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素梅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产儿
  • 3篇新生儿
  • 3篇血清
  • 2篇新生儿早产
  • 2篇孕龄
  • 2篇肌钙蛋白
  • 2篇钙蛋白
  • 1篇蛋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学生标准化病...
  • 1篇血清CK
  • 1篇血清超敏CR...
  • 1篇血清胱抑素
  • 1篇血性
  • 1篇医师
  • 1篇抑素
  • 1篇营养

机构

  • 1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市妇幼保...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王素梅
  • 3篇陈建文
  • 2篇徐兵
  • 2篇丁周志
  • 2篇孙琦
  • 2篇彭万胜
  • 2篇李冬娥
  • 2篇杨小云
  • 2篇徐家丽
  • 1篇周瑞
  • 1篇潘家华
  • 1篇诸宏伟
  • 1篇时花
  • 1篇陈信
  • 1篇刁艳霞
  • 1篇阎会丽
  • 1篇尹淮祥
  • 1篇徐茹
  • 1篇王磊

传媒

  • 4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苏皖新生儿医...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输血策略对早产儿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限制性输血与非限制性输血策略对早产儿输血情况及一系列临床指标恢复的影响,为早产儿输血策略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根据2008年美国早产儿输血指南,回顾性分析进行输血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171例,分为限制性输血组(A组)78例和非限制性输血组(B组)93例,根据胎龄又分为胎龄<34周和≥34周,比较2组早产儿在输血总量、输血次数、首次输血日龄、体质量恢复、喂养情况、脱离氧气时间、达出院标准时间、早产儿脑损伤(脑白质软化/颅内出血)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胎龄<34周,A组输血次数少于B组(P<0.01),首次输血日龄、脱氧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所用时间和脑损伤发生率均为A组高于B组(P<0.05~P<0.01);胎龄≥34周,首次输血日龄和奶量达足量(150mL/kg)时间A组均高于B组(P<0.01和P<0.05);达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在胎龄<34周和胎龄≥34周早产儿均为A组长于B组(P<0.05~P<0.01),输血总量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限制性输血,非限制性输血策略不增加输血总量,可能更有利于早产儿的临床恢复,有利于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促进喂养及进体质量增长、缩短用氧时间、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
李亚楠徐家丽彭万胜王素梅周瑞张贝贝
关键词:输血贫血早产儿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与出生胎龄关系的临床探讨
2008年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白细胞及其分类与出生胎龄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NICU收住的出生48 h以内的早产儿93例,分别于生后24~48 h内进行血白细胞及其分类的绝对计数测定;同时摘记早产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如出生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结果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绝对计数值在胎龄〈32周、32~34周、34~37周分别为(9.31±4.24)×10^9/L、(8.06±3.47)×10^9/L、(9.70±4.02)×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值在胎龄〈32周、32~34周、34~37周分别是(3.84±2.84)×10^9/L、(3.85±2.66)×10^9/L、(5.45±3.07)×10^9/L,随胎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也随出生胎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计数值随出生胎龄增加而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的绝对计数值与出生胎龄无关,近似于足月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随出生胎龄增加而增多;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随胎龄增加而降低。
徐茹王素梅杨小云徐兵
关键词:早产儿孕龄
新生儿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致新生儿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以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远期生活质量。方法对我科NICU2007年7-12月住院的152例早产儿病历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致新生儿早产的主要因素为:胎膜早破者73例,占48.03%;双胎(40例)和多胎(6例)共46例,占30.26%;孕母患有疾病45例,占29.60%;羊水异常40例,占27.44%;脐带绕颈和脱垂26例,占17.11%;高龄产妇23例,占15.13%;前置胎盘(9例)和胎盘老化(1例)10例,占6.58%。结论新生儿早产的发生与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双胎和多胎、孕母疾病、脐带绕颈和脱垂、高龄产妇、前置胎盘和胎盘老化有密切关系。
王素梅
关键词:新生儿早产
早产儿血清胱抑素浓度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为了研究早产儿血清胱抑素(Cysratin C,cys-c)的浓度及临床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NICU 2007年1~7月住院的出生48小时以内、孕龄和出生史明确的早产儿80例,分别于生后24-48小时内进行血清cys-c和血红蛋白测定;同时摘记早产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性别、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分娩方式、出生Apgar评分、孕母年龄和孕母孕期合并症。结果①早产儿血清cys-c平均值为(1.82±0.4514)mg/L,明显高于成人水平(0.81±0.22)mg/L(t=20.0127,p〈0.001);②在影响因素中,早产儿血清cys-c值与出生体重、性别、出生胎龄、分娩方式出生Apgar评分、血红蛋白值、孕母年龄、孕母孕期健康状况(患病和无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血清cys-c水平远高于成人,且不受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血红蛋白值、分娩方式及孕母年龄和孕期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早产儿血清cys-c的临床意义不清楚。
