较高,为144.4nmol/dm^3;过0.40和0.20μm滤膜的(ACuCC)分别为103.0和102nmol/dm^3;铜的有机配体条件稳定常数的对数值在7.25~9.14之间。铜的总量为21.72nmol/dm^3。铜全部为稳定溶解态,其中pH2酸溶态占95.0%,强有机结合态占5.0%.溶解态铜中有机结合态占过滤海水中总铜的61.6%。
- 吕海燕王正方傅和芳冯旭文
- 关键词:重金属铜有机配体
- Zn^(2+)-bipy-PCA^-体系芳环堆积作用的研究
- 1997年
- 采用萃取方法研究了Zn2+-bipy-PCA一体系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bipy为2,2’-联吡啶,PCA-为苯基羧酸根),讨论了堆积百分率与配体中碳链长短及芳环大小的关系,合成并表征了混配配合物[Zn(bipy)(Bz)2]。
- 林秋月冯旭文
- 关键词:芳环堆积作用锌联吡啶萃取
- 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丰度和品位分布特征被引量:2
- 2011年
- 太平洋CC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是多金属结核丰度高、品位高的分布区,也是最具有开采价值的区域,本次研究CC区多金属结核丰度和品位分布特征研究的范围为5°N—20°N、110°W—158°W区域,此区域是太平洋多金属结核最富集矿带。CC区东起110°W,西至莱恩海脊,东西延伸约3500km,南北分别以克拉里昂(Clarion)断裂带和克立帕顿(Clipperton)
- 张富元章伟艳冯旭文
- 关键词:太平洋多金属结核断裂带分布区
- 鳀鱼可溶性蛋白质及鱼油的开发被引量:16
- 2001年
- 对采用多种生物酶复合水解的方法开发鱼是鱼可溶性蛋白质及鱼油进行了综述 ,展示了鱼是鱼开发和利用的广阔前景。
- 朱碧英冯旭文毋瑾超
- 关键词:鱼油蛋白质生物酶
- 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丰度和品位分布特征
- CC区是多金属结核高丰度、高品位分布区,是最具有开采价值的海区,根据本文的计算分析,CC区平均丰度为6.33kg/m2,据此认为世界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量可能被高估了,随着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调查研究深人和资料积累,需要重新...
- 张富元章伟艳冯旭文
- 关键词:海洋矿产资源多金属结核
- 河口季节性缺氧在沉积物中记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6年
- 综述了用分子地层学方法反演河口缺氧及富营养化发生与发展的研究进展,对可追溯缺氧发生的时间及变化趋势、表征人类活动对缺氧的影响的表征的参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美国河口缺氧事件的发生可追溯到上世纪中期,自70年代起也呈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沿海人口的增加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导致了营养物质输入的增加,再加上全球变暖的趋势,河口区域缺氧将朝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为此需要采取必要措施,通过减少营养物质尤其是硝酸盐的输入来减缓缺氧。
- 冯旭文于晓果陈建芳金翔龙
- 关键词:缺氧
- 长江口外缺氧区柱样沉积物元素的分布及其百年沉积环境效应被引量:11
- 2009年
- 在210Pb定年的基础上,对取自长江口外缺氧区内外的柱样沉积物开展了10种常量元素、13种微量元素和粒度的测定分析,研究了其物源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缺氧区外柱样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老黄河口海岸泥沙,大部分元素具有"粒度控制"规律。缺氧区内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夏季长江陆源的输入和海洋自生生物死亡后的沉降,部分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和亲生物元素不受控于"粒控效应",其中Mo、Cd、As等氧化还原敏感元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明显富集,分别增加了83%、73%和50%,而Mn出现贫化,指示了缺氧区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和底层水体季节性缺氧,引起底层水-沉积物界面氧化还原环境变化;亲生物元素Ca、Sr、P含量自20世纪70年代起分别增加了129%、65%和38%,反映了受化肥使用等人类活动影响,近40年来长江口外水体生产力提高和生物量增加。
- 冯旭文金翔龙章伟艳于晓果李宏亮
- 关键词:长江口
- 浙江沿岸贝类生物体中Hg、Cd、Pb、As含量的分析被引量:86
- 2001年
- 运用冷原子荧光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分光光度法对 1 998年 5~ 6月所采集的浙江沿岸 1 4个测站 2 3个贝类生物样品中的重金属 Hg、 Cd、 Pb、 As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贝类生物样品中重金属平均含量 :Hg为 0 .0 2 0× 1 0 - 6、Cd为 1 .5 4× 1 0 - 6、Pb为 0 .49× 1 0 - 6 、 As为 1 .73× 1 0 - 6 。贝类不同科间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蚶科含 Cd量最高 ,帘蛤科含 As量最高。
- 吕海燕曾江宁周青松傅和芳冯旭文王正方
- 关键词:贝类汞砷水产养殖业
- 大洋多金属结核中几种常见锰矿相的特征及其相关性被引量:8
- 2006年
- 大洋多金属结核中的1 nm锰矿相常以陆上钡镁锰矿命名,但两者在晶体结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并不属同一种矿物,1 nm锰矿相与人工合成的布塞尔矿却有更多的相似性。1 nm锰矿相会因干燥失水而相变成0.7 nm锰矿相,因此结核中的大多数0.7 nm锰矿相很可能不是原生矿物,而仅仅是1 nm锰矿相的相变产物。水羟锰矿和1 nm锰矿相是多金属结核中最主要的两种锰矿物,它们两者均有0.24 nm和0.14 nm这两条特征X射线衍射峰,因此在对结核进行锰矿物相的鉴定中要注意把它们区分开。
- 钱江初初凤友冯旭文
- 关键词:锰矿相多金属结核
- 锌(Ⅱ)与2,2′-联吡啶胺(dpa)和3-苯丙酸(HPPr)混配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表征被引量:3
- 1998年
- 合成了锌(Ⅱ)与2,2′-联吡啶胺(dpa)和3-苯丙酸(HPPr)混配配合物[Zn(dpa)(PPr)2]·2H2O,并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541(1)nm,b=11.333(1)nm,c=11.698(1)nm,α=91.00(1)°,β=90.96(1)°,γ=88.38(1)°,Z=2,2个PPr-1羧基上的4个氧原子、1个dpa上的2个氮原子分别与中心离子Zn(Ⅱ)配位,构型为畸变八面体.2个结晶水与配体间可能存在着分子内氢键.通过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和热重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 冯旭文龚钰秋顾建明
- 关键词:锌配合物混配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