王素梅阎会丽陈建文
关键词:早产儿血清胱抑素影响因素
不同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首次不同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胎龄小于37周、诊断为NRDS的81例早产儿,按猪肺磷脂注射液应用剂量分为大剂量组(29例)、中剂量组(25例)和小剂量组(27例),分别给予200、150、100 mg/kg治疗及适当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大剂量组胸片显著改善率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明显高于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P<0.01),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均低于中等剂量组及小剂量组(P<0.05~P<0.01)。3组动脉导管未闭、重症感染、颅内出血、死亡及放弃治疗的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组发生率最低,其次是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结论:对于确诊为NRDS的早产儿,首次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剂量200 mg/kg可显著改善患儿胸片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缩短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桑旭武玉猛彭万胜陈信王素梅桑旭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猪肺磷脂注射液
血清超敏CRP、cTnI与HI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60例HIE患儿作为病例组,30例无感染的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的hs-CRP、肌钙蛋白-I水平。结果 HIE患儿与对照组;重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hs-CRP和cTnI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 HIE患儿hs-CRP和cTnI升高且与HIE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能较敏感的反映HIE患儿病情程度,可以作为HIE严重程度的临床监测指标之一。
李冬娥孙琦王素梅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
早产儿的各系统器官发育均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下,生后生长发育速度相对较快,对喂养和护理的要求较高,并发症比较多,死亡率较高,幸存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常常低下。为了解致新生儿早产的临床相关因素,减少早产儿的出生率,提...
王素梅时花
关键词:新生儿早产生活质量生长发育
文献传递
PA、Hs-CRP、CRP与早产儿胎龄和胎膜早破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前白蛋白(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早产儿出生时胎龄和有无胎膜早破及胎膜早破时间的关系。方法:对出生48h以内、胎龄及出生史明确的早产儿80例,分别于生后24~48h内检测血清PA、Hs-CRP、CRP水平;同时摘记早产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包括胎龄、有无胎膜早破及胎膜早破时间。结果:在不同出生胎龄(<32周、32~33+6周、34~36+6周)的早产儿组间,血清PA、Hs-CRP、CR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胎膜早破及胎膜早破<6h、6~24h、>24h分娩的4组间,PA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CR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胎膜早破>24h组血清Hs-CRP和CRP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P<0.01)。结论:早产儿血清PA、Hs-CRP、CRP水平与早产儿的出生胎龄无关;Hs-CRP和CRP水平与胎膜早破时间长短有关,胎膜早破>24h血清Hs-CRP和CRP水平明显增高;PA水平与有无胎膜早破和胎膜早破时间长短均无关。
王素梅徐兵陈建文
关键词:前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孕龄胎膜早破
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在儿科实习医师病历书写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对儿科实习医师病历书写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名蚌埠医学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医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人,实验组由教师编写典型病例剧本,由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对实验组实习医师进行2次问诊培训。培训后指导教师进行总结,指出实习医师在问诊方面的优缺点。对照组实习医师不进行SP问诊培训。最后对二组实习医师书写的病历进行统一评分及比较。结果:在各个单项评分中,在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检、个人史以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面,实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分方面,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问诊培训,能有效缓解医学院校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困难,提高了实习医师临床实践能力。
诸宏伟徐家丽丁周志王素梅尹淮祥王磊
关键词:学生标准化病人实习医师儿科学问诊病历
308例住院危重患儿的营养风险筛查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调查住院危重患儿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营养风险评价工具STRONG kids对308例住院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体格测量评估儿童营养状况。结果:308例住院危重患儿中营养风险检出率为53.90%,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2.14%。营养风险检出率与营养不良检出率呈正相关关系(r=0.977,P<0.01)。结论:应用营养风险评价工具STRONGkids筛查住院危重患儿的营养风险,对減少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有一定预示作用。
李冬娥潘家华王素梅刁艳霞孙琦
关键词:营养障碍营养评价营养不